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们常说: "人是最宝贵的",任何事故的大小,包括矿难、海难、空难、交通肇事等,总是以损失多少人来衡量。自从有船那一天起,海难总是相伴相随,倘若损失一艘货船,也就是二十几个人遇难,消息很快就会"石沉大海"。但要是客舱遇海难那死亡就是几百或上千人,海难也会称之为"大海难",船也会成为"名船",客船"爱沙尼亚"号就是这样出名的。  相似文献   

2.
时下,保险业红火,险种繁多,成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意义上的保险,最初源于航海。 远在公元前2000年,航行在地中海的商人在遭遇海难时,为避免船只和货物同归于尽,便往往抛弃部分货物,然后损失由各方分摊。于是,形成了“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共同分摊原则,也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最早的保险单,据说也是出现于海船上。那是热那亚商人勒克维伦于1347年10月23日开立的承担“圣克维拉”号船从热那亚到马乔卡的航程保险单。  相似文献   

3.
日本周围海域从事运输、渔捞的船舶甚多,海难事故层出不穷,每年损失巨大的财产和宝贵的生命。为了在发生海难时进行有效的搜索救助,海难救助机构确切掌握船舶动态是极为重要的。美国于1958年建立了名叫“安巴”(AMVER)的船位通报制度,许多难船及时得到获救。《1979年关于海上搜索及救助的国际公约》于1985年6月22日生效。该公约也要求各缔约国设立这种船  相似文献   

4.
顿贺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2):97-100
1912年4月10日,英国新造豪华邮船“泰坦尼克号”首航,在纽芬兰岛附近与冰山相撞,船首5个舱破舱进水,2个多小时后,船全部沉没,全船2500多乘员有1320人死于非命,这一严重海难事件使全世界航运界大为震惊。“泰坦尼克号”船横向进行了分舱,在与冰山接触10S,船外板撕裂  相似文献   

5.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英国政府专门成立遇难情况调查委员会对事故进行细致的调查处理,调查报告认为海难的原因包括:号称“不沉之船”的“泰坦尼克”号自视结构设计绝对安全,绝不会沉没,从而没有准备充足的救生艇;“泰坦尼克”号的设计也存在一些漏洞;而海上无线电通讯不畅、缺乏应急预案等因素使海难升级。  相似文献   

6.
根据英国劳氏船级社6月份公布的统计,1992年全球海难事件损失的船只,无论是艘数,还是吨位都比1991年减少,但1992年世界拆船吨位量却达到了5年来的最高点。1992年世界海难事件中,共损失约213艘船,总计120万gt。而1991年在海难事件中,共损失了258艘船,150万gt。1992年损失的213  相似文献   

7.
海难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灾难,会使举国上下悲哀,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1987年圣诞节前发生在菲律宾水域的海难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1987年12月20日,凌晨5时,停泊在菲律宾科洛班莱特岛的“多特·帕兹”号客轮.汽笛一声长鸣,发出了即将起航的信号。要去马尼拉同亲友欢聚圣诞节的1500余名旅客兴高采烈地登上了客轮舷梯。  相似文献   

8.
海难往往祸不单行,“沃尔图诺”号海难就是一起在双重灾难下的悲剧。它是荷兰皇家航运公司的一艘3000吨的小客轮,由鹿特丹开往纽约。船上有乘客600余人,船员57人。货舱装了包括化学制品在内的许多易燃物品。  相似文献   

9.
林大鹏 《水运管理》2001,(12):27-29
海难救助是海事法特有的制度。传统上,救助费用的保险是由财产保险人和责任保险人共同承保的。其中财产保险人不保或者不赔的部分往往由责任保险人来承保,这个责任保险人就是船东互保协会(P&I Clubs)。随着全球经济和航运业的进一步发展,海难救助制度也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如环境污染、费用担保等等。作为船东责任保险人的船东互保协会究竟在海难救助制度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传统海难救助中,船东互保协会遇到的难题 1.“No cure,No pay”原则 长期以来,在海难救助的法律适用上,各航运国家普遍…  相似文献   

10.
葛纬桢 《航海》2000,(3):32-33
1999年11月29日在渤海海域发生的“大舜”号海难事故,至今让人毛骨悚然:海上的狂风巨浪,无情地将7千多吨的庞然大物倾覆海底,312名乘员除13人被海军北海舰队686船救起,9人游到岸边或被海浪冲到海滩获救外,其余290人则命归黄泉。风浪,一直是海上航行的大敌,不要说7千多吨的“大舜”号,就是几万吨的远洋巨轮,在发怒的海洋中也诚惶诚恐。 那么,有没有不怕风浪的船舶呢?有!它就是80年代出现的新型船舶——小水线面双体船。  相似文献   

11.
据不完全统计,船舶火灾占海难事故总数的11%,居第四位,但所造成的损失排在所有海难事故之首。船舶一旦发生火灾,将是船毁、人亡和环境污染等灾难性损失。为此.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规定:2000GT及以上货船的装货处所(除载运危险货物外);  相似文献   

12.
海难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灾难,会使举国上下悲哀,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1987年圣诞节前发生在菲律宾水域的海难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1987年12月20日,凌晨5时,停泊在菲律宾科洛班莱特岛的“多特&#183;帕兹”号客轮.汽笛一声长鸣,发出了即将起航的信号。要去马尼拉同亲友欢聚圣诞节的1500余名旅客兴高采烈地登上了客轮舷梯。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多数人来说,海难就是一场灾难。但是法国海事考古学家弗兰克·戈迪奥所钟爱的就是从古至今发生的海难,对他来说那就是他的用武之地了。他感到庆幸的是: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丢失的皇城(这座皇城由于地震与海啸而沉没于地下),1966年被他发现了。 在航海史上,一艘葡萄牙三桅大帆船“自由号”在1627年沉没于法国沿海,360年后,戈迪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1月24日,山东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车客滚船“大舜”轮,在恶劣天气和海况条件下,船舶操纵和操作不当,船载车辆超载和系固不良,导致“大舜”轮在烟台附近海域倾覆,282人遇难。这一特大海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海上最大的一起海难事故。  相似文献   

15.
论船舶搁浅的应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春 《水运管理》2000,(12):43-44
船 舶交通安全包括海上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船舶发生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命和财产的损失 ,大的事故还会侵犯社会的长远经济利益 ,例如 1978年利比里亚超大型油轮触礁造成 2 .3万吨原油污染海洋和海岸事件 ,直接损失为数十亿美元 ,而间接损失不可估量。1999年11月 2 4日 ,烟台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舜”号客轮在航行途中由于船舱起火 ,导致船舶搁浅倾覆 ,造成全船 30 0多人仅生还 2 0多人的特大海难事故 ,给我国海上客运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船舶搁浅是海上交通事故中发生较多的一种 ,本文通过船舶搁浅应…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难事故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航运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之世界商船队总吨位量不断增加,船舶大型化、自动化和高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由船舶各种海难事故所引起的船货损失、船舶保险理赔的数额也随之增加,而某些类型船舶(如油船、化学品船)的海难事故,更对海洋环境、海洋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链造成更直接更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世人皆知的“泰坦尼克”号大海难发生在1912年4月15日,共1523人葬身海底,一直以来被认为是20世纪最大的海难。其实,20世纪最大的海难不是“泰坦尼克”号,而是1987年12月20日发生的菲律宾客轮“多纳·帕斯”号大海难.约3000人丧生,是真正的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海难。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1月24日,“大舜”号客滚船从烟台驶往大连途中在烟台附近海域倾覆,造成282人遇难,仅22人生还。此次特大海难事故是一起在恶劣的气象和海况条件下,船长决策和指挥失误,船舶操纵和操作不当,船载车辆超载、系固不良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海上最大的一起海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时至今日,“大舜”号海难已过去整整十年,“死者已矣,生者何堪”,我们从“大舜”号中吸取的沉痛教训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京沪高铁的开通指日可待,社会各界最担心的选项可能就是,京沪高铁会不会盈利。到目前为止,全国几条高铁开下来,见诸报端的总是坏消息,京津城际第一年巨亏7个亿,沪宁高铁也曾被人曝光一节车厢只有一个乘客,武广高铁方面虽然铁路部门的“捷报”频传,但是,由于数据不完整,大家又不太相信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我国木材航运市场的概况及木材船海难事故的危害性,采用安全系统工程中常用的事故树分析法.编制出木材船海难事故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