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沿军闻     
“火力侦察兵”无人机成功试射火箭弹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2005年7月25日报道,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8型“火力侦察兵”无人机22日又成功试射了2枚火箭弹。这是自主无人机首次成功发射真实的武器。这次试验证明了“火力侦察兵”执行打击任务的能力——它除了能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外,还进一步扩展了它的能力。这次试验支持了美国海军和美国陆军在“火力侦察兵”上装备武器的要求。试验中,“火力侦察兵”在亚里桑那州尤马试验场发射了2枚70毫米Mk66型无制导火箭弹。“火力侦察兵”起飞后,飞行了大约18.5千米到达了发射地点,…  相似文献   

2.
法国航宇防务网2008年1月8日报道,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开始了MQ-8B“火力侦察兵”垂直起降战术无人机(VTUAV)的下一阶段开发计划,利用一套测试和训练控制单元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这一控制单元是精确控制台和其它设备的一种船舱内版本,集成在近海战斗舰(LCS)上为MQ-8B“火力侦察兵”提供作战应用。  相似文献   

3.
前沿军闻     
美酝酿战术弹道导弹核潜艇;美海军实施H-1直升机升级计划;“火力侦察兵”无人机成功演示补给任务;新加坡引进瑞典潜艇;英国海军海湾级船坞登陆舰首舰即将海试;法国和意大利将联合建造多用途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4.
军事广角     
美国海军“特伦顿”号两栖运输舰将加入印度舰队;美国海军接收3艘新舰艇;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开发自主无人艇;MQ-8B“火力侦察兵”无人机完成首次系列飞行;美海军接收首枚CBASS鱼雷……  相似文献   

5.
舰载无人机战术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无人机以其特点已在战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研制通用的无人机战术控制系统(TCS),实现对各类无人机的操控,并将无人机系统与舰艇C^4I系统有效集成。对美军无人机战术控制系统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描述,系统地分析了舰载见人机战术控制系统的功能、交互等级和系统组成,并阐述了系统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航空火力指挥控制系统的需求,建立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组成结构,将“动态网络型”指挥结构和“动态分权式”指挥方式应用于飞行编队指挥,分析了具备航空火力指挥控制系统的飞行编队两种作战过程,阐明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各关键技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及重点.  相似文献   

7.
军事广角     
★战术战斧第4次潜射试验成功 据美联社消息,美海军一官员于22日表示,雷声公司和美国海军于20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靶场,成功完成了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战术战斧”导弹的技术评估飞行试验,这也是美海军首次使用潜艇进行“战术战斧”导弹的实弹发射。 雷声公司的MK2作战控制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作战系统,系统对这次导弹发射试验提供了战术控制、武器控制和发射能力。 战斧导弹计划负责人约翰·吉尔雷称,飞行试验的成功是海军/雷声公司战斧导弹小组紧密合作的结果,它体现了雷声公司系统工程设计研发的方  相似文献   

8.
2013年5月22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美国海军生产的最新型情报、监视、侦察(ISR)用无人机MQ-4C“特里东”号(Triton)成功地在美国加州帕姆达尔完成首飞。MQ-4c无人机的首飞成功,是该无人机项目实现的一项重大里程碑,标志着对其未来作战能力的一系列验证测试工作正式启动。在首飞过程中,MQ-4C共在空中管制区飞行了80分钟,由位于地面的美国海军和诺·格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控制,最高飞行高度20000英尺(约6096米)。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针对于无人机系统的仿真也在不断研究之中。实验室环境中搭建的无人机仿真系统如何与控制系统耦合成了较为关键的问题。这其中包括控制系统对仿真系统的指令控制,以及后者对于前者的命令反馈、状态信息的传递和视频图像的传输等等。为了配合舰面战术控制系统的开发,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通用的无线传输协议,用无线通信的方式模拟无人机与舰面战术控制系统的上下行数据链路的传输,起到模拟无线信道的模拟作用。结果证明该方法很好的耦合仿真系统与控制系统,为控制系统对无人机的操控提供一种很好的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美国《每日防务》2005年7月7日报道,作为美国海军发起的“2005联合特遣部队军事演习”的一部分,波音公司“扫描鹰”无人机在美国海军“克里夫兰”号上成功完成了海上试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倾斜转弯(BTT)无人机飞行控制中的多变量强耦合问题,研究了一种适用于BTT无人机的反演算法,以实现飞行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解耦控制。根据采用倾斜转弯控制无人机的基本特性,建立无人机的非线性控制模型,并将其转化为适用于反演设计的反馈块模型。在此模型上,基于反演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加入自适应神经网络逼近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了自适应调节律,设计了无人机飞行系统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实现控制解耦目的,且对指令信号跟踪效果良好,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前沿军闻     
■ 新型火控系统用于改进“战斧”战术导弹英国《防务系统日刊》2002年11月29日报道,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研制的首套战术"战斧"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已经成功地用于从"斯坦德姆"号(Stethem)舰发射"战斧"Block III导弹到中国湖靶场。该次发射标志着首次使用发射平台任务规划系统,该系统植入了导弹武器控制系统,让发射人员能够规划导弹可能执行的飞行任务。此前,飞行任务陆上部分通过岸基或航母运载的支援设施进行规划。发射平台任务规划系统缩短了平台反应时间,使海军士兵在不可预知的作战环境中对突然出现的目标做出反应。该次试验也标志…  相似文献   

13.
据《国际防务评论》报道 ,美国海军DD -2 1级对地攻击驱逐舰的各种作战武器系统正在加速研制之中。DD -2 1驱逐舰的对地攻击作战使命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攻击敌方陆上的永久性防御设施 ;二是在 2 5~ 15 0 0nmile的距离内阻断敌方火力 ;三是向陆上提供火力支援。对于第一种任务 ,美国海军准备使用战术型战斧导弹。对于后两种作战任务 ,美国海军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现役Mk45型 12 7mm舰炮的射程只有 13nmile ;战斧对地攻击导弹只能对付一定距离的目标 ;而现役舰载“标准”对地攻击导弹也只能部分满足要求。这对于美国…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无人机保障条件下舰炮对岸火力支援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对无人机保障条件下的舰炮对岸火力支援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对影响舰炮对岸火力支援作战效能发挥的各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得出的相关结论有助于提高火力支援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5.
互通性测试     
前言 在对使用一个独立通信载体系统的C~2I系统的研制中有必要考虑如何最好地阐明互通性测试。本文根据从“松鸡”(PTARMIGAN)战术通信系统和WAVELL战场指挥控制系统所获得的经验对互通性测试进行评论。PTARMIGAN和WAVELL两种系统现在都服役于英国陆军。  相似文献   

16.
邹鹏辉 《航海》2000,(2):16-18
1999年11月20日,是20世纪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我国新型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号试验飞船,象一条巨型火龙,呼啸着向太空飞去。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遨游,“神舟”号试验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返回地面,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已成功地发射了25颗功能各异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人惊叹的是中国虽然没有在国外建立任何测控站,但每次卫星发射都能准确地捕获目标,控制、调整卫星姿态或令其改变运行轨道以及不同的定点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掌握xPC Target工具技术的基础上,以实验室项目为背景,在xPC Target环境下,使用MATLAB的无人机硬件在回路仿真技术,将建模理论、飞行控制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xPC目标硬件接口技术、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构建技术等融于一体,实现了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开发和测试平台的统一。最后在半物理仿真条件下对设计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对无人机的系统设计、功能性设计与应用设计展开分析。阐释救助无人机的海上应急救助效能,包括保障救助人员生命安全,扩大搜救范围,减少搜救时间和降低救助的经济成本。最后提出海上救助无人机研发的技术难点,分别为抗风浪能力、电池续航能力和载重飞行能力,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不同飞行状态具有不同的信道特性,从而会影响数据的可靠传输.为分析这一影响,文章基于Bello提出的WSSUS信道模型,在分析无人机通信信道特性的基础上,得出无人机通信信道模型;随后将无人机飞行过程划分为起飞/降落、途中飞行和空中盘旋三个状态,并分别讨论三种状态下的信道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对三种状态下数据传输的误码率进行比较,分析影响数据可靠传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斥资567亿日元,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大洋钻探船“地球”号进行海上测试。此次海上测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长崎西部海域进行有关船舶整体性能的试验第二阶段是在长崎西部水深300米以上海域进行自动船位保持系统的试验。该船全长210米,宽38米.排水量57500吨,可搭乘人员150名。该船搭载有110米高的井架等国际上最先进的钻探和分析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