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船舶余热回收现状及吸附制冷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热管式余热蒸汽锅炉和热水器在船舶上已得到成功应用。渔船余热回收的吸附式制冷系统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文章着重介绍回收船舶尾气余热的热管蒸汽锅炉系统、吸附式制冷的空调系统、冷冻水系统、制冰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多,油轮载重量不断增大,如何减少惰气(IG)对货油的污染显得尤为重要。在船舶运输过程中,轮机人员应掌握船舶惰气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不同的故障能够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最大限度减少惰气对货油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利用船舶主机余热的沥青船液货梯级加热系统,包括四个加热回路,即缸套冷却水余热提取环路、废气热油锅炉环路、燃油热油锅炉环路、沥青加热环路和相应的控制装置。该加热系统可以实现船舶主机缸套冷却水余热、废气余热的梯级利用。经过经济性计算,该系统可节省燃料60%以上,十二个航程便可收回增加的设备投资,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船舶空调为研究对象,从绿色船舶的理念出发,提出一种利用尾气热能的船用节能空调装置。该空调系统将热负荷和湿负荷各自独立处理,热负荷由高温冷水(18℃)承担,高温冷水由船舶发动机尾气热能通过溴化锂机组制取;湿负荷由溶液除湿系统承担,除湿溶液再生循环通过缸套余热完成。该设计为舱室温度和湿度环境提供精确控制,能够克服传统空调能耗大,空气品质差等缺陷,为船舶舱室提供清新干净空气,同时可以为船舶节约燃油,也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前言
  阀门遥控系统在船舶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一般用在货船的压载系统和货、燃油输送系统。该系统能在控制室遥控阀的开和关,使船员能方便地进行压载水和燃油的调驳,获得想要的船舶吃水状态,来满足船舶的各种工况要求。该系统用在油船货油系统上,更是该船的经济命脉线,货油的装和卸全靠阀门遥控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现代船舶要求对各种船用技术设备实行综合自动化,从而促进了具有大量分支系统的集中遥控和自动控制系统(以下简称遥控系统)的发展。这些船舶系统指的是压载系统、疏水系统、消防系统、洗舱系统、货油系统、隋性气体系统等。本文介绍运输船舶各种船舶系统综合自动化的一般原理、典型算法和控制通道,以及控制所用的部件和设备。本文系根据苏联船舶上广泛使用“纳洛奇”、“依里敏”等型遥控系统的经验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7.
在对化学品物化性质及运输船舶结构类型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液货加热系统的结构类型、热效率对比和介质特点,提出了化学品船舶加热系统设计的选型依据和注意事项,建立了液货加热系统设计的综合评估结构层次图,可作为新造化学品船舶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滇庆 《船舶》1997,(3):14-17
木材绑扎系统是为了保证以木材甲板货为主要货物的船舶安全运输而设计和系统。本文就木材绑扎系统中的立柱、系索、安全通道设置及系统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介绍,供设计载运木材甲板货船舶的外舾装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于船舶柴油机而言,其所做功的30%都以废热的形式随尾气排放到了大气中,而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回收船舶余热进行发电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船舶柴油机尾气废热进行两级温差发电的新型装置。在对两级温差发电系统进行建模后,搭建了两级温差发电装置并进行了测试。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对船舶余热进行回收是可行的。当热端温度达到473 K时,该温差发电试验装置可输出功率250 W,系统热效率为5.35%,相比单级温差发电在相同条件下4.04%的热效率,该系统提高了32%。最后,文章对系统优化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两级温差发电的船舶废热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船舶柴油机而言,其所做功的30%都以废热的形式随尾气排放到了大气中。利用温差发电(TEG)技术回收船舶余热进行发电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船舶柴油机尾气废热进行两级温差发电的新型装置。在对两级温差发电系统进行建模后,搭建了两级温差发电装置并进行了测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对船舶余热回收是可行的。当热端温度达到473 K时,该温差发电实验装置可输出功率250 W,系统热效率为5.35%,相比单级TEG在相同条件下4.04%的热效率,该系统提高了32%。最后,对系统优化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船舶尾气的计量检测技术处于起步阶段,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简要介绍了三种不同环境下的船舶尾气检测方法。针对尾气浓度和流量两项计量性能指标,提出了相应的量值传递与溯源路线。阐述了尾气预处理流程、尾气分析原理和标准尾气的配制方法。基于以上计量检测技术与理论方法,形成了船舶尾气硬件检测装置与软件处理系统的平台设计方案。结合船舶运行特点,开展了CO、NOx、HC等尾气成分的实船排放测试,分析了船舶工况变化与尾气排放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船舶尾气计量检测系统开发与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根据IMO关于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结构和设备规范.针对成品油兼装化学品船货品运输的要求,研究了巴拿马型成品油船无泵舱的设计、货油装卸扫舱系统的优化和高温液货品的温度控制。系统为保证高温液货品的安全.采用双循环温度控制系统.加热介质包括热水、蒸汽和热油三种。解决了扫舱存量和化学品运输的安全防护问题。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和PLC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家用汽车等民用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成品油尤其是汽油的消耗量迅速提升。水路运输因其廉价性成为大宗汽油运输的首选运输方式,通过水路运输的汽油数量得以快速提高。随着载运汽油船舶营运数量的增加,其货油泄漏事故也时有发生。近年来,就有"港龙运3"轮、"鲁荣油58"轮、"庆海油7"轮等多艘汽油船发生货油泄露险情,2016年10月20日,在海南八所港还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运》2012,(3):27-29
2011年,国内沿海跨省运输液货危险品船舶运力总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老旧船舶比例持续降低,船舶整体技术水平稳步提高。截止2011年底,从事国内沿海跨省运输的液货危险品船共1466艘/981.3万载重吨,总运力规模  相似文献   

15.
船舶液货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保装载危险品的液货船安全运输与高效装卸。是此类液货船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就如何运用计算机局域网的现场总线技术对液货系统进行安全监测与控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叙述了海洋平台供应船的设计特点,并介绍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建75m海洋平台供应船的总布置、推进系统、燃油货油系统、甲醇基油系统、对外消防系统、回收油系统、消油系统以及动力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7.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1年11月30日以A1048(27)决议通过了《2011年木材甲板货运输船舶安全操作规则》(以下简称《2011年TDC规则》)以替代以A715(17)决议通过的《1991年木材甲板货运输船舶安全操作规则》,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规则目的《2Q11年TDC规则》主要提供木材甲板货安全载运的建议案.包括安全运输实践、安全系固和堆装的方法论、系固系统的设计原则,船舶货物系固手册包含的程序和须知的制定指南以及安全系固和堆装的检查清单样本,为如下各相关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长江水系内河危险品货物船舶运输状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在长江水路危货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对内河危险品货物船舶运输安全管理的建议及安全监管、运输准备等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周海荣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87-189
由于当前船舶运输调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难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处理,易导致耗时过大、运行速率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基于离散序列的大型船舶运输调度系统设计。首先对船舶运输调度系统硬件配置进行完善,并结合离散序列算法对大型船舶运输路径调度软件算法进行优化,最后简化船舶运输调度流程,实现对船舶运输调度系统的合理设计。通过实验证实,相对于传统调度系统而言,基于离散序列的大型船舶运输调度系统耗时相对更低,且调度速率也明显提高,充分满足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船舶发动机尾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产品,结合实船条件对几种尾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还没有非常适合实船应用的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现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继续改进或开发新的一体化脱硫脱硝工艺。通过中试试验对低硫油+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脱硝工艺进行验证和开发,初步发现该工艺可满足船舶尾气脱硫脱硝的要求。随着国际海事组织脱硫脱硝规范的生效,如果现有技术没有完善或没有新技术出现,发动机燃烧满足规范要求的低硫油并采用SCR技术脱硝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