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岭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质量问题。文章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裂缝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对提高混凝土衬砌施工水平有借鉴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山岭地区新建高等级公路越来越多,隧道工程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普遍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但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不仅影响了美观,还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2.
关世通 《北方交通》2008,(4):203-206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主要介绍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于隧道衬砌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主要介绍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州市东圃互通式立交工程路面裂缝的调查,阐述了路面裂缝产处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体积收缩,温度翘曲应力与荷载应力共同作用,复合式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的不完善,提出了以PCR(Parement Concrete Repari)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进行路面裂缝的修补。  相似文献   

5.
关于隧道衬砌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主要介绍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山岭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质量问题.以湖北省武英高速公路隧道的衬砌混凝土施工过程为背景,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裂缝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对提高混凝土衬砌施工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隧道在贵州山区高速公路项目中占的比重较大,由于项目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和隧道施工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是难以避免的。结合贵州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病害处理的施工管理经验,阐述了二衬混凝土渗水处理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等。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山区隧道施工中,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是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工程,只有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水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以及使用性能。防水堵漏工法能有效解决地下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接缝、施工缝、变形缝、蜂窝麻面及混凝土收缩裂缝等渗漏水、止水、防水补漏效果显著。具有简单有效、设备体积小巧、不受防水修漏施工场地大小限制等特点。主要阐述了防水堵漏工法在山区隧道地下防水工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前言 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相似文献   

10.
在山岭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质量问题。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裂缝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对提高混凝土衬砌施工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某隧道为独立双洞单向行车各3车道隧道,该隧道与另外一公路连接段工程A、B线匝道隧道构成立体交叉,两隧道二次衬砌的最小净距仅190cm。根据施工顺序讨论后建连接道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通过扰动周围的土体,使周围土体的应力-应变发生新变化规律,从而掌握小净距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程度。研究结果对立体交叉小净距结构的应力-应变规律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变速车道长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国内外立交出入口变速车道设计长度和国外地下道路出入口变速车道设计长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和分类,结合我国城市地下道路交通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地下道路出入口变速车道设计长度的取值建议,对我国地下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南京纬三路隧道工程,从始发端头地质条件、洞门密封环结构、始发基座与反力架结构尺寸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始发建舱风险、泥水盾构始发建舱压力确定、泥浆配制参数与建舱施工流程,为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建舱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出发,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4个方面建立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施工风险控制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北京西三环暗挖穿越既有花园桥的施工过程.结果表明,穿越施工风险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标,实现了既有桥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为了保护地表植被,使道路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隧道设计方案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但隧道工程所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同时从技术上加以支持。本文阐述了公路隧道工程在前期的勘察设计阶段、中间的施工建设阶段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阶段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无锡市蠡湖大道与湖景路互通的选型和设计的全过程,深入阐述互通设计的设计思想以及方案比选中各方案的特点,全方位地论述交通量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互通选型的重要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旧路改造工程中,为充分利用已有老路,需要在老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宽扩容.如何确保拼接段新路堤的稳定性,是新老路基拼接设计与施工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对205国道和245省道宿迁段拼接施工过程中拼接与现场监测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供设计与施工单位在公路拼接工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永得 《交通标准化》2010,(15):265-268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扩建工程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述互通式立交改扩建设计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的确定、互通立交现状的调查、技术标准的确定、互通方案的设计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保通组织的设计,可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姜宁 《交通标准化》2014,(14):165-16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道路修建速度大幅度提升。由于道路工程的施工时间较长、工程量大、区域跨度大、施工复杂等特点,使其施工期间存在了很多安全隐患。鉴于此,在简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可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玫 《交通标准化》2014,(7):118-121
框架桥作为道路下穿铁路的立交形式具有比较明显的优点,但在粉土地区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而产生问题.通过分析粉土地区框架桥在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由于地下水问题导致的常见病害,结合新建和改建项目不同的工程实例,提出了工程设计中在基坑支护、地下水降排、结构接缝处理、既有框架病害整治等可采取的相关描施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