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山东省水路普通客运已实现规模化运营,港口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客运市场较为规范有序,而在旅游客运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关注山东是海洋、经济大省,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拥有3 000多km黄金海岸线,优良港湾多,内陆湖泊分布广,国内水路旅客运输较为发达。山东目前有国内水路旅客运输航运企业135家、船舶1 080艘、客位66 738个;全省每年完成水路旅客运输约2 0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约12亿人公里。全省旅游客运量约占40%,相比普通客运,旅游客运发展迅猛。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中华泰山"号试水邮轮业务已取得初步成功经验;青岛、日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深化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海岛旅游发展迅速,旅游交通尤其是水路客运,是海岛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与制约因素,需要优先发展。本文对马尔代夫、巴哈马、圣淘沙等国际著名海岛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充分借鉴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多层次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对我国海岛旅游交通发展的建议,为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综合出行方式之一的水路旅客运输,实现联网售票及电子客票,是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高品质、多样化、多层次运输服务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落实"平安交通"、提高民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渤海湾水路客运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建设渤海湾水路客运信息联网售票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功能需求,最后提出对全国水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省水路普通客运已实现规模化运营,港口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客运市场较为规范有序,而在旅游客运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关注山东是海洋、经济大省,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拥有3 000多km黄金海岸线,优良港湾多,内陆湖泊分布广,国内水路旅客运输较为发达。山东目前有国内水路旅客运输航运企业135家,船舶1 080艘,客位66 738个;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预测陆岛水路客运量,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找出陆岛水路客运系统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葫芦岛市陆岛水路客运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和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有效可行。应用该模型对葫芦岛市的陆岛水路客运量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陆岛水路客运发展建议:加大水运投资力度;做好旅游高峰期陆岛运输保障预案;提高陆岛水路客运企业集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长江水上旅游更是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为世人所瞩目.武汉港客运总站作为长江上最大的水陆客运集散中心,虽然面临水路客运逐年萎缩的困境,但在发展水上旅游方面,仍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综合信息     
《珠江水运》2004,(4):54-55
交通部组织评选2003年至2004年度部级文明客船、客运站及客运航线为推动我国水上客运交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水路客运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交通部决定5~6月份进行2003年至2004年度部级文明船、站及航线的评选工作。评选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委托中交企协客运旅游工作委员会负责。评选按照《交通部文明船、站及航线评选办法》(交水发1997412号)规定的程序、标准进行,将企业、船舶、航线的安全记录纳入评选内容。根据目前的管理职责分工,长江、珠江省际文明航线的评选推荐工作由所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负责对参加部级…  相似文献   

8.
粤港水路客运是适应珠江流域客运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推向客运市场的优质产品。它是粤港各水路客运公司经营的,香港到珠江三角洲各口岸的高速水上客运。它以“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珠江客运的服务品牌)为目的,吸引和稳定了大量的客源,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粤港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9.
王晓惠 《水运管理》2010,32(1):15-17
分析嵊泗独特的群岛地理环境和岛屿水路客运特殊性:公共交通性、岛屿客流量波动幅度与频率有别于一般的季节性特征、旅游客流与公共交通客流双流合一和客运运力资源的公用性,以及这些特征对岛屿水路客运在运力配置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广开投资渠道;完善运力调配;制订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海岛水路客运对舟山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舟山海岛水路客运发展,应符合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依据舟山水路客运的现状进行合理定位,针对性地解决海岛水路客运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性难题。现阶段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保障措施对促进舟山海岛水路客运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同时水路客运企业也要以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发挥竞争优势,不断提高水路客运业务的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杭州交通设施的旅游服务能力、开发具有吸引力的交通旅游产品,汇总“十四五”时期各层面针对“交通+旅游”(交旅)融合发展的目标,分析水上交旅融合发展趋势,通过调查总结杭州水上旅游发展现状及特色,对“十四五”时期杭州水上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以交旅融合为核心推进水上旅游产业的优化与提升;争创水上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争取在政策、规范、制度方面创新和试运行保障机制;成立水上客运企业协会,结合行业内发展的主要问题,制订行业规范;出台对水路客运企业的税收优惠、经济补贴及融资等政策,适度增加政府、企业、个人对水上旅游教育的投入,加强与海事、培训机构的沟通合作,形成稳定的船员培训队伍。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虽河流较多,但落差大,季节性强,通航里程短,船舶运输主要集中在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部分区域及水库、湖泊内,属水运欠发达省份.由于营运船舶少,故没有设置专门的省级航运管理机构,而是与公路运输管理机构合在一起,统称运输管理.目前全省共有船舶543艘,而吉林市松花湖旅游船舶就达300余艘,占全省一半还多,可以说吉林省的水路旅游客运主要集中在松花湖.而目前松花湖的航运管理体制却不能适应松花湖的水运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松花湖水上旅游客运的健康发展,亟待改革和理顺.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客运船舶海上运输蓬勃发展,滨海旅游、海上轮渡等涉客人数屡创新高,与此相伴的是客运船舶遭受保安事件的可能性居高不下。为避免客运船舶遭遇人为意外,客运船舶和港口安保方面采取了大量具体措施。本文探讨人脸识别这一智能化技术在客运船舶门禁系统中的应用,以利于减少客运船舶发生保安事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客运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水路客运在我国旅客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持续下降,尤其反映在中长距离的常规性旅行客运方面。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如浙江舟山这样具有沿海群岛型地理特征和丰富海岛旅游资源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海岛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旅游产业发展,海岛水路客运呈现出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舟山海岛水路客运的现状与区域内经济发展及海岛人民出行的要求不尽适应,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参与舟山市、县多项航运发展课题的相关研究,提出促进舟山海岛水路客运发展的若干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水路交通各级行业管理部门担负着航道行政、水路运政、港航监督、船舶检验、规费征收等行政执法职能,是交通系统的重要执法“窗口”行业,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服务性,其执法队伍的素质如何,不但对水路交通管理工作能否健康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交通执法部门,乃至党和国家的形象。目前湖南省水路交通行政执法队伍……  相似文献   

16.
《水运工程》2011,(6):4-5
甘肃省水运管理局主管全省水路交通运输、水上安全监督、船舶检验等工作:负责全省水路交通发展规划、工程建设管理、船舶运输管理、水上安全监管、船舶检验、船员管理、航道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水路交通服务战略环境,分析我国水路交通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服务旅客安全便捷出行、服务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我国企业发展,以及服务我国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从组织资源、政策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阐述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18.
程爵浩 《船艇》2005,(5):6-10
我国经济近些年来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为人们的户外休闲与游憩活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宏观条件;水上旅游作为有别于常规旅游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传统的水路客运行业,从早期在国民经济中承担水路客运运输这一重要角色。向服务于新型的休闲、娱乐与旅游需求、高速客运需求这一角色转变,这一现象已成为业内共识。适应水上旅游需求的游船业正成为水上运输领域的新亮点。本文综合探讨我国水上旅游及旅游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沙新区水上客运交通现状、旅游资源及水上休闲旅游出行、区内公共出行、对外交通出行、水上客运交通营运模式等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南沙新区水上客运交通的后续发展规划及建设提供基础,同时构建南沙新区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水路管控是交通管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易被忽视。水路疫情传播有其自身特点,与航道、船舶、船员、船闸等密切相关,全面管控难度较大;水路疫情管控策略中重要管控点是船闸,关键环节是确认船舶航行轨迹,难点在于监测船员的陆上活动轨迹以及执行来自疫区的船舶和人员的卫生防疫措施;对船员活动轨迹的监测缺失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