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按照国际环保条约的有关要求,香港政府将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对于驶入香港海域的内地沿海、内河船舶将依照香港法例第413章附属规例《商船(防止空气污染)规例》(以下简称规例)的要求开始实施生效,界时除了《规例》规定的豁免期限船舶外,其它所有驶入香港海域的船舶都要符合《规例》的要求并办理相关检验手续。  相似文献   

2.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修改通报)对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做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内河船舶应设置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系统,并具有《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本文从法规要求出发,简要介绍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以及检验发证,为内河船舶正确选用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的配套设施、获得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06,(11):32-32
问:内地船舶航行香港在环保方面要遵循哪些规定 答:1.在香港水域航行的船舶须防止产生污染。主要是指船舶航行及作业时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油污染等。  相似文献   

4.
国际海事组织(IMO)出台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简称"73/78公约"附则Ⅵ)及我国相关的检验法规对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的规定相继生效,加大了对海洋和大气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国内航行船舶的现状,结合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详细研究了《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73/78公约"附则Ⅵ)和我国现行船舶检验有关法规规范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控制措施,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国内船舶防止空气污染的有关规定以及检验实践工作,对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方面的检验发证的管理和具体操作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日常检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法规要求出发,分析了哪些内河船舶需要船舶检验机构签发《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以及检验发证时需特别注意的问题等,为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设施的检验以及获得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际环保条约的有关要求,香港政府于2008年6月1日始,对驶入香港海域的内地沿海、内河船舶将依照香港法例第4131附属规例〈商船(防止空气污染)规例〉(以下简称规例)的要求开始实施生效,据与香港海事局有关部门协商,《规例》仅适用于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和主机单机功率大于130kW的柴油机。 该项规定出台后,本刊接到不少船东企业及热心读者的电话和邮件,希望我们在最新一期《广东造船》中,对船舶空气污染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对此,本刊编辑部特开设了“问题答疑”栏目,就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7.
王晓斌 《江苏船舶》2003,20(3):38-39
船舶载重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船舶技术数据,它能直接反映船舶的装载状况并与船舶的结构强度、稳性等状况密切相关.勘划船舶载重线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超载,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作者在从事船舶检验的实践中发现,内河船舶载重线检验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1988年修正案的生效,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逐步投入运用,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提高海上搜寻救助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和国内航行海船均已按航行区域配备了相关GMDSS设备,但主管机关尚未将GMDSS系统纳入内河航行船舶的法定检验规范的要求。本文将就长江干线航行内河船舶配备遇险安全系统设备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大家知道,《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内法规》)规定内河船舶(另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必须配备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话(简称VHF)。然而,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些船东提出内河船舶可以用普通手机来代替VHF,本人认为,从内河船舶航行安全及船舶通信的特殊性要求来看,不能用手机代替VHF,下面就其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船舶的营运检验过程中,笔者发现梅州辖区大部分船龄较大的采砂船舶未安装或只安装了简单的灯光信号配备,不能完全满足《内河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的要求,验船师在检验过程中提出按照法规配备相关的信号设备,但船东反映辖区大部分水域与外界不通航,船舶通航密度小,夜间无航行要求,配备灯光信号的实用性不强,抵触情绪较大。本文通过笔者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梅州辖区典型船舶灯光信号配备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双船系靠LNG泊位对系泊稳定性要求高,而目前尚无船行波对双船系靠泊稳定性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以Flory-Remery单船系泊船行波荷载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双船系靠泊位的特点予以修正,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定量分析船行波过程对双船系靠泊位系泊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典型系泊条件下,双船系靠泊位系泊倒缆受力及纵移运动量受船行波影响最大,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50 m时系泊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00 m时系泊稳定性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50 m时系泊稳定性基本不受船行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珠海高栏港船舶活动数据与船舶能耗报告数据,结合《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中排放因子与辖区实际燃油取样检查中的含硫量,运用燃油消耗法,建立了珠海高栏港2018年沿海及远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以期为大气环境科学领域对船舶排放影响进行定量研究提供重要基础,也为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彭侃  汪晓兵 《广东造船》2009,(4):57-58,66
国际海事公约是船舶检验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本文介绍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加强与港澳接轨,保障国内航行船舶检验质量的措施;提出进一步提高国内航行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的解决方法,以使国内航行船舶检验工作更好地向国际公约靠拢。  相似文献   

14.
船舶对海洋的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污染不仅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船舶对海洋造成的污染进行了综合论述,详细介绍了船舶污染的种类及其特征,并简要探讨了船舶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摘要:通过对2009年颁布的《香港公约》的初步解读,探讨绿色造船对国内船舶行业的重大意义。并以76000t散货轮“WOOLLOOMOOLOO”为实践对象,阐述了新造船申请GP(绿色通行证)证书的全过程,为后续船舶的申请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为打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陆海空天"一体化海事监管体系建设方向,提升我国海洋、内河及环境情况复杂水域中在航船舶尾气监测的自动化水平,研究了小型化的船舶尾气嗅探传感器,利用无人机搭载嗅探传感器实时监测在航船舶尾气中的SO2和CO2浓度,依此反推船舶燃油的硫含量.选择对上海(排放控制区)关键水域的...  相似文献   

17.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分布最广、范围最大、岛礁最多的一个岛屿,但长期以来,很少有船舶驶入。由于货物运输原因,我轮频繁来往于香港和东马,经认真研究分析资料,设计了四条可以穿越南沙群岛的航线,经过10多个航次的航行检验,该航线能够保证船舶安全。此文对此穿越航线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智能船舶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瑞良  吉雨冠 《船舶》2016,27(5):82-87
智能船舶概念的兴起以及智能船舶技术的日益发展,已使船舶智能化成为全球航运的大势所趋。文中结合中国船级社今年3月正式发布的《智能船舶规范》,具体介绍了智能船舶技术的六大功能模块(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货物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的主要功能、技术要求,以及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实现难点,对相关技术人员依据《智能船舶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智能船舶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津港复式航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港主航道可双向航行25万t级船舶,目前大小船混行,船流密度太大。根据预测2020年吞吐量将达到7亿t,到港船舶将进一步增加,届时主航道将难以适应。通过分析多年实际到港船舶资料和预测,70%以上为万t级以下船舶,据此提出在现主航道南北2侧各挖1条万t级单向航道,专供万t级以下船舶使用,万t级以上船舶仍航行主航道。大小船舶分道航行形成的复式航道,可以适应今后吞吐量发展的需要。同时调整进港锚地,避免进出港航行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