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听说云南有个郑和公园,是航海史研究者值得一游之地。适逢出差到西南,趁工作空隙去逛了一遍,果然不虚此行。郑和公园位于昆明市郊滇池南端的昆阳镇。这里是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家乡,其父马哈只墓在该镇月山。为纪念郑和,建国后在月山修建了郑和公园。从东门入园,先到“郑和纪念馆”。此处建筑原为明灭启三年(1623年)筑的玉皇阁,两层飞檐,高踞石台;凭栏远眺,滇池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辟为纪念馆后,馆内陈列着郑和像、郑和航海图、《天妃应灵之  相似文献   

2.
提起中国航海史,没人会不提到郑和,600年前,即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起,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舰队。先后七下西洋,历时28年,航程经东南亚印度洋,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浩瀚的航海史上,记载着惊喜,也记载着悲怆。从徐福、法显、鉴真、汪大渊,到鼎盛时期的郑和,构成了中国航海史的主线。在“郑和时代”,其船队之浩大、技术之精良,航线之久远世界无出其右者。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开辟了航海新时代,同时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贸易等领域内的大变革。但在郑和之后,中国航海却戛然而止,让世界无数人扼腕痛惜。从此,中国远离了曾引以自豪的航海时代,也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接下来中国经历的是一段段耻辱的历史。2005年7月11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被中国正式确立为“中国航海日”。航海日的确立,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航海的姿态——航海壮志去又回!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交通部、上海市等单位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以示纪念。笔者在收集中国航海史展览资料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民国时期国营招商局“郑和”轮的照片。据查证这是我国第一艘以郑和名字命名的商船(如图)。  相似文献   

5.
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远渡重洋,其航行规模之大,航海技术之先进,船队组织之严密,都是同时代其他远航活动所无法比拟的。郑和七下西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航海》2005,(5)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与航运发展”为主题的,2005年三省一市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间在福建举行。我会正在组织作者,征集论文,共襄盛举。研讨会还设立了分课题:一、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研究1、郑和文化、郑和精神及其传承和发扬2、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中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与影响3、郑和航海对当今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卫太夷 《中国航海》2005,(2):1-4,27
自190 4年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以来,史学界根据新发现的遗迹及史料,翔实证明和评价郑和为中国明代大航海家是中肯的,毫无异议的。但是在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这一命题的学术争鸣中,却众说纷纭,有踪迹建文说、宣扬国威说、耀兵异域说、贸采琛异说、经营国际贸易说、朝贡贸易说等等,莫衷一是。笔者以为郑和七下西洋的使命,其目的是贯彻执行明成祖对外开放、和平友好、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政策,其次为航海贸易。据此笔者在文中缕述三条论据,以及郑和七下西洋的全部外交活动予以阐明。郑和七下西洋2 8年的历程,是以航海为载体,从事频繁的外交活动,架设起中国连接亚非各国的友谊桥梁,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和外交史上,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页,功不可没。因此笔者提出:对郑和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应在大航海家的桂冠之上,加赠明代杰出外交家的桂冠。  相似文献   

8.
607年前的7月11日,大明王朝晴朗的天空,南京龙江港,中国航海家郑和率27800名船员开启世界航海史最为壮阔的帷幕。607年后的756日,广西首府南宁,呜金敲开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盛典,南京与南宁,西洋与北部湾、东盟,船帆、劲风与河流、海洋探知者不屈的灵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郑和,打开607年风起云涌的历史天空。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学航海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学将来要远航世界各国,为振兴中华民族的航海事业出力。可惜目前缺乏系统的航海史教材。对郑和、徐福等著名的航海探险家,宣传得也很不够,因此很多同学对我们祖先的航海业绩缺乏应有的了解。你们演出了《郑和下西洋》,则弥补了不足,更激发了我们热爱海洋之情。”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郑和船队从福建长乐“伺风开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达红海和非洲,遍访当时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海规模之大,编队船舶之多,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时间之久,难度之大,组织之严密,都是同时代其他各国远洋航海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明代大航海家郑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先行者,他于公元1405年开始至1433年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远航,足迹遍及亚非三十余国,堪称世界远洋航海的千古绝唱。郑和下西洋是人类第一次通过科学航海,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成功实践,凸现了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在世界上的先进性。但郑和航海事业未能像西方航海那样,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而是在郑和逝世之后便突然终止,表现出难以为继之局限性。这些成就与遗憾,均值得后人反思。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具有悠久航海历史的文明古国。600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郑和船队所到之处,积极促进中外和平友好、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为世界航海史和人类文明史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以“中国因素一一挑战与机遇”为主题,探讨国际海运业的发展,这既是对世界悠久航海历史的秉承,也更反映了国际海运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对国际海运市场影响的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即将跨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13.
简讯     
《航海》1983,(4)
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学术讨论会、中国航海史研究会年会于1983年5月20日至26日在江西九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航海史研究专家及交通部所属系统的代表180多人出席这次会议。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海史研究会主任委员贺崇升主持了大会。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彭德清作了题为《开展航海史研究,编好航海史书,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邓兆祥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发生于15世纪初叶的郑和七下西洋,在中外航海史和外交史上,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页,被史家誉为“明初之盛事”而流芳百世。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访美时,在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500多年前, 明朝著名的外交家和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同友邦结好。”这是对郑和历史功绩切中肯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珠江水运》2011,(10):68-73
六百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之久、规模之大、航程之远与抵达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史研究会年会暨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五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在江西九江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各有关单位的代表共一百八十六人。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航海史研究会主任委员贺崇升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纪念郑和筹委会主任委员彭德清同志作了《开展航海史研究、编好航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六百年前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不仅是中国人的壮举,也是世界的壮举。1955年,先父董浩云先生撰写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五十周年的文章,现节录如下:“近世言航海,称拓疆者,无不盛道狄亚士之抵好望角,哥伦布之见新大陆,与夫伐斯哥·达伽玛之航抵印度。试一论中国航海大业,则蹙焉自沮,以为万年安乐,谁搜瀛海之神奇,百姓亨宁,奚控云涯之幽险。岂知先西方诸贤九十年,我国三宝太监郑和即已率巨船数十艘,吏卒数万人,自永乐三年(西历1405年)至宣南、爪哇、旧港、泰国、麻六甲各地,因南洋诸岛而叩印度洋之锡兰柯城…  相似文献   

18.
明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是15世纪的大航海家,他不仅在航海史矗立起一座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不朽丰碑,也在世界航海史上谱写了跨洋越洲,开创远洋航行的光辉新篇。无论是在船队的规模和在远洋活动的范围上,或是在远洋组织指挥和在航海技术上,郑和下西洋之举都明显领先于哥伦布等人。诚如近代大学者梁启超所说:”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  相似文献   

19.
郑和下西洋原因的几种说法 <明史>郑和传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是这样说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种说法,我们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1405年,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开始了他的航海壮举。其船队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和访问地点之多都是世界航海史上史无前例的。自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最多时达200多艘船的规模宏大的船队,其中长148米.宽60米的大型船只60余艘。使用了罗盘.测深器.牵星板等世界先进技术,航程10万余里。先后到过印度支那半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