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18-122
针对在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平面交叉节点通处理为路段,平面交叉节点的安全重要性被弱化,判别精度受到了影响的问题;并针对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先判别事故严重的路,再判别其上事故多发段,忽略了整体事故不严重的路上个别事故多发的段点的问题。对路网中各种等级公路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平面交叉节点行车安全特性,把公路划分为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和普通路段;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安全影响范围的确定;从而进行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既提高了已有动态步长过滤法等对一条公路进行事故多发段判别的精度,又解决了不同等级、不同特征公路组成的路网在同一水平下的事故多发段判别;为路网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阐述了现行路线抗震重要度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影响路线抗震重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节点的经济重要度(即路段经济重要度)、区域地震烈度、路线技术等级、路线行政等级及交通流量等因素,并提出了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路线抗震重要度具体数值的方法,对如何分析计算路网中每条路线的抗震重要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尝试。最后结合某省部分路线进行了实例应用,指出了此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公路路线抗震重要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了现行路线抗震重要度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影响路线抗震重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节点的经济重要度(即路段经济重要度)、区域地震烈度、路线技术等级、路线行政等级及交通流量等因素,并采用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路线抗震重要度具体数值,对如何分析计算路网中每条路线的抗震重要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尝试.最后结合某省部分路线进行了实例应用,指出了此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路侧安全的保障对于提升低等级公路行车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低等级公路的路侧交通事故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路侧安全的因素。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相关文献,选取了主线车流量、支路车流量、行人流量、路堤高度等7个指标,利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了路侧安全评价模型。将路侧安全等级划分了四个等级,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节域物元矩阵、经典域物元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综合关联隶属度,确定路段单元的安全等级。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云南某低等级公路,对该公路部分路段划分单元进行了路侧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路段及交叉口负荷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描述城市路网等级结构特性与路段流量差异性的道路等级修正系数及路段权重系数,使城市路网中不同等级、不同流量的道路能在同一水平下作比较分析;结合惩罚因子的概念提出了评价路网整体运行状态的指标即路网平均负荷度,并给出了路网平均负荷度分级标准;通过实例对指标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路网平均负荷度评价指标与传统的路网服务水平指标相符,可对路网运行状态、路网规划整体运行效果评价等提供宏观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等级公路是公路路网的基础部分,考虑到低等级公路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应用集值统计原理与属性测度原则,建立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实例论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得出最优路线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层次需求理论与路网功能需求的对应关系分析出发,探讨了出行者需求、外部环境、节点和路网特性等对公路网功能分类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区域特性和服务水平的公路功能分类指标,并总结提出了具体的分类结果;结合"节点"特性研究,基于聚类分析等,研究公路网功能层次划分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基于路段功能重要度的路网功能层次结构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区域公路网结构优化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ETC收费系统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其通行能力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大多数是基于传统收费通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上的改进,不符合ETC通道交通流特性.在深入研究ETC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对ETC通道交通流特性进行分析,基于道路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提出新的ETC通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并通过对ETC通道的延误分析,提出基于平均延误的ETC通道服务水平划分方法,将ETC通道的服务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并计算出不同等级服务水平下ETC通道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交通运输网络脆弱性问题,拓展以往单一脆弱性指标的构建,将路网脆弱性划分为拓扑脆弱性和运行脆弱性两个维度,分别确立涵盖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指标。为验证指标的合理性,算例网络中的路段以正常状态、部分失效和完全失效三种情形模拟现实路网中的突发事故及交通管制等行为对路网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部分失效和完全失效两种情况下,拓扑脆弱性和运行脆弱性会发生变化,从而证明本文提出的脆弱性指标可以系统反映交通路网脆弱性,弥补了仅依据物理拓扑结构属性或运行特征识别路网脆弱性存在的局限性。此外,通过双维度脆弱性指标寻找路网中的关键路段,对提高交通效率和优化路网配置的作用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公路野生动物通道选址方面缺乏科学的、易操作性的方法。本研究提出基于生境因子的野生动物通道选址方法,主要包括5个步骤:筛选目标物种、建立生境评价指标体系、划分指标等级与路段适宜程度、筛选通行热区、评价路段适宜程度。以国道214线穿越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段K70~K90路段为例,应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指导了野生动物通道选址,基于工程应用的经验并参考国际发展前沿,提出了未来加强研究的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真实再现路网交通流的运行规律,本文对路网交通流微观模拟的建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表征路网邻接和转向关联的各种邻接矩阵的构建方法,提出将路网交通流的模拟过程划分为交叉口和路段两个进程的建模方案,并对交叉口和路段进程的车流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使得对整个路网的模拟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为路网微观模拟建模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晓飞  姚江贝 《公路》2022,67(1):92-96
公路线形是影响公路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线形评价是指导线形设计和优化的关键问题.从欧氏三维空间路线连续性衰退的特征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公路三维空间线形的公路安全性分析方法,通过获取公路线形的平纵断面的设计数据,结合设计数据和预设的路段组合类型将公路线形划分为多个路段,并根据设计数据计算划分得到路段的加权曲率差、平均...  相似文献   

13.
苏东兰  郭忠印 《公路》2021,(3):220-226
基于灾后路段可通行性、救援时效性及安全性的分析,提出了灾后最优应急救援通道定义。结合历史重大自然灾害救援时间与存活率统计资料,提出了时效性与安全性的最优应急救援通道评价原则,建立了包括路径行驶时间与行车风险的最优应急救援通道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0~1变化后,构建了应急救援通道的目标函数。按照灾后道路破坏导致的路网交通功能受损情况将其划分为正常运营状态及破坏状态,其中针对路网正常运营的状态提出了行程时间最短、行车安全性最高的最优救援通道搜索算法;对交通中断的路网破坏状态,构建了基于路段破坏位置、抢通耗时、抢险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的最优救援通道修复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路段抗灾能力、路网冗余度、优化抢险保通技术力量及机械设备储备,是提高灾后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山区2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时,充分利用老路是节约工程投资的有效途径,故如何利用老路是方案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内容。针对山区老路的特性,将其划分为几种基本路段,并根据各路段的特点,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运行速度等控制因素对路线方案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粗糙集的路网瓶颈路段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路网中的瓶颈路段,并向路网规划与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确定了路网瓶颈路段识别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粗糙集方法将通行能力、路网拓扑结构、安全性、常发性拥挤频率与交通流时间均衡系数设为瓶颈路段识别的条件属性.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路网瓶颈路段识别方法,通过规则提取以识别路网瓶颈路段.通过一个示例路网,验证了路网瓶颈路段识别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也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路网瓶颈知识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宜昌市港窑快速路进行了总体方案研究。从功能定位出发,根据项目的建设条件和限制因素,进行交通分析和交通量预测。路线方案选择时,结合山岭重丘区的特点,先比选论证路线走向,再进行线位比选,确定推荐线位。根据道路沿线地形地貌、规划用地属性等因素确定道路横断面型式。对沿线相交的重要道路(峡州大道、东城大道、东方大道、小鸦公路、宜黄公路等)进行节点方案研究,共设置7处互通立交,较好地解决了港窑路与沿线路网的衔接与交通转换。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平纵曲线组合路段常出现单一平曲线和竖曲线要素满足规范,但二者相结合后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为评估这类组合路段的交通风险、提升组合路段安全性,综合运用可拓云理论与理想点法,提出了基于可拓云模型的交通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已有事故数据和文献,从驾驶员、道路、交通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15个指标的交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每个指标划分为5个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主、客观权重后,再通过理想点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组合权重;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相关文献,考虑定性指标的边界模糊性划分各评估指标的风险等级,并按照等比原则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描述;构造可拓云模型云隶属度矩阵,计算综合评判向量,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路段风险等级。以云南省3段高速公路路段作为分析案例,利用基于可拓云模型的交通风险评估方法计算了各路段风险等级,并识别了各路段的危险性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评估结果相同,但信息更丰富,其综合评判模糊等级特征值的期望Exr反映了路段的安全程度;Y路段的Exr高于C路段,表明Y路段比C路段更安全;3段路段的评估结果的置信度因子θ均小于0.05,表明结果可信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在交通风险评估过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路网运行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网可靠度作为一种概率测度能较好地反映路网运行的动态性和利用效率,是路网整体功能的综合表现。文中主要介绍了路网运行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路段上的车辆速度和车头间距确定速度的分布函数,进而计算路段运行可靠度;然后将路段运行可靠度进行加权平均,以不同道路等级在路网中的贡献作为权重,计算整个路网的运行可靠度。以成都市为例,利用该方法对其路网运行可靠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山区改扩建过程中路线设计不能有效结合实际情况而导致造价过高的问题,对山区改扩建公路根据路段特征进行划分,分为平纵指标较好路段、纵坡较大路段、临河路段、过城镇路段等,针对不同路段提出具体的路线设计方案,并结合安全性评价方法对路线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将评价分析的结论反馈到路线设计方案中,对路线进行调整或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路线设计的合理性,使路线不仅符合现场实际,降低工程造价,更能符合改扩建项目的远期规划。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对路线平纵面线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出现高填深挖路段,如何对深挖路段边坡进行处治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文中提出了高边坡防护的设计原则及典型路段路堑高边坡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