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公司是一个具有33年历史的装卸公司,当年码头是按照10t门座起重机的参数设计建造的,多年来为天津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码头前沿10t门座起重机的能力越来越不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而16t门座起重机的参数基本符合我公司的要求。但现有的16t门机轮压均超过了码头的承载能力,所以开发一种自重、腿压与10t门机基本相同而参数性能与16t门机相同的新的轻型化的门机,提到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根据多年使用门机的经验,我们拟定了如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面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主枢纽港的激烈角逐,我们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枢纽应多些冷思考,或许可以从东南亚的中转港大战得到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深圳港口的建设与发展速度迅猛,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排行内地沿海港口第八,集装箱吞吐量连续9年排行内地沿海集装箱港口第二,连续3年排行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在深圳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正确看待和协调解决与周边港口的关系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涌 《中国港口》2001,(6):24-25
近年来,上海港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为宏伟目标,积极顺应世界航运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按照“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的总体要求,全面拉开了上海港产业结构战略大调整的序幕。其中,实现老港区的功能转换,将有力地支持集装箱优势产业的迅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前提则是能否积极稳妥地做好职工的分流再就业。  相似文献   

5.
孙岩 《水运管理》1996,(6):38-40
美国西海岸港口发展前景孙岩美国西海岸港口一直是世界贸易航线中的中心地区,经过多年的经营和运作,多数港口目前都已拥有了90年代的先进港口处理设备。为了逐步适应未来航运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港方正在积极筹划,进一步投资扩建新型项目,以便接纳更多的船舶。很多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深圳港的发展势如破竹,让人刮目相看。2003年,该港突破1000万标箱,力压釜山、高雄两大港口,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从1989年深圳迎来第一艘集装箱船到今天的世界大港,不过短短10多年的时间。 世界上的知名港口,一般都有着较悠久的历史。比如,上海就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金融、航运以及人文等历史积淀,而深圳在当初还几乎是一个不毛之地。 所以我们在惊喜之余,也应该好好审视这一“现象”。我们既不能忘记过去那些失败的教训,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成功的经验。因为教训给我们的是永远的痛,而经验带给我们的却是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吕航 《中国船检》2003,(8):32-36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每天迎来送往着数以百计来自世界各国的船只。一个世纪前,上海就曾是世界著名的商港和东亚地区航运中心。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上海再次成为各国航商核心运营机构汇集,全球船东开辟跨洋班轮航线的首选大港。而这归功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作出的一个英明决策——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这是继上海的金融、贸易、经济三大中心战略决策后的又一宏伟构想。把一个充满怀旧与浪漫、现代与时尚的国际都会,推向了世纪与世界的焦点,去迎接扑面而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蔡哲 《中国港口》2006,(9):14-14
距上世纪80年代末颁布的《全国主枢纽港规划》,全国港口界等了10多年,终于迎来新的港口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诞生。因为,10多年对历史来说是一瞬间,但中国港口却发生了巨变,至2005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又走上高速发展道路。显然,回过头看原来的港口规划虽然也强调大发展,但那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是粗放型的规划。10多年中,沿海港口缺乏分工合作、缺乏区域协调,港口低水平重复建设、深水岸线日渐稀缺,以及港口出现恶性竞争等等问题久治不愈,因此,对沿海港口重新洗牌,以全新的姿态迎战国民经济全新发展的新需求成为必然。在这一背景下一部具有宏观性指导意义的港口新规划诞生,的确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于汝民 《中国港口》2009,(11):6-9,18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国际间的贸易、投资和产业转移进程受到了阻碍.这给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港口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妥善应对危机是各港口企业当前的紧要任务。同时.我们更要考虑面向后危机时代港口行业如何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实现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水运管理》2009,31(8):I0001-I0001
业界瞩目已久的“2009上海国际航运高端论坛”于2009年7月18日在上海大厦隆重举行。会间,与会者与世界著名专家共同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航运和港口发展策略”,专家们为航运,港口企业的战略管理决策和投资决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
也许是我当过海员的缘故,时刻不忘我为之奋斗二十多年的蓝色土地,所以每年必看海,看海必看船。今年“一去大连,在开发区工作的儿子说:“今年不去港口了,去了人家也不让你进,怪伤感情的。”他用商量的口气说:“我们去海之韵广场如何?”我一听不免有些扫必,我千里迢迢是为了来看海看船,  相似文献   

12.
茅伯科 《中国港口》2004,(6):15-15,23
5月21日,记者在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港口一物流一城市经济高层论坛”上见到了刚刚卸任的国际港口协会前会长染谷昭夫先生。他在论坛上作了“世界港口的竞争与合作”的演讲,提出了世界港口需要共同面对环境和安全挑战,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通过中国港口协会秘书长李震东先生的引见,我对这位国际知名港口活动家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程》2005,27(3):i001-i002
5月23日,第24届世界港口大会在上海开幕。这是世界港口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此后一周内,世界各地港口、航运界的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官员等1000余人云集上海,纵论世界港口的发展。本次大会以“全球港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就经济全球化对港口环境及航运的影响、港口发展战略、港口安保、港口多元化投资、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李鹏总理向世界宣布了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构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我国经济建设.促进上海浦东、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作出的一个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15.
《水运文献信息》2006,(1):15-16
地处环球主干航线交汇点和我国江海交汇点的上海,其地理位置被世界港航界喻为“罕见的优越”。曾经,因为没有深水港,上海长期陷于箱源充足却做不了全球航线网“母港”——枢纽港的尴尬。如今,随着洋山深水港开港在即,上海成为国际航运枢纽港的硬件“瓶颈”将被克服,上海将就此结束没有深水泊位的历史。那么洋山港和世界其他港口相比到底有那些特点?我们不妨来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07,(12):51
从“2007亚太港口科技峰会”上获悉,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港口的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沿海主要港口的现代化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先进港口,局部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科技的推动下,中国港口的总体规模和总吞吐量均已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7.
我可以算是一个有多年会龄的老会员,曾有幸参加了第一届上海国际海事会展的有关筹备工作,对展会的创办记忆犹新,因此我想谈谈有关海事会展的创办、发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两地抒怀     
南京,上海。一个是六朝圣地,一个是东方巴黎。南京,是我亲爱的家乡,我们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上海,是我亲切的向往,我们在这里感受开放和繁荣,2010年,南京,上海,因为世博会而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十多年,中国港口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期,特别是前四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沿海港口乘势而上,获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已拥有沿海亿吨大港22个,成为世界上拥有亿吨港口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唐山是一块宝地。这里蕴藏着50亿吨煤炭.45亿铁矿石,3亿吨白云石。唐山工业从开滦煤矿算起,已经有120年的历史。1878年开滦建成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矿井.是继上海江南制造局之后的中国第二家近代工矿企业。随着开滦煤矿的开发,唐山相继诞生了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中国第一台火车机车,中国第一袋水泥,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唐山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唐山还是著名的“冀东粮仓”。但是由于没有港口,唐山在长期的封闭中.逐步形成了自给自足.资源依赖型的内陆城市模式.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唐山背后的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和广袤的西部地区.更需要在这里再打开一条海上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