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沥青路面老化与温度引起的模量梯度是造成路面Top-Down裂缝的主要原因,为对Top-Down裂缝进行开裂预估,本文通过计算路面不同深度的平均温度得出路面的温度场分布,研究沥青路面老化随龄期、温度、空隙率和深度的发展变化规律,建立老化预估模型。根据老化预估模型中沥青粘度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关系,得到沥青混合料随老化时间、温度、深度、空隙率变化的梯度模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老化预测模型、沥青粘度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关系式,可建立不同老化程度和动态模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各种形式的裂缝病害是其最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半刚性基层开裂是造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因素,是该种基层路面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对已建成的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调查,了解裂缝的发展情况,同时对半刚性材料层收缩开裂预估及裂缝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形式Top-Down开裂开展病害机理研究,为病害预防提供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首先,对国内外目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研究成果中对于Top-Down开裂形式、裂缝形成与发展机理提出的一致以及尚未达成共识的结论,确定以动态荷载下路面结构厚度、车辆荷载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然后,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实体建模,参考国内已建成道路选定代表路面结构,确定各项路面参数,基于子午线轮胎按照三向应力建模;分析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最不利位置以及应力分布;选取车辆荷载作为主要变量,对动荷载作用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起裂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断裂力学,以轴载和路面结构层厚度为主要变量,对微裂缝出现后影响裂缝发展的不同因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当路面处于完整、连续的工作状态时,在动荷载作用下,剪应力τ是TopDown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当路表出现微裂缝后,轴载对于裂缝发展的影响要远大于路面处于完整、连续状态时轴载的影响,应力强度因子K_Ⅰ和K_Ⅱ的峰值显著提高,建议在柔性基层路面设计、验算时加入剪应力验算指标。  相似文献   

4.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成因及处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省道S342济宁段的K234+900-K239+100段的路面病害调查,发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是主要病害,分析了路面产生横裂、纵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5.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成因及处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山东省道S342济宁段的K234 900~K239 100段的路面病害调查,发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是主要病害.分析了路面产生横裂、纵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青藏公路沥青路面多年养护管理经验,分析了青藏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及其产生原因,从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技术措施。认为,沉陷变形、裂缝是青藏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是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特殊使用条件与施工条件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加强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重视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提高路面养护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减轻各种病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外公路》2021,41(3):47-50
为了深入了解沥青路面受荷载作用时的裂缝扩展规律,基于失效开裂材料二次开发以及扩展有限元方法,建立沥青路面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沥青复合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失效开裂特性,对比研究失效开裂材料二次开发模型与扩展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基于失效开裂材料二次开发建立的计算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沥青路面的裂缝扩展规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预设裂缝对路面受力性能的影响极大,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应尽量减少路面材料裂缝,并提高路面的抗疲劳性能,以保证其良好的受力性能;平板支撑方式下沥青复合小梁裂缝扩展行为与实际路面状况极为接近;相比扩展有限元方法,基于失效开裂材料二次开发建立的计算模型适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年最热月、最冷月极端气温均较为明显,公路产生温缩、干缩开裂病害难以避免,造成路面结构强度下降。基于此,提出沙漠公路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段方案,利用粒料类柔性基层防止或延缓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中路面结构验算方法,采用HPDS计算软件,分析研究倒装式沥青路面级配碎石层厚度、模量对路面结构力学性能影响以及路面结构的疲劳衰减性能。结果显示:级配碎石层过厚,容易造成沥青层的弯拉疲劳开裂,且路表弯沉值小幅减小,而厚度过小,不宜压实,容易产生离析,应以15~18 cm为宜;级配碎石层回弹模量越大,半刚性层疲劳开裂和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对应的累计当量轴次以及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均增大,半刚性层层底拉应力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
该文为了探究开裂基层、旧路面结构上沥青加铺层开裂机理,并验证富沥青的沥青砂应力吸收层在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方面的作用效果,首先从建模入手,介绍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继而分析确定了车辆轮载作用在沥青加铺层上的最不利位置,进一步分析了应力吸收层在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中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具有良好耐久性能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工程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源)龙(川)高速公路路面为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通车运营近5年来,路面状况良好,几乎没有出现坑槽、车辙、唧浆、开裂等病害,有效解决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质量通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分析了该项目的半刚性基层设计强度和实际施工强度指标、基层裂缝处治措施以及沥青面层集料备料技术、目标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指标及竣工验收指标,对耐久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按轮迹横向分布状况进行沥青路面维修的做法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徐立国 《公路》1994,(1):9-10
使用过程中的沥青路面,除受自然因素及施工因素影响之外,主要受公路上行驶车辆的作用而损坏,车辆的行驶对沥青面层产生弯拉、压、剪切等应力的作用,使得路面产生裂缝、变形、表损三大类型的破坏,其破坏的程度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交通量大,路面材料受到的轴载重复作用的次数就多,因而路面容易产生疲劳开裂等各种病害,这些病害的防治主要得力于平时对沥青路面的养护和维修。交通量对路面全帽范围的破坏程度是不一样的。不难看到,全帽一起做的沥青面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常出现路面中间产生的病害很严重,而边侧沥青面层却…  相似文献   

12.
对于水泥混凝土板上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刚柔复合路面结构,反射裂缝是其主要病害之一。通过数值分析来探讨刚柔复合路面结构反射开裂主要原因,并采用改进的车辙试验对不同防反射裂缝材料的抗裂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裂缝处的应力集中是复合路面结构产生这类破坏的主要原因,其中,温度变化对裂缝处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破坏作用最大,其次是车辆偏荷载作用,破坏作用最小的是车辆正荷载作用;铺设玻纤格栅的复合路面结构层其抗反射裂缝效果最好,其次是铺设聚酯玻纤布和玻璃纤维的增强应力吸收层(FR-SAMI),最差的是只涂SBS改性沥青粘层的复合路面。  相似文献   

13.
0引言 中国95%的高速公路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这种路面有诸多优点,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易开裂.半刚性基层产生的裂缝会向沥青面层发展,即俗称的反射裂缝.路面一旦出现裂缝,水就很容易渗入,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水会在结构层内部产生冲刷,从而导致裂缝加快发展.而半刚性基层稳定性较差,一旦有水渗入,极易造成基层松散,最后导致路面结构性破坏.所以与车辙等病害相比,裂缝对路面的破坏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如静载应力(拉、压、剪应力)超过路面强度,或一次冷缩应力超过路面抗拉强度;更主要的是荷载的重复作用引起疲劳开裂,或温度重复冷缩引起路面温度疲劳破坏。在有接缝(裂缝)的刚性或半刚性基层上的沥青面层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指导西藏地区各区域沥青路面设计,针对西藏地区气候状况、交通状况和在役沥青路面病害展开全面调研,评估西藏地区各区域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调查与分析表明西藏地区主要交通量为轻型交通,路面病害受环境影响非常显著;气候总体上可以分为西北严寒区和东南温暖湿润区;西藏地区公路路面结构型式较为单一,结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各地区气候条件、交通荷载条件、地形地貌、路基土质等因素的差异;由于沥青老化导致的路面开裂和松散是西藏地区沥青路面的共性病害。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筑路材料已广泛为人们所接受,沥青路面有许多优点,但同时有裂缝、车辙、松散等病害.文中分析了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的开裂是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因而是各国道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文章采用四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三种试验条件,探讨了水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为路面设计中沥青混合料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针对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从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分裂成因入手进行分析,介绍几种灌缝处理材料适用路况与其施工工艺,基于某沥青公路维修工程,选用不同灌缝材料对宽度不同的裂缝进行维修,最后通过检测路面渗水系数与平整度用以评价路面维修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灌缝施工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微小、中小型裂缝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预估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建立带预制裂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预制裂缝贯穿基层并扩展至沥青层底1 cm,通过对比分析标准轴载作用下,沥青层厚度、沥青层模量、半刚性基层厚度、地基模量、裂缝长度,以及裂缝宽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从而基于Paris公式构建了基于病害发展的路面结构寿命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张开型裂缝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