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李育 《中国水运》2009,(5):14-15
数字化造船也称为虚拟船厂,是CIMS在造船领域的应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来我国一些骨干船企陆续引进国外优秀的集成造船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自己的造船信息平台。现阶段我国数字化造船已经大大提升了我国的造船能力,已经实现了数字化造船的部分目标,从传统造船模式走向现在造船模式。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数字化造船的已经显示了它在造船实践中的优势。并分析了要进一步提高数字化造船水平,要解决的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段储备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由于分段制造周期大于分段在船台的合拢周期,因此必须要有分段的储备,但这个储备量的定义和取值目前尚无科学依据。本文从时间-空间被占用的角度分析了分段堆场的使用情况,确立了较合理的分段储备量定义。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海事新规则高质量要求背景下,分析船厂技术工人现状及现代化生产对技术工作的要求,提出技术工人培养及管理要点,认为要打造好“中国造”船舶品牌,致力于打造好造船技术工人队伍是船舶建造质量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加快推进数字化造船进程,是增强我省造船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江苏省造船业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提升江苏省造船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抵抗这次危机的核心途径,全面实施现代总装造船模式又是其核心工作,而数字化造船则是实现现代总装造船模式的重要条件。要加快推进江苏省的数字化造船进程,关键是要"解决五大问题,构筑四大体系,建立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成为造船大国,必须坚持造船技术的创新,不断转变造船模式。本文介绍了区域模块化的背景、概要、设计、建造、总装造船及发展前景。对区域模块化的高效总装造船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在总结国际发达国家和我国工业经验,深刻洞察信息技术演进趋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立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区域造船是现代造船模式的高级阶段。要加快转模的进程,必须深刻了解“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内涵,积极创造基本作业单元向中间产品过渡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造船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一种本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最大的降低成本,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因此,“精益造船”成了企业研究的对象。本文对此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2012年起,全球造船能力将步入“产能削减”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双重阶段,产量或产能利用率再度回升最快也要待到2016年,换句话说,造船企业至少要经历3~5年阵痛期才有可能迎来真正行情复苏。  相似文献   

10.
2012年起,全球造船能力将步入“产能削减”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双重阶段,产量或产能利用率再度回升最快也要待到2016年,换句话说,造船企业至少要经历3~5年阵痛期才有可能迎来真正行情复苏。  相似文献   

11.
伍朝晖 《造船技术》2007,(1):1-3,37
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已具备一流的硬件设施,要将其建成现代化的总装造船基地,形成以中间产品为导向、壳舾涂一体化的现代造船生产模式,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而且还涉及到造船管理、设计、制造、信息化等方面的思考和建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飞跃发展,论述了要把中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对振兴内河造船业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走进数字造船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航 《中国船检》2004,(1):26-29
“我国造船业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施数字化造船,别无其他选择。”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专家工作室副主任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应长春研究员,在上海锦江饭店同记者交谈时掷地有声,侃侃而谈。在他的描述下,记者对数字造船这一概念逐渐清晰,深感如此尖端的造船模式离中国并不遥远,以沪东中华集团为发端的一批企业已开始向数字造船时代挺进。  相似文献   

14.
从CIMS在国内外造船业的应用和发展情况着手,浅析中国造船目前的CIMS技术应用,提出了中国造船业对CIMS技术应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供中国造船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产余料的回收与再利用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荣富 《船艇》2005,(2):65-67
厉行节约,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国人自强不息,各显其能奔小康的今天仍值得提倡。就造船而论。根据本行业的发展,造船材料要逐步达到85%以上的利用率.目前的造船属重工业。材料利用率一般平均在75%-80%左右。要使利用率达到85%以上,除改进工艺外,还可在生产余料中挖潜。进行生产余料的再利用,是降低产品成本、增收节支、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此项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航海》2010,(5):39-40
<正>在日本国内,造船产业作为传统产业,缺乏吸引投资的亮点,在产业活力上难以与航空、航天、核能或高速铁路等行业相比。从手持订单量、新船完工量等数据来看,日本均已落至中国与韩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三。近年来,日本航运企业为适应不同国家对碳排放、节能和环保方面的标准,要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07,29(3):I0004-I0005
优良地理位置成就海西湾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国要顶住来自于全球的压力,打造世界的造船基地,就要综合船舶的各种配套产业,充分发挥集群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精度造船技术在2750TEU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度造船技术对提高造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重大推动作用,该技术在地方船厂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以2750TEU首制船为例,阐述了精度造船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介绍精度造船技术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在2005年,韩国造船厂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1450万修正吨,欧盟为850万修正吨,中国为700万修正吨,日本为62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接单量第二大造船国。鉴于此,媒体便狂炒中国造船已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造船第二大国。难道中国真的超越日本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要想超越日本,路途依然遥远。  相似文献   

20.
要造船,先在电脑上“造好”。昨目,记者从武船了解到,武船采用数字化造船技术建造的“宝石号”海洋多用途工作船(如图),在上海成功交付,即将远赴新加坡及澳大利亚等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