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营  杨立  任凯  方远  伞兵 《船舶工程》2020,42(3):56-62
以仿真和试验为研究手段,对船舶超大空间内油池火的燃烧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火灾发生时烟气沉降速度、温度上升速度非常快,灭火行动最好在2min内展开。同时,利用试验方法分别对多功能水枪和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对10m^2以内的油火进行控制时,灭火进攻的角度和开花水枪的使用对灭火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其中以同侧对角进攻的效果最佳,仅仅用时20 s就扑灭了10 m^2柴油火;而泡沫系统的灭火效率非常高,约20 s就很好地压制了14.6 m^2的油火灾,在30 s时彻底扑灭。这些研究结论可直接用来指导船舶大空间火灾的扑救工作。  相似文献   

2.
船舶一旦发生火灾,只有迅速有效地组织全体船员,采取正确有效的灭火战术,才能将火灾扑灭。虽然船舶按照应变部署的要求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消防组织,对扑灭火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船舶结构复杂、空间狭小,灭火指挥者与灭火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难度较大,因此,船舶灭火过程中的通信与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曾对多起船舶火灾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许多船舶在灭火过程中由于通信不畅通,造成了灭火指挥不协调,甚至指挥中断,延误了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导致火灾蔓延并最终酿成严重事故。因此,如何做好灭火过程中的通信与协调工作,是扑灭火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机舱同时设置细水雾灭火系统和高倍泡沫灭火系统,如遇油类火灾如何提高系统的灭火效能问题,展开高倍泡沫灭火系统单独灭火和两种系统同时使用灭火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系统联用不仅不会产生干扰,满足一定条件的细水雾与高倍泡沫系统联用还可有效提高灭火效率.  相似文献   

4.
船舶消防系统的作用在于迅速控制火势并将火扑灭。为实现这目的,必须尽快的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施于火灾区,得以有效地扑灭火灾。油船货油舱区域是防火与灭火的重点区域之一,应对该区域的灭火系统的设计检验引起高度重视,确保货油舱区域灭火系统发挥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大空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灭火有效性问题,在喷头安装高度为9 m和12 m 2种高度下进行不同喷水强度的灭火试验。结果表明,喷淋喷水强度从5~11 L/(min·m~2)均能扑灭木垛火,但从灭火时间及耗水量角度出发,喷淋喷水强度从8 L/(min·m~2)增加到11 L/(min·m~2),灭火时间及耗水量略微减少,而喷水强度为5 L/(min·m~2)时,对应的灭火时间及耗水量较前两者大很多。建议在净空高度不超过12m的高大空间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喷水强度应由标准规范的不低于5 L/(min·m~2)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6.
赵楠  刘伟 《船舶》2016,(1):64-67
根据舰船直升机飞行甲板易发生油类火灾的特点,结合干粉的灭火机理特性,分析干粉灭火系统对直升机飞行甲板扑灭油类火灾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干粉灭火系统与水成膜泡沫系统联用,对于直升机甲板上油类火灾的扑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并且,根据干粉灭火系统在国内外舰船直升机飞行甲板的应用情况和相关规范规定,提出了舰船直升机飞行甲板干粉灭火系统的设计要点和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7.
季健 《机电设备》2013,(5):57-58
目前,大中型军用、民用(主要是公务船)船舶已普遍搭载直升机,迅速有效地扑灭直升机平台因飞行器事故或航油泄露引起的火灾至关重要。水成膜泡沫灭剂扑灭油类火灾的作用优于蛋白泡沫和氟蛋白泡沫。正压式水成膜泡沫比例混合系统是舰船直升机平台消防灭火较为合适的选择形式。  相似文献   

8.
浅谈船舶固定式二氧化碳(CO2)灭火系统的组成和检查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火灾是众多火灾扑救研讨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其不易扑救,加上难以得到外力救援,因此,船舶火灾从根本上讲应主要依靠船舶本身的力量来加以施救,船舶上灭火系统的设计就是基于这种需要。目前船舶的固定灭火系统大多采用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因此对固定式CO2灭火系统的检查成为船舶安全检查的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安全检查工作对二氧化碳系统的检查要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避免CO2灭火系统的故障导致无法迅速扑灭火灾。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对船舶卤化烃灭火系统的试验情况。试验证明该系统对扑灭油类火灾具有很高的效能,试验结果为我国制订船舶规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目前,我国已有一些船舶应用该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1.扑救火灾也要"对症下药"扑救火灾如同医生治病一样,绝不能用错药。医生治病,如果开错药方和用错药,轻者会使病人病情加重,严重的则会置病人于死地。同样,扑救火灾如方法不当,特别是错误地使用灭火药剂,轻则不能及时有效扑灭火灾,重则会造成火上浇油和引发次生灾害等恶果。如扑救一般油类火灾,使用普通泡沫灭火剂灭火,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扑救苯类等挥发性强、燃烧猛烈、燃烧热值高,极易复燃的易燃液体时,就应该采用复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等高效泡沫灭火剂。对船舶货舱、  相似文献   

11.
为对比不同的水成膜泡沫与干粉联用灭火方式对舰船直升机甲板航煤流淌火的灭火有效性,设计并搭建了可模拟海风和舰船摇摆的大尺度试验平台,分别在水平流淌模型和倾斜流淌模型上进行了先喷洒干粉后喷洒水成膜泡沫灭火、干粉和水成膜泡沫混合喷洒灭火等4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粉和水成膜泡沫混合喷洒灭火的方式控火时间和灭火时间均最短,能更有效地扑灭直升机甲板流淌航煤火。  相似文献   

12.
在远洋船舶中,对机舱常见的灭火系统为"二氧化碳、高倍泡沫"等,在使用这些系统对机舱进行灭火时,必须要全体船员出动进行"人员撤离、风油供给切断、封闭场所"等,不但会失去电力影响船舶安全,也往往会造成人员伤害。机舱局部水雾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探火、自动快速释放"的功能,并且对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危害小。但此系统只针对局部设备的小火初期,不可替代前面提及的大型灭火系统。平时加强对此系统的定期检查试验,是保证此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高倍泡沫灭火系统在船舶机舱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高倍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分析在船舶机舱内设置高倍泡沫灭火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给出高倍泡沫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较为可行的系统设计方法,认为高倍泡沫灭火系统在船舶行业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船舶一旦发生火灾,人们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消耗迅速扑灭,并想尽量把火灾损失控制到最小的程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广大船员和船舶消防部门在船舶灭火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船舶火灾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了一系列船舶火灾的应急程序,并在船舶消防安全工作中进行实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船舶在海面航行发生火灾时,不能有效组织救援团队展开灭火,因此需要强大的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准确发现船舶火灾,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损失。本文在传统火灾报警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将嵌入式DSP作为火灾报警系统的主控制器,实现对火灾现场数据的精准、快速和高效的采集、分析及处理,实现船舶火灾的及时准确报警与自动灭火控制。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船舶中机舱、货舱、生活区结构各异,其可燃物的特点也不一样,因此,船舶不同部位发生火灾的扑救方式也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关于机舱火灾的扑救小知识。机舱底部起火舱底某个部位刚开始燃烧,面积不大,消防人员可顺机舱扶梯迅速下到机舱底部,用手提灭火器(泡沫、干粉)或雾状水枪射流灭火。当机舱梯道被烟火封锁下不去时,可以从机舱后部艉轴隧进入机舱。  相似文献   

17.
尤金灼 《中国船检》2022,(1):98-100
油轮消防泡沫炮是否需要预先对准作业区 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尤金灼 油轮的固定式甲板泡沫系统,不仅能扑灭甲板上的油类火灾,同时也能扑灭货舱内有限范围内的油类火灾,或者对未燃烧部分起阻隔作用.目前大多数技术指南、文献以及一些港口作业要求和行业检查标准,都要求船舶在作业期间应将泡沫炮的喷头调整指向正在进行的货物管汇...  相似文献   

18.
进行水成膜泡沫与超细干粉灭火剂联合灭火的对比试验,分析灭火机理及灭火效能,总结出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中干粉最佳添加量,运用典型的模拟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灭火试验进行验证,给出系统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表明,融合超细干粉的水成膜泡沫能够发挥2种灭火剂的功效,对火焰的抑制效果较好,与单一使用水成膜泡沫进行灭火对比,灭火效果明显好。  相似文献   

19.
船舶机舱、货舱等区域含有大量的易燃材料,由于这些区域的空间狭小、结构复杂,一旦出现火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船舶的火灾监控及自动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的初期进行预防和控制。本文介绍了一种结合PLC技术的船舶机舱火灾监控及水雾自动灭火系统,分别从硬件选型和软件程序设计方面进行了研究,有助于改善舰船机舱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船舶机舱的特点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设备集中布置、且可燃物种类较多,航行中一旦发生火灾,施救较困难,而且只能靠船上的有限的物力与人力,不能及时得到外来援助,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扑灭火患,必将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到严重损失。所以,按规范要求,船舶必须有良好和足量的消防设备,船舶机舱人员必须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并具备熟练的技能,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而公安消防监督人员在船舶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应着重做好船舶机舱的火灾预防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