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9,(6):708-713
以大连某填海造地工程为例,研究了局部软弱夹层对挡泥坝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现场地勘判定软弱夹层位置,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挡泥坝模型,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讨论了局部软弱夹层对软基上挡泥坝稳定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瑞典圆弧法、简化毕肖普法、摩根斯坦-普瑞斯法,对比分析边坡坡比对挡泥坝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最危险滑弧位置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最危险滑弧会经过软弱夹层,使得挡泥坝稳定性显著降低,边坡坡比会对滑弧深度产生影响,不同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清淤不彻底会显著影响挡泥坝的边坡稳定性,对坝后吹填作业产生严重隐患,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各种荷载作用下,土石坝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尤其国内早期修建的土石坝因为设计考虑不周、施工质量差、运行管理不当,大坝安全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结合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仙人坝水库工程实例,从水库的工程地质、防洪标准、运行管理、工程质量、渗流安全及结构安全等主要方面,对该水库现状工程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复核和评价,针对大坝的结构渗流稳定等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土石坝中建设防渗墙后,墙身会对坝体的渗流场和应力场产生一定的隔断作用,从而改变了相应的渗流场和应 力场,对坝坡的整体稳定产生影响。依托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增建防渗墙前后的 上、下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并引入计算收敛、土体位移、塑性贯通等3种失稳评价标准对比分析坝坡的安全 系数。分析得出:建设防渗墙后,上游坝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有所降低,下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增加,从而使得整个坝体的 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水库大坝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最大坝高断面进行渗流计算,计算结果可为其他土坝的渗流及稳定安全分析提供可供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库水位骤升骤降将使土石坝体内渗流场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坝体尤其是上游迎水坡的稳定性。基于多孔介质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库水位升降情况下土石坝瞬态渗流场的模拟进行了探讨。算例分析表明,分析成果总体可靠,且能为库水位升降情况下土石坝上游坝坡的稳定分析以及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圆弧滑动稳定分析电算程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是对1976年开发的“土坡与地基稳定分析电算程序”的改进与应用总结。该程序可用于工程科研、设计、多年来的应用已表明它在基坑边坡稳定、码头整体稳定及护岸、岸坡稳定等工程分析计算中、无论从功能上、速度上、精度上均可满足设计需要和方案比选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设计主要通过查询各种资料,根据原始资料中的高切坡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采用值以及相关资料,对设计制作一定的详细设计,从而使设计符合各项标准。本设计还对工程量进行了简要的计算,强调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8.
潜坝的壅水效果是水流经潜坝作用后一部分动能向势能转化的结果,不同条件(糙率、底坡、纵断面形状等)下潜坝水位壅高值与潜坝阻挡面积比率关系密切。采用理论分析与水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潜坝的壅水机理,并在水槽中进行了不同底坡、流量、坝高、坝体结构对水位壅高及流态的试验,建立了水位壅高值、局部阻力系数与阻挡面积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引进了应用于天然河道的有效阻挡面积修正系数β,并对公式计算结果与天然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经验关系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现有规范仅规定加筋地基进行水平滑动或软基挤出验算,对水平滑动、软基挤出现有稳定分析方法假定的滑动体竖向界面位置通常与实际存在出入,且不能考虑附加应力扩散的影响。为克服上述缺点,水平滑动、软基挤出稳定分析时不限定滑动体竖向界面的位置,采用Flamant解计算堆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分析表明,软基上堆载需要同时进行圆弧滑动、水平滑动、软基挤出等破坏模式的稳定验算,水平滑动、软基挤出最危险滑动体竖向界面不一定位于坡肩和坡脚。采用建议方法计算的水平滑动、软基挤出稳定安全系数通常与现有方法计算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0.
某尾矿坝抗滑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相关规范,结合野外勘察资料,对某尾矿坝进行了抗滑稳定性分析,得出了在不同运行条件下该坝的稳定性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河段通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河段是川江船舶航行最困难的航段之一,葛洲坝建成后,当川江流量大于2万m3/s,两坝间洪水急流滩相继出现,航行条件逐渐变差。各主要滩段均不能满足万吨级船队的通航要求。因此,要提高两坝间河段通航流量,采用增加推轮推力,改善推轮操纵性能和减驳减载等措施,可将两坝间河段的通航流量级提高到4.5万m3/s,以满足万吨级船队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比尺为 1∶30水工断面模型 ,进行溢流坝断面设计方案的过流能力、坝面压力及坝下消能局部冲刷试验 ,经优化提出的坝面曲线及消能工方案 ,改善了消力池水流条件、减小了冲刷、节约了工程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三峡船闸上下游已有的滚装港口和公路、水路资源.提出“水陆”和“水陆水”联运的川江滚装船“翻坝转运”4种方案,通过社会性和经济性分析,建议采用“水陆水”右岸“翻坝转运”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出发,依据有关现行规范规定和大坝安全评价分类标准,对涧里水库大坝上、下游抗滑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目前工程现状,涧里水库大坝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性整体上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溢洪道未按设计要求完成,溢洪道右岸0 110~0 132段挡水墙高度不够,结构单薄,不满足抗倾稳定要求,且防浪墙、放水管裂缝影响坝体结构完整性。因此,涧里水库大坝结构稳定性为C级。  相似文献   

15.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河段是川江船舶航行最困难的航段之一,其通航能力已经成为制约长江干线航运发展的瓶颈,需对该河段碍航滩险进行合理整治。文中介绍了两坝间重点碍航滩段,并以长江三峡两坝间著名的洪水急流滩——喜滩为例,分析了该滩段的碍航特性及成因,提出了通过炸礁、填槽和筑坝等工程措施,以减缓上水航线的流速、比降,消除泡漩乱水,扩大通航水域的整治思路,以延长万吨级船队通航期,满足设计船舶通航要求,为长江干线两坝间航道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橡胶坝的特点及设计、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指出日后维护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船闸运行对启闭机的基本要求,以及新坝船闸带平衡重的卷扬机的技术参数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水田角河段水流湍急,流态紊乱,船舶航行较困难,是三峡两坝间河段急需整治的重点河段之一。基于平面正交坐标和立面σ坐标拟合河道平面形态、地形和自由水面的不规则分布,建立了三维紊流数学模型。采用物理模型实测的三维流速分布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的流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将模型应用于水田角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的三维流场计算,给出了水田角河段的分层和断面二次流流速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炸礁、抛填等整治措施的综合利用能有效调整河段流速分布,是有效的整治方案,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吕航 《中国船检》2004,(3):38-41
作为三峡工程航运专家。梁应辰先生参加了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各个阶段的航运工作.对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的坝址选择、技术攻关、科学论证、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梁先生历任或同时兼任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交通部技术顾问、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和建筑学部常委、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单项技术设计审查升船机专家组组长和船闸专家组副组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同时他还任河海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以及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运学院和重庆交通学院的客座教授。尽管他是学水利出身。后来又从事过海浪与海港码头结构研究。但他近三十多年。整个身心几乎都是和长江的水利枢纽绑在一起。所以我们不能不谈三峡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