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正交异性板理论,将双向正交密加筋板进行构造正交异性和物理正交异性的等效转换.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一系列单轴受压的双向正交密加筋板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计算.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和正交异性板理论,提出了双向正交密加筋板的极限强度预报公式.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公式更为简便、合理,可以准确对双向正交密加筋板的极限强度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2.
加筋板在轴向压力下的极限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直接计算方法,对系列加筋板在轴向压力下的极限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大量数值计算结果与smith及Tanaka的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加筋板极限强度的预报公式.文中公式与有限元计算及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公路组合截面连续板梁小桥因收缩/徐变差额造成的中间支座制约弯矩的计算方法。并对所用公式作了简要佐述和诠释。文中以两孔连续板梁为例,详细说明了原理公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并确定了Peteman对中支制约弯矩大小的建议取值,以简化设计计算。此外,还讨论了连续板梁桥跨强度安全系数的塑性铰极限概念,并应用于连续板梁桥的极限强度试验结果的分析。强调了连续板梁桥的连续性在于设置中支横隔板。题材取意新颖,分  相似文献   

4.
应用三向应力作用的双剪强度理论,在Rankine土压力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三向应力作用下无粘性土的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将此公式应用于无粘性土中浅埋锚定板的容许抗拔力计算,使计算出的容许抗拔力值比以只考虑大小主应力而不考虑中间主应力的Mohr-Coulomb强度理论为基础计算出的该值增大,表明实际土体具有更大的抗拔潜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计算船体极限纵向强度的实用方法。给出了构成船体梁横剖面的单元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平均应力-应变关系,分析船体梁在纵弯曲时的逐步崩溃行为,求船体纵向弯矩-曲率关系,并求船体极限纵向强度的统计量,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钢板梁腹板在剪切极限状态下的设计准则,根据复合有限条法对板的屈曲分析结果,给出考虑翼缘的束影响屈曲系数设计曲线,同时还给出了考虑膜板屈后强度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8根拉扭构件和3根作为对比的纯扭构件的试验结果,按变角空间桁架模型推导出拉扭构件极限强度的计算公式。公式合理地考虑了轴拉力对拉扭构件极限强度的影响作用。概念明确,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带板厚度、加强筋尺寸及循环加载模式对扁钢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基于初始变形、焊接残余应力和鲍辛格效应,针对不同带板厚度和加强筋尺寸的扁钢加筋板开展了3种轴向循环载荷模式下的极限强度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扁钢加筋板的带板厚度相同时,经循环载荷后,加筋板的极限强度随加强筋尺寸的增加而下降,其下降程度减缓;当加强筋尺寸相同时,经循环载荷后,加筋板的极限强度随带板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其下降程度加剧;当循环载荷的幅值由大到小时,扁钢加筋板的极限强度下降程度最大;在等幅循环载荷时,扁钢加筋板循环后的极限强度下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对板和加筋板在承受复合受力作用时的极限强度做计算和研究,讨论了非线性有限元计算中板和加筋板的边界条件及初始变形的实现,单元尺寸的选定,边界条件的施加,多载荷步的非线性求解等技术问题.分别选取了一块板格和加筋板作为研究对象,对多种复合载荷形式下的板和加筋板的极限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中的处理方法是正确、有效的,计算结果与参考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M.K.Rahman建立的拉伸和压缩加筋板单元的标准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开发了船体极限强度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应用该简化方法编制的计算程序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数种船型在完整情况下的极限强度。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简化逐步破坏和计算程序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