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型试验训练平台舰采用增压锅炉-汽轮机装置作为全舰主动力。由于该型舰的入役在我国船舶领域尚属首次,在其运行管理中缺乏可资借鉴与参考的信息。文中从舰用动力装置集散式控制系统DCS这一角度出发,概述了陆地火电站锅炉-汽轮机领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DCS系统丰富的运行数据进行机组及设备的性能监测和状态重构的应用,通过比较陆用锅炉-汽轮机装置与舰用型的异同点,为舰用增压锅炉-汽轮机装置的运行管理提供了一个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等效热降法在工业汽轮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公司工业汽轮机设计生产实际,以T5297机为例,采用等效热降方法对汽轮机漏汽回收、厂用蒸汽、排汽压力变化以及平衡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节能降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船舶设备与技术舰船用新型汽轮给水泵的设计舰船造水装置用水位调节器的使用和改进船用液压系统早期故障与清洗质量船用蓄能器的应用’97日本造船配套工业新技术研讨会综述舵锚机近况及发展前景新型66—10G3高压空气压缩机汽轮凝水增压泵的汽轮机设计改进舵减摇系统船用自吸离心泵的结构未来水面舰艇的机舱通风一闭式机舱通风系统关于MEPC.60(33)决议的几点探讨船用自吸离心泵正常运行条件的探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压缩机故障分析侧推装置的设计研究及其在水下工作船上的应用离心泵的汽蚀和诱导轮设计机械研究与设计储汽筒椭圆形封头及人…  相似文献   

4.
工业驱动用汽轮机随着功率的增加,结构尺寸也越来越大,动子和静子在自重作用下会产生不可忽略的挠曲,进而影响动静间隙的大小。根据某大功率驱动用汽轮机的实际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静态下汽缸和转子的挠度,从而给出汽轮机本体结构对动静间隙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双列调节级在低负荷工况下的汽流弯应力是叶片强度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汽流弯应力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配汽方式对汽流力的影响。为降低动叶的汽流力,提出对发电用汽轮机配汽方式的改造方案。在第4、第5组阀不变的情况下,对前3组调节汽阀进行了重新设计,得到了改造后的流量特性。为验证配汽方式的改造效果,对发电用汽轮机进行了不同负荷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调节汽阀流量特性、喷嘴前压力等参数的试验值与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计算方法是合理准确的。通过对汽轮机调速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改造前后调速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配汽方式的改造不会对汽轮机调速控制系统带来明显影响,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舶发电用凝汽式汽轮机转速的动态响应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并运用该软件设计了汽轮机转速调节系统动态分析的图形用户界面,在一定的简化和假设基础上对汽轮机转速调节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及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舰船汽轮机组远程保护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在现有的就地保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汽轮机远程保护控制系统,并在设计中遵循保护相关原则,采用冗余技术、隔离技术和仲裁设计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使拒动率和误动率降至最低,从而达到提高机组保护功能的可靠性、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介绍汽轮机启动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允许启动的条件。随后,设计了汽轮机启停的控制流程。在发电机并网部分,探讨了发电机并网的条件和步序,设计出了其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9.
电力推进和动力定位全面提高船舶的性能船舶电力推进的新发展 . j÷船舶电站仿真系统软件人机界面的开发一控制回路的电压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膜空分制氮技术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海上浮式输油软管的优化设计磁力塑料自吸泵结构及磁力传动设计………,,钼酸锂在吸收式制冷机上的应用……………。舰用半封闭螺杆式冷水机组的探讨…………+。低压加热器疏水冷却器的设计与制造………。。汽车空调压缩机变排量控制阀理论与实验研究饱和汽轮机状态监损4及故障诊断系统研究…;.磁力泵的能量损失分析与设计探讨…………。空气加湿器及其控制技…  相似文献   

10.
丛刚  王耀辉  郑律 《船舶》2012,23(3):50-54
船舶设备的振动特性和破坏程度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而主汽轮机汽缸的刚度和模态直接影响船舶的振动特性。文章利用相似理论对实际模型进行缩尺比,用AutoCAD软件去设计缩比模型的工装件样式,然后用Hypermesh软件建立缩比模型以及工装件的有限元模型,最后用Abaqus软件对汽缸模型和工装件两部分进行强度校核。将缩尺比模型转换到实际的模型中的模态和静刚度研究,进而确定动刚度,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舰船主汽轮机的刚度和振动特性,并提高舰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介绍了船用主汽轮机组隔振系统的组成,通过制定隔振器技术状态评估判据,设计隔振器技术状态评估步骤及方法,达到对隔振器技术状态进行评估的目的。通过对在航船舶动力系统主汽轮机组隔振器技术状态进行评估,为隔振器是否进行维修更换提供技术依据,保证船舶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2.
舰船推进汽轮机将化石燃料的内能转换为螺旋桨的机械能,为轮船提供前进的动力。由于汽轮机装载于船体的基座上,不仅受到船体振动、冲击的影响,还会受到海上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因此,采用合理的舰船汽轮机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舰船汽轮机的调速、调温等控制问题,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设计了一种舰船推进汽轮机的电液控制系统,并对该电液控制系统的电液伺服阀、DSP控制卡等硬件和软件程序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核动力是现代舰船的发展方向,而在船舶核动力装置中,汽轮机是重要的动力转换设备,汽轮机的性能直接影响核动力装置的运转。本文以大型船舶核汽轮机为研究对象,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汽轮机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给出核汽轮机的转速——功率模型,并使用MATLAB/Simulink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新型汽轮给水泵性能与结构的设计要点,针对原三联泵机组的凝水泵与给水泵系统不匹配问题和汽阀调节问题,作了改进提高设计。此外,对汽轮机转子、汽缸、汽封、油封等重要部件的技术问题也作了设计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机舱是船舶的操纵与控制中心,机舱内部含有柴油主机、汽轮机、船舵、操控台等设施。为了提高船舶机舱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研发机舱自动化报警系统成为船舶工业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通信技术发展迅速,CAN总线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CAN总线通信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在传统的船舶机舱报警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机舱自动化报警系统,并设计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套测试船舶汽轮机电动盘车装置性能的通用试验台方案,该试验台可模拟盘车装置在实际汽轮机机组运行中的负载条件,准确测试盘车装置的实际输出特性,完成盘车装置的部套件性能测试。使用设计的试验台对某型船舶汽轮机电动盘车装置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显示,盘车装置输出扭矩满足设计要求,测试结果与汽轮机实际运行状态吻合,盘车装置在机组中的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张亮  史冬岩  张成  张桐鸣  高旭文 《船舶》2011,22(6):50-53
针对舰用主汽轮机汽缸振动特性研究较少的现象,研究主汽轮机低压缸的振动特性,对某型舰用主汽轮机汽缸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在1—1000Hz频域内,舰用主汽轮机汽缸整体模型只出现了一阶振型,低压缸结构中的筋板、肋板、薄板等局部尺寸较小的部位易引起振动出现局部模态;低压缸结构局部尺寸较大的部位,不易引起振动;进行扫频试验时,通过纵向扫频及垂向扫频能够很好地弥补单向扫频时出现的峰值点频率的大幅跳跃。  相似文献   

18.
根据船用汽轮机的热力学原理与汽轮机功率模型,设计一种基于常规PID的船用汽轮机功频控制系统,并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对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二回路负荷发生变化时,该控制系统可通过调节汽轮机的进汽量,使汽轮机的功率能够快速跟踪发电机功率的变化,并维持汽轮机的转速(频率)不变。  相似文献   

19.
建立合理准确的液化天然气(LNG)船汽轮机推进系统数学模型与实时仿真,是研制LNG特种船轮机仿真系统的核心和关键.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和集中参数处理技术,以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建造的LNG船汽轮机推进系统为仿真对象,建立了LNG船汽轮机推进系统的实时仿真模块化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时仿真试验.仿真结果与设计数据和部分试航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态精度和动态响应特性与实时性,适合于LNG特种船推进系统的实时仿真要求.目前此模型已成功应用于LNG特种船轮机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20.
船用核汽轮机转速串级前馈-反馈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船用核汽轮机装置中,其转速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以船用核汽轮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船用核汽轮机各个模块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核汽轮机转速的串级前馈-反馈PID控制系统;然后,基于模糊控制原理,采用串级前馈-反馈模糊PID控制对串级前馈-反馈PID算法进行改进;最后,在不同扰动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模糊算法在改进前馈-反馈PID控制效果方面起了显著地作用,体现了智能算法与传统算法相结合的控制思想在船用核汽轮机转速控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