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远洋航务》2007,(1):48-49
如果让您用一个词来形容2006年您的个人感受,您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我选择“发展强劲”!2006年中国修船工业及其建设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从而吹响了中国成为世界修船中心的进军号,一个新的世界修船中心将诞生在世界东方的地平线上——伟大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3月30日,中国修船协会2006年工作会及换届工作会在宁波召开,中远船务被推举为会长单位,中远船务总经理王兴如当选为修船协会会长,这是中国修船协会首次推选修船企业负责人担任会长。《中国远洋航务》就当选会长后的打算以及当前修船业存在的问题采访了王兴如。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国修船业工业产值 据全国159家主要修船厂统计,2004年修船工业产值逾100亿元人民币,我国的船舶修理总量已分别超过日本和韩国同年修船产值。日本船的修理最高值为1981年,完成修船4804艘/3244亿日元,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国修船企业克服“非典”疫情,伊拉克战争、钢材涨价、电力供应不足、技术工人紧缺、少数修船企业转造船工程以及南方各省夏季高温等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全国修船业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规模以上550家船舶工业企业年生产、经济效益指标显示,全国修船企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利税总额创历史新高,已成为船舶工业重要利润增长点。 2003年,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业务的大幅度增加以及港口建设的迅速发展,到港运输船舶不断增加,有利地促进修船业的发展。据统计,2003年船舶修理及拆船完成工业总产值1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5%(其中修船约85-9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7  相似文献   

5.
《中国修船》2006,19(B08):10-10
由天津船舶工业公司修船中心组织召开的2006年上半年修船工作总结交流评比会于2006年7月16日在青岛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生产经营部、天津船舶工业公司、天津新港船厂修船分厂、新河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修船分厂、山海关船厂修船分厂、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修船事业部、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7个单位的1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天津修船中心司铁良主任主持,各修船厂认真总结了2006年上半年的生产经营情况、明确了今后修船生产经营的目标,同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与同行业领先企业进行了比较,找出了差距,提出了具体措施,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中国修船企业克服"非典"疫情、伊拉克战争、钢材涨价、电力供应不足、技术工人紧缺、少数修船企业转造船工程以及南方各省夏季高温等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全国修船业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根据一定规模以上550家船舶工业企业年生产、经济效益指标显示,全国修船企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利税总额创历史新高,已成为船舶工业重要利润增长点.2003年修船业渡过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中国修船业呈现出五大明显特征:修船产值飚升.修期明显下降,效益越来越好.新坞陆续投产.开始走向规模修船。在日本、韩国由于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使修船走下坡路时,中国的修船却显得极为活跃,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在前总理朱镕基关于“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批示鼓舞下,我国的修船业也在跃马扬鞭,努力进取,可以预言,世界修船中心向中国转移将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8.
《船艇》2006,(9):79-79
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国经济繁荣带来对船舶需求的增加,希腊船东将在2006年耗巨资打造新船。据希腊雅典专门在中国从事造、修船代理业务的George Moundreas公司介绍,虽然该公司2005年全年才花费了37亿美元订购新船,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检》2004,(2):66-67
2003年,中国修船企业克服了“非典”疫情,钢材涨价、电力供应不足、技术工人紧缺及夏季南方各省持续高温带来的困难,船舶修理业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根据规模以上550家船舶工业企业年度生产,经济效益指标显示,全国修船企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加,利税总额创历史新高,已成为船舶行业主要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鲍承昌 《中国修船》2006,19(6):22-22
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第18次会议于2006年10月14日在青岛召开。修船技术学委会及九大修船企业29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领导到会指导。会议由中海工业吴承业总经理和李正建副总分别主持,北海重工颜景亮副总作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新址高起点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中阐述海西湾造修船基地总体规划和建设情况,该厂在边适应、边改革、边提高的短短四年建设中,去年实现修船产值4.26亿元,预计今年可达6亿元,今后“海西湾基地”要成为我国造修船三大基地之一。会后还参观了现场,给与会人员极大鼓舞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广州文船公司原来是一个以修船为主业的大型船舶修造企业。随着船舶市场的变化,文船公司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2006年,文船公司将修船业务与香港远航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合资公司,并将持有的修船合资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中船集团公司,将发展的重心移到了造船领域。为了做大做强造船主业,文船公司早在2000年就将一个2.5万吨级修船坞改造为造船坞。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飞快增长和国际贸易快速增加,中国修船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世界修船市场的繁荣,也为中国修船做大、做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成为世界修船中心的条件日趋成熟,世界修船中心向远东和中国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文章对当今世界修船业的发展情况及趋势、中国修船业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粗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探索我国修船业在大好形势下抓住机遇,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全国修船企业“斯佩克”第34次会议11月4日在上海召开,修船技术学委会及各大修船企业14个单位的2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海工业公司李正建副总主持。中海工业公司作了“中海工业面对后危机时代的修船转型升级”的主题报告,中海工业公司深刻分析了金融危机中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一些带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如发挥集团优势;贯彻修造并举;实行统一经营;推进工厂改革;抓紧两化融合,同时提出了积极寻求整个修船业转型和升级的思路。他们的报告很深刻,抓住了关键,很有新意,代表们受到很大启迪。  相似文献   

14.
1中海修船在金融危机中面临的难题 中海修船抓住历史发展机遇,2003年中海工业通过收购兼并,在长三角建立了中海长兴修船基地。到2009年单厂修船产值已经突破10亿,13个泊位和3~4个大型浮船坞的配置,正在建设成为中国最具规模的修船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鲍承昌 《中国修船》2009,22(5):44-44
中国修船企业第29次“斯佩克”会议于7月10日在深圳召开。修船技术学委会及各大修船企业10个单位24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海工业李正建副总主持,深圳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朱桂明副总经理作了题为“精细化管理,差异化竞争,走创新路,建修船伟业”的主题报告:公司成立19年来,承修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船舶近3000艘。特别是2005年以来,年产值年年翻番,2008年达到了23.6亿元,创修船行业奇迹。今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由于公司实施了精细化管理,差异化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22日,为做大做强做久修船产业,中远集团决策整合旗下修船产业,成立了中远船务工程集团。 “五年风雨兼程,五载春华秋实”。五年时间,中远船务销售收入增长5倍,利润增长25倍;净资产收益率从8.62%上升到46.2%。国内修船市场份额从五年前的16%上升到2005年的28.8%;2005年中远船务所属的五大船厂有四家进入中国修船十大企业排行榜。  相似文献   

17.
马士群 《中国海事》2006,(11):55-56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修船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修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年,我国大中型修船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4%;2005年我国主要修船企业完成修船产值约145亿元,同比增长40%左右。  相似文献   

18.
5 编制绿皮本的指导思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修船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全国修船业缺乏行业管理,修船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修船行业分兵把口、分散管理.据统计,1995年全国共有船舶企事业单位超过2 000家,其中,修船企业700多家.  相似文献   

19.
鲍承昌 《船舶工程》2007,29(3):I0013-I0013
4月13日,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第20次会议在江阴召开。修船技术学委会及各大修船企业22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海工业李正建副总主持,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陆子友副总作了主题报告:该公司是在原澄西船厂基础上改制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26日正式挂牌。修船产值达16.29亿元,是中船工业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十佳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船》2006,19(5):F0003-F0003
修船技术学委会换届会议于2006年9月15日至17日在银川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委会新老委员,学组组长,秘书,《中国修船》杂志主编及机关,厂,所,院校共50年单位71名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