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真空减压毛细管法用于测试SBS改性沥青60℃动力黏度的适用性,充分考虑了其60℃动力黏度的影响因素(试验设备、方法、环境、操作人员及毛细管计算常数等),组织了8家检测单位对SBS改性沥青的60℃动力黏度进行了三次比对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真空减压毛细管法测试的SBS改性沥青的60℃动力黏度不满足重复性试验误差不大于7%和再现性试验误差不大于10%的要求,变异系数在19. 1%~63. 4%之间,表明其测试结果无法保证试验的精度和准确性,不适合作为SBS改性沥青60℃动力黏度的测试方法,也不适合做为判定、评价SBS改性沥青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行车安全与驾驶舒适性,通过对电子后视镜或摄像机监视器系统替代传统后视镜技术进行梳理,分析了相关国内外法规和标准对摄像机和监视器参数设计要求,总结出监视器在尺寸、角度、位置设计方面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实际跟车试验和模拟驾驶验证结果,对比试验中的评价指标,包括驾驶任务执行过程中驾驶员的各项生理表现。考虑驾驶员的主观评分,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评价体系,为摄像机监视器系统的整体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别装有EPS和机械式转向系统的某款车型的2辆样车进行了主客观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按标准GB/T6323.1进行的蛇行试验评价结果与按保时捷调校主观评分方法进行的主观评价结果相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指出现行蛇行试验评价方法只评价平均横摆角速度峰值和平均转向盘转角峰值不能反映车辆的本质属性,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并建议增加转向灵敏度、车身侧倾增益和转向盘扭矩梯度等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轻型商用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液压助力特性试验的试验方法,以及限值目标或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和探索。阐述了试验项目所要表征的产品特性与整车的技术目标的关联,台架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对试验结果进行合格与否的分析与判定。  相似文献   

5.
路基路堤填料的选择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由于岩土材料的复杂性,建立评判材料适宜性的标准,具有很大的难度,选择合适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指标是岩土工作者们不懈的追求.针对某高速公路建设中拟采用的昔格达填料,通过大量的物理力学试验以及该类岩土材料特有的工程性质的分析研究,发现混合填料中泥岩含量对填料工程性质影响较大,而通过粘粒组分的测定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泥岩在混合填料中的百分比.为此,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昔格达混合填料的粘粒含量评价标准,并在工程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事实表明,采用该指标可以较为合理、快速地判定填料的路用适宜性,可为其他岩土材料的适宜性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对中间位置转向力特性主客观评价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线控转向系统,针对中间位置转向建立了一个参数可调的转向力特性模型,运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12种不同的中间位置转向力特性。评价人员在驾驶模拟器上对这12种不同转向力特性进行了主观评价。同时,通过离线仿真,按照ISO中间位置操纵特性试验方法对这12组力特性进行了客观评价试验。然后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主观评价项目与客观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应用建立的相关性对主观评分进行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4%。最后,基于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求取了关键客观评价指标的理想值。该方法可有效地指导转向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应用统计学中判定系数原理辅之回归直线限制,研究出了“判定系数+回归直线评价限制”的一致性评价判据,由精密度检验、判定系数检验和回归直线评价限制等模块组成。采用Visual C++6.0开发工具开发出冷轧板性能参数比对试验评价软件。该软件解决了比对试验双方在交流合作中的障碍和对大量汽车板比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的耗时费力问题。对该系统软件进行了反复比对测试,运行可靠,界面友好,很好地满足了比对试验的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23辆乘用车的3挡全油门加速工况的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对车内声品质采用等级评分法进行主观评价试验,分析计算各噪声样本的心理声学参数和非心理声学的客观参数,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建立声品质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响度、线性度和粗糙度是影响听众对全油门加速噪声主观感受的最重要的因素,模型预测结果与主观评价试验结果相关系数R~2为0.853,预测值与主观评价实测值吻合度较高,所建立的声品质评价模型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乘用车振动舒适性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优点,使评价结果更可靠,对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根据客观试验数据预测主观评价的得分模型。选取7辆乘用车进行振动舒适性主观与客观评价试验,在实车试验的基础上测量客观参数值,并对车辆舒适性进行主观评分,建立了舒适性主观评价预测模型。客观评价试验包括脉冲输入和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测量位置为驾驶员座椅支撑面、靠背和脚底地板处,测量参数为这3个位置的脉冲输入最大加速度响应和随机输入三轴向线振动。在客观评价试验的基础上,增加急加速试验工况作为主观评价试验,对车身俯仰、侧倾晃动等指标进行了主观评分。根据各主观指标得分,运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了试验车主观评价总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找到影响主观评价的10个主要客观测量参数,分别基于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主观得分预测模型,并引入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较分析了2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的主观评分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更适合解决乘用车振动舒适性主观评价预测的小样本问题,可为乘用车振动舒适性的快速评价提供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转鼓试验机上研究了前轮旋转总成的静不平衡量、动不平衡量对载货车摆头的影响,寻找了方向盘扭振强度与前轮静不平衡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主观评价建立了司机感觉对应的方向盘扭振标准差,介绍了确定前轮许用不平衡量的方法,并在实际路面上检验了转鼓试验机上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交通工程实验室室内路面标线用玻璃珠产品试验检测的研究背景下,针对产品的折射率参数进行相关试验检测,利用贝克线法和斜向照明浸液法两种不同的油浸方法测定路面标线用玻璃珠的折射率。从油浸法的试验原理,试验检测相关步骤,试验检测的结果判定等方面进行介绍,根据试验检测、相关试验操作经验及相关资料,分析得出不同的油浸液方法在准备工作,操作流程,观察方面,结果判定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使试验人员在样品的制备上,试验检测流程及相关结果判定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确保路面标线用玻璃珠产品折射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汽车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讨论了汽车声品质主观评价的必要性,然后从几个方面对主观评价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主观评价试验前的准备、试验的一般方法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指标与路面开裂状况之间关系,是合理确定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为解决传统小梁弯曲试验同现场开裂相关度不高的问题,针对现场不同裂缝间距段落的芯样,引入半圆弯曲试验(SCB)开展混合料低温断裂与抽提沥青BBR试验研究,建立沥青路面开裂间距与沥青混合料断裂能、断裂韧性、劲度模量等指标的关系。从SCB与BBR对比试验可得出结论:改进后的SCB试验能真实反映吉林地区沥青路面实际低温开裂状况;提出了寒区沥青路面低温开裂判定标准;并通过断裂能及断裂韧性等指标的对比分析,提出采用SCB试验的断裂能作为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研究成果丰富了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方法,为完善沥青路面低温抗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危岩落石对山区铁路工程的风险,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三维运动仿真的危岩落石风险评价方法。以新寨隧道进口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调绘、无人机遥感、室内外试验等获取基础数据;建立危岩落石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辨识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危岩落石发育区稳定性等级;基于真实三维地形模型,采用三维运动仿真分析了代表性危岩落石失稳后对铁路工程的不利后果;综合判定了新寨隧道进口工程危岩落石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新寨隧道进口危岩落石稳定等级为Ⅳ级不稳定,风险事故不利后果等级为4级特大;综合判定危岩落石风险等级为Ⅳ级极高风险,严重威胁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声品质已成为汽车噪声开发中一个重要课题。在声品质研究中,顶盖雨水敲击声渐渐受到关注。从实际开发中的问题出发,分析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的特点,然后取长避短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种雨水敲击声品质评价方法。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雨水敲击工况下语音清晰度、响度和主观评价均值的拟合公式。分析问题并实施阻尼方案,客观数据的分析结果佐证了主观评价的可靠性,方案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主观评价能够用客观测量的方法进行数值量化,从而实现客观评价完全替代主观评价的目标,对乘用车转向性能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观评价试验以转向性能为研究对象,客观试验以转向盘角脉冲试验、蛇行试验、转向盘中心区试验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转向性能主观评价体系和客观评价体系,包括固有转向特性、转向瞬态响应、横摆响应特性等7个主观评价指标,以及共振峰频率、平均转向盘转角、横摆角速度增益等17个客观评价指标。通过对4辆乘用车进行实车试验,每辆车均获得7组主观评价得分与17组客观测量值。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主观评价得分与客观测量值之间的二元回归线性方程。结果表明:在小样本前提下,乘用车转向性能主观评价指标与客观测量指标均呈现线性相关关系,分别为一元线性关系与二元线性关系;在线性函数中,大多数主观评价指标均与共振峰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假设检验与车辆动力学分析发现:共振峰水平是影响转向性能主观评价的重要指标,当共振峰水平的数值较小时,能获得较好的主观评价得分。  相似文献   

17.
汽车转向感觉主观评价试验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转向评价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兴的动力转向,如何系统的评价转向感觉,如何获得理想的转向感觉,已经成为国内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对转向的移线性能、中间位置转向性能和转向的舒适性等主观感觉评价进行介绍,分析转向感觉主观评价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并探讨应用实车试验、驾驶员模型和驾驶模拟器进行转向感觉试验的主要方法,对今后转向感觉主观评价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道路交通虚拟试验系统能生成与实际道路线形完全一致的虚拟道路,提出通过研究驾驶人在虚拟道路上的主观反映来评价道路安全性的方法.通过驾驶人主观直接评价方法和改进德尔菲法,对云南大(理)保(山)高速公路进行了模拟试验.得到了驾驶人对每个道路单元的主观安全评价结果,与该单元实际发生道路事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驾驶人在虚拟道路上的主观评价结果与实际道路的安全水平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平顺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中明  张志飞  黄泽好  肖建伯  周坤 《汽车工程》2007,29(2):160-164,156
对几款具有代表性的摩托车进行了平顺性道路试验,研究分析了摩托车平顺性的实际特点,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ISO5349,提出了摩托车平顺性客观和主观评价方法。通过主观调查和客观评价,探讨了手把处、座位处的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感觉之间的联系,座位处分析结果与ISO2631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商品性主观评价是工程师代表用户对整车性能进行的评价,是用户语言与工程语言之间的桥梁。评价的准确性决定了新车型项目能否更好的基于用户而开发,同时,因为是主观性质的评价,精确性会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包括用户对性能重视度的理解,工程师的主观评价能力,评价视点的代表性,评价场地的复现性等等,如何确保商品性主观评价的准确性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基于相关网站的顾客真实口碑,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形成口碑结果,通过与工程师的主观评价结果实施一致性对比分析,排除评价师人为的主观影响,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主观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