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触礁沉没于今天浙江宁波象山石浦渔山海域的远洋木质商船"小白礁Ⅰ号",自2008年发现至今已迄10载有余,期间相继经历了文物线索普查、重点调查试掘、船载文物发掘、船体发掘出水、保护修复展示、学术研究出版等一系列科考过程。本文在系统回顾这一历程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小白礁Ⅰ号"沉船的基本情况、工作方法、保护措施、展示方式和研究成果,并就部分与其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补充的意见和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南海Ⅰ号"是一艘满载瓷器的南宋时期的古沉船。为了便于发掘和保护该船及其上的文物,一套整体打捞方案被首次提出:即首先将一特制钢沉井压入海底泥土中将沉船罩入其中;然后将底托梁穿过钢沉井底部从而将沉船整体包裹起来;接着将钢沉箱连同其内的沉船吊起并运到岸上进行考古发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困难,不过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后最终将沉船整体打捞成功。这为今后水下考古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底托梁的穿引是"南海Ⅰ号"整体打捞中的关键工序之一,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打捞项目的成败.在水下工程施工中, 通过穿引底托梁封闭底部开口的钢沉井,使底托梁和整个钢沉井结构共同受力的施工技术在国内外尚属首创.介绍底托梁穿引的难点和主要施工工艺,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发掘和保护“南海Ⅰ号”及船上的文物,设计一套整体打捞方案,首先将一特制钢沉井压人海底泥土中将沉船罩入其中;然后将底托梁穿过钢沉井底部从而将沉船整体包裹起来;接着将钢沉箱连同其内的沉船吊起并运到岸上,实现了沉船整体打捞。  相似文献   

5.
是水下考古青睐广州打捞,还是广州打捞选择水下考古?无法简单作答."南海Ⅰ号"的成功出水令广州打捞声名远扬,当静卧于水晶宫的宋代古沉船还没有彻底露面时,广州打捞又进军"南澳Ⅰ号". 这一次广州打捞又同样赢得考古人员的赞誉.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队队长孙键说:"广州打捞局这支队伍是最能吃苦、最能配合、最能解决问题的队伍,是今后考古作业的最佳拍档.  相似文献   

6.
在"南海Ⅰ号"打捞工程中,古沉船在泥面下1 m左右,施工中采用钢沉井直接罩在古沉船上.分析钢沉井利用静压下沉到泥面下12 m的可行性.由于地质勘察报告产生的误差,导致在实际静压过程中所需要的静压力远远大于理论计算的静压力,通过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施工中的难题,使得钢沉井下沉到位.  相似文献   

7.
王喜儒 《中国水运》2006,4(5):75-77
利用缆索吊提升自制平台,采用翻模施工工艺,出色完成了白草口Ⅰ号特大桥江大桥双肢薄壁高墩的施工,对双肢薄壁高墩墩身翻模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IMO环保会以MEPC.95(46)号决议通过了MARPOL73/78附则Ⅰ/13G条修正案,并于2002年9月1日生效.新13G规定了单壳油船的淘汰时间表.对于分别要求在2005年和2010年以后继续营运的第1类和第2类单壳油船,必须通过"船舶状况评估计划"(CAS)检验.本文对新13G条作了详尽分析,并简单介绍了CAS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建西宝客运专线——我国"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徐(州)兰(州)客运专线组成部分为例,介绍了用于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上的一种最为经典的轨道结构―G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关键施工技术,该工艺在同类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为公司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柳卫东 《船舶》2007,(6):17-22
针对MARPOL公约经修订的附则Ⅰ中即将生效的"第12A条--燃油舱保护"这一新增要求,研究了燃油舱不同尺度和位置的破损概率,绘制了破损概率图谱,并对以表格形式给出的破损概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一些实用的结论,为今后提高船舶燃油舱的布置设计水平做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1.
MARPOL有关附则Ⅰ和附则Ⅱ的修正稿于2007年1月1日生效,其中包括对装运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包括化学品和植物油)的法规就运输特定产品的某些方式有了显著变化,以保护海洋环境不受损害。关于船舶装运油的附则Ⅰ修正案更新,重新排列了规则并引进一些新规定。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的主要研究成果,"海马"号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ROV)于2014年2~4月在南海成功完成了海试。"海马"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大深度ROV系统,最大工作水深4500m,主要作业功能是进行海底探测、取样以及其他水下作业。"海马"号的研发和海试成功是我国海洋技术领域继"蛟龙"号后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介绍了"海马"号ROV的立项背景、研究目标、系统组成、总体技术性能和功能及其研发历程和海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深潜号"工作母船是用于支持饱和潜水作业的多用途特种工作船舶,船上配备了众多的大型特种设备,使我国首次具备了人工潜入300 m深海进行救助打捞作业的能力。结合"深潜号"工作母船的船舶功能特点和大型特种设备对船体结构设计的影响,介绍了船舶结构特点,并针对所申请的船舶入级符号和附加标志,阐述了船体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吸扬7号"挖泥船选用12V240ZC型柴油机作为主机的主要因素,及12V240ZC型柴油机为适应挖泥特性、船规要求所进行的适应性改进。12V240ZC型柴油机在"吸扬7号"挖泥船进行吹水和挖泥工作的长期使用表明,"吸扬7号"挖泥船选用12V240ZC型柴油机作为主机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自主研发、国产化率90%、工作深度达4 500 m的"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首先介绍ROV作业系统构成,描述ROV总体设计,提出核心框架的设计理念,对ROV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和分析。最后,重点介绍自主研发的ROV控制系统软件,并对该软件的特点进行阐述。自主研发的深海作业型ROV"海马"号,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在海洋科学研究、海底资源调查、水下油气工程、深海救助打捞以及水下军事领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液货智能管理系统是超大型油轮液货管理的核心部分,是整个液货管理的运行大脑。基于"NEW VISION"(新海遼)号超大型油轮,介绍了液货智能管理系统的硬件架构及其状态监测、安全保护和辅助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17.
耿鹏  贾颜培  李荻薇  杨光 《船电技术》2022,42(1):32-35,40
电动船直流系统的安全性关系到电池安全、功率变换装置安全、日用电的安全以及航行安全,必须保证直流母排系统短路故障时保护的选择性。本文以电动游船"君旅号"为背景,介绍电动船电力推进系统直流母排系统短路故障选择性保护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效果,能够为之后的电动船的研究、设计、建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桑巍  李宝钢  佟寅  张勇 《船舶》2021,32(3):8-16
该文简要介绍了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的布放回收系统组成、功能和特点,归纳总结了布放回收系统的设计要点,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海洋深潜调查工作做一定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机动车上的应用研究与改进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载车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设计和关键技术的解决、电解新技术的研究及新工艺的应用等.机动制氢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神舟"号系列航天飞行试验和"嫦娥一号"绕月工程的气象保障业务,及时检测"发射、回收窗口"的信息,为航天飞行试验提供可靠的气象参数.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1月的“威望”号轮事故的发生促使国际海事组织(IMO)第50届特别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通过了对《73/78防污公约》附则Ⅰ的修正案,修订了淘汰单壳油船的时间表(第13G条),并增加了限制单壳油船载运重油的新规定(第13H条)。于2005年4月5日生效的该修正案对全球油船运输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