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串联加工装备、并联加工装备容易出现桨叶振颤,导致加工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八连杆冲压机的船体螺旋桨加工设计。根据船舶螺旋浆加工设备主视图,采用解析法对八连杆压力机冲压机构运动学分析,设计双刀双面加工结构,只需一次装夹,就可完成螺旋桨结构加工。构建加工控制目标函数,避免桨叶振颤现象发生,建立机械压力机八连杆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通过桨毅加工、叶面加工、叶根加工、随边和导边加工,完成加工工艺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该加工方法位移变化曲线与理想曲线一致,加工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2.
船体曲板加工成型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热成型仍然是大型商用船舶船体曲板加工的主流工艺手段。对船体曲板热成型工艺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国内外学者在船体曲板热成型工艺的成型过程、热源方式、温度场变形场分析、火路布置决策和板材测量等方面作了详尽的研究。但在加热参数与温度场和变形场控制方面仍不够全面细致,在热成型装备自动化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制造过程中曲板成型工艺,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主动双目激光三维扫描的船体曲面成型检测方法,建立了主动双目视觉测量的应用流程,研制了一套基于主动双目激光三维扫描的船体曲面成型检测原型系统,实现了水火弯板过程中船体曲面的在位检测、偏差计算与显示.  相似文献   

4.
复合材料及其在舰船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涛  罗凯  曹明法 《船舶》2013,24(1):10-16
介绍了增强纤维、基体树脂和结构芯材等复合材料船体原材料的概况和最新进展,阐明了复合材料船舶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结构型式及船体成型工艺和无损检测技术的进展,并给出复合材料在军民用舰船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汪耘 《世界海运》1998,21(6):15-17
一些事实表明,人们对船舶浅水效应及船体下沉还不十分清楚。本文讨论了船舶在浅水中的一般性问题,并指出在超临界速度及次临界速度情况下相应的船舶阻力,纵倾及下沉。文章回顾了大多数船舶的适用的估算次临界速度情形下浅水中船体下沉的各种方法,并指出简易的经验方法的不可靠性。文章给出了经过多组数据验证了实验估算法的例子,从而得出此种估算法更具代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新的空间钢桁架式船舶结构,它与传统的船舶结构在总纵强度设计上以及许用应力的衡准值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并指出船体肋骨在传统的船舶结构中却成为桁架结构中的腹杆,将直接承受船体受弯时的剪力,使钢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考虑船体惯性的蒸汽动力船舶制动能力简易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现有蒸汽动力船舶制动能力分析大多集中于动力系统本身的变工况过程、没有充分考虑船体惯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船体惯性影响下的蒸汽动力船舶制动过程、对比母型船舶得到允许实施全速倒车制动的正车航速、根据部分航速下的滑行数据建立船体滑行速度与滑行时间的关系等,形成了考虑船体惯性的蒸汽动力船舶制动能力简易分析方法。该方法得到的结论偏于保守,对于蒸汽动力船舶的机动性指标论证和试验试航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设计方法制造舰船时,所设计的船舶零件契合度较低,导致反映舰船结构安全程度的系数不高,为此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船舶组件草图,并根据应用材料特性调整组件尺寸。通过船舶的排水量、吨位、吃水能力、主次度和船型系数等数据计算船体的最大航行速度,根据结果调整船舶总体线型。利用SketchUp软件按照线型结构搭建三维船体模型,实现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技术的应用效果相比,所研究技术制造出的船体组件模型契合度提高了11.58%。由此可见,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能力更强,制造的船舶结构安全系数更高。  相似文献   

9.
姚树镇 《江苏船舶》1991,8(1):22-25
面临玻璃钢船舶主尺度逐渐增大的必然趋势和针对目前惯常的一次成型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玻璃钢船体分片成型的工艺过程和实践情况,并对更大尺度的玻璃钢船舶采用分段成型的建造工艺作了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0.
船体梁结构强度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船体梁结构强度研究采用传统方法分析结果精准度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显式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采用模拟箱型梁边界条件作为边界研究基础,根据船体梁结构受到载荷作用材料易变形性质,对不同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情况展开分析,获取边界条件是自由支持的特征信息。利用动态分析方法模拟静力加载过程,并使用显式算法进行求解。在时间上显式船体梁结构前推速度和位移,添加100 N集中力作为参考载荷,引入一阶屈曲模态作为初始扰动,进行非线性极限强度分析,由此获取压杆所能承受最大临界值,完成对船体梁结构强度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通过实验对比结果可知,该方法比传统方法分析结果精准度高,为船舶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面临玻璃钢船舶主尺度逐渐增大的必然趋势和针对目前惯用一次成型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玻璃钢船体分片成型的工艺过程和实践经验,并对更大尺度的玻璃钢船舶采用分段成型的建造工艺作了技术探讨。可供玻璃钢船舶生产厂及其它大型玻璃钢制品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2.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84-187
某船用弯梁在冲压拉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结构裂纹,使弯梁结构疲劳寿命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Hypermesh软件建立某船用弯梁结构冲压有限元模型,根据弹塑性材料模型对弯梁结构冲压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计算过程收敛。研究表明:在拉伸过程中,梁两端面处应变幅值最大,拉伸过程中弯梁首先在该处产生初始裂纹。其次是各圆角处,应变在整个梁长度圆角上均有较多分布。因此,在结构设计时,应当首先考虑在不显著削弱弯梁支撑刚度的前提下,减少弯梁拉伸高度,这对减小弯梁两端面应变幅值具有较大的改进作用。其次,应当尽量增大弯梁圆角值,圆角越小,板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材料滑动特性越差,增大弯梁圆角,能够使板料在拉伸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滑动特性,这对于改善材料受力均匀性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船舶主尺度的增加,在进行船舶运动与波浪载荷分析时,为了考虑船体弹性变形与流体运动的相互作用,有必要采用水弹性分析方法。采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三维水弹性软件THAFTS对大型散货船的水弹性响应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船体在真空中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然后基于模态叠加原理,计算了船体在波浪中的运动和水弹性响应,并讨论了航速对波浪载荷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波激振动对船体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所得结论对于大型船舶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研究船舶靠泊时“船体-护舷-码头”的动态耦合作用。[方法]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舷侧与护舷结构有限元模型,模拟船舶靠泊过程中速度、应力、能量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结果表明:护舷与码头接触最紧密时,船舶速度降为零,护舷结构动态变形和相互作用力最大;船舶靠泊时,护舷呈现出较强的吸能能力,约占船舶初始总动能的70%,船体结构得到很好的保护。[结论]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初始靠泊速度的提高,护舷效能呈降低趋势;所研究目标船的极限靠泊速度为2.5 kn,推荐安全靠泊速度为2.0 kn,研究结果可为船舶靠泊速度限制和船体结构吸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船舶建造中船体变形的预防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船体变形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预防和矫正船体变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把握好船舶船体建造检验的重要节点,是提升检验质量及效率的关键,同时也是船舶建造质量的前提保障。本文将对船舶船体建造检验节点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分析船舶船体建造前的检验检查工作要点,进而探讨建造过程中的检验节点控制策略,包括CM节点精度检验、船体结构骨架检验、船舶外板刨缝检验、焊接质量检验、船体密性试验检测、下水前检验和航行检验等,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全面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船舶航运安全,研究船舶碰撞过程船体表面动力学数值仿真方法.考虑船舶的尺寸参数与材料性能参数,选取随动强化模型仿真船舶材料构建船舶有限元模型;设置碰撞速度、角度与位置,材料属性,接触力、摩擦力以及水流对船体的影响等参数,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内的显示动力学模块求解船舶碰撞过程船体表面动力学方程与能耗耗散方程.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刘艳秋  李建 《水运工程》2018,(9):112-118
目前在桥梁船撞防护的专项设计或船撞力专题研究中,对船舶撞击力的研究和桥梁在船舶撞击作用下的响应关注较多,而对船体最大变形量的研究较少。基于ANSYSLS-DYNA软件,对4种不同载质量的内河代表船舶在3种航速、2种碰撞角度下撞击4种墩型的船撞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提取船体最大变形量,并分析船体最大变形量与船舶载质量、撞击速度、桥墩类型及撞击角度的关联性,同时与经验公式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撞击速度及撞击角度是船体最大变形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桥墩类型与之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海航船舶受到海水冲刷侵蚀。海水作为一种很强的腐蚀性介质,对船舶钢质外板有很强的腐蚀性。对于长期处于海水中的船体而言,腐蚀问题更显突出。本文首先对船舶的腐蚀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对传统腐蚀防护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对液化气体船舶,对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船体阴极外加电流保护系统进行相关计算,为该类型船舶在船体设计中采用阴极保护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在舰船设计建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复合材料船舶的船体材料、设计理念、结构型式与成型工艺等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和进展状况,讨论了复合材料船体设计制造开发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