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用放免分析法对37例急性肺炎病儿血浆内皮素(ET)及25例尿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作了动态测定,结果肺炎急性期血浆ET及尿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5例重症肺炎病儿血浆ET及尿EGF水平的急性期与恢复期自身对比观察,示其急性期血浆ET及尿EGF含量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项指标在肺炎病程中呈正相关关系(P<0.05)。提示:血浆ET及尿EGF含量在肺炎急性期的明显增高,对小儿肺炎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者观察41例小儿肺炎病程中LPO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期LPO显著高于恢复期(P<0.001);重症急性期LPO明显高于轻症急性期(P<0.005);性期LPO与病程呈正相关(Υ=0.769)。说明自由基、LPO参与了肺炎的发病机制,且与肺炎病情和病程有关,本研究为应用抗氧化剂治疗肺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观察52例Binswanger病(B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BD组的MCV、MCH、MCHC及高切交率全血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BD患者的红细胞发生了生理性衰老和程度不同的病理性变化,此种质的变化使红细胞内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刚性增强,导致大脑白质血流失去连续性,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揭示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参与了B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不孕和已育妇女月经周期中血清锌、铜、铁、锰、镍含量与生殖激素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卵泡中期不孕组血清镍与泌乳素(PRL)水平呈正相关(r=0.5668,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排卵日两组血清铁与PRL均呈正相关,不孕组最大卵泡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黄体中期对照组血清锌与孕酮(P)、铜与PRL呈正相关(P<0.05),且P及PRL浓度显著高于不孕组(P<0.001,P<0.05)。提示月经周期中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有关,微量元素的代谢改变对不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3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及32例健康者淋巴细胞的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肌酸激酶(CK)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进行测定。发现CHF患者淋巴细胞SOD、GSH-Px及GOT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CK活性和LPO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结果表明,CHF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和 1 2例正常新生儿血浆 TNF水平及 2 4例 HIE患儿脑脊液 TNF水平。结果表明 ,HIE患儿急性期血浆 T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随 HIE程度加重而增高。中、重度 HIE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 ( P <0 .0 1 )。 CT异常组血浆和脑脊液 TNF水平均高于 CT正常组 ,且血浆与脑脊液 TNF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推论 TNF参与了 HIE的病理过程 ,测定 TNF可作为新生儿 HIE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脂质(LPO)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害产物。体内LPO堆积与多种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在科研和某些病症的诊治过程中,LPO已成为常用的观察指标。现用的LPO测定方法尽管原理相同,但其测定条件和过程却不大相同[1,2,4],所得结果不能相互比较;再者现用方法步骤多,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氧自由基代谢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不同病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内源性抗氧化酶—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浆铜锌SOD(CuZn-SOD)、锰SOD(Mn-SOD)及总SOD(T-SOD)活性,血清铜、锌、锰、硒含量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表明非缓解期MM患者红细胞3种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血浆T-SOD、CuZn-SOD及Mn-SOD活性显著升高,血清锌、锰、硒含量降低,铜含量增高,血浆LPO含量明显增高。提示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含量增多,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弱,且与疾病的发展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将6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对照组),一组加用尿激酶做溶栓治疗(溶栓组)。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低心绞痛分级,改善ECG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减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提示UAP患者应行尿激酶溶血栓治疗。但两组演变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百分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0.
将6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对照组),一组加用尿激酶做溶栓治疗(溶栓组)。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低心绞痛分级,改善ECG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减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提示UAP患者应行尿激酶溶血栓治疗。但两组演变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百分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7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维生素E浓度和红细胞过氧化氢溶血率,发现脂质过物浓度和红细胞溶血率均高于正常组,脂质过氧化物亦高于上感组;脂质过氧化物浓度与红细胞溶血率呈轻度正相关,与乳酸脱氢酶活性中度正相关。急性期脂质过氧化物浓度和红细胞溶血率高于迁延期和慢性期,中重型高于轻型。提示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在此类心肌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且与病情和病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3O例健康妇女、34例宫颈炎、42例宫颈癌患者及治疗前后28例宫颈炎、30例宫颈癌患者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铜蓝蛋白(CP)水平。结果显示:宫颈癌组LPO、CP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炎症组,SOD和GSH-px显著低于正常组和炎症组;宫颈炎治疗组C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宫颈癌治疗组LPO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C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提示:宫颈癌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1 (Endothelia- 1 ,ET- 1 )和白细胞介素 - 6(IL - 6)在儿童哮喘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免法对 3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 2 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浆 ET- 1及血清 IL- 6水平检测。结果 哮喘急性期患儿血 ET- 1明显高于缓解期 (P <0 .0 1 ) ,缓解期 ET- 1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IL- 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ET- 1水平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是反映哮喘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哮喘患儿病情严重者 IL- 6明显升高 ,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 ,IL- 6也随之降低 ,IL- 6在哮喘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ASTUDYONTHEALTERATIONOFFREERADICALS、PROSTAGLANDINSANDTHEIRRELATIONSHIPINCHILDRENEITHACUTE GLOMERULONEPHRITISYanXiaocai;,WeiJu...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炎前因子在过敏性紫癜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过敏性紫癜 (SH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8(IL 8)和一氧化氮 (NO)的浓度。结果 SHP急性期血清 4种炎前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肾型中活动性肾脏病和 (或 )肾功能不全组较其他组血清IL 6明显升高 (P <0 .0 1 )。恢复期TNF α、IL 8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急性期 4种炎前因子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 4种炎前因子水平与SHP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低硒、氧化应激和柯萨奇B组病毒 (CoxsackievirusB ,CVB)感染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了陕西省黄陵县 30例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CVB IgM抗体、硒水平、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脂质过氧化物 (LipidPeroxide,LPO)。健康对照选自黄陵县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西安市。结果 ①克山病患者组CVB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病区和非病区健康组 ,分别为 43.3%vs 1 5 %和 43.3%vs 1 0 % ,P <0 .0 1 ;②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居民血清硒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非病区西安人群 (P <0 .0 5 ) ,但克山病患者血清LPO水平显著高于两健康组 (P <0 .0 5 ) ;③克山病患者CVB IgM( + )者血清Se水平、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CVB IgM( - )患者和病区健康组CVB IgM ( + )和CVB IgM ( - )者 (P <0 .0 5 ) ;克山病患者CVB IgM( + )血清LPO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结论 低硒、氧化应激与柯萨奇病毒感染可能与克山病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P2 7Kipl及Ki 6 7抗原在结 (直 )肠腺瘤、腺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2 0例正常结 (直 )肠粘膜、16例腺瘤、6 2例腺癌的P2 7Kipl及Ki 6 7抗原的表达。结果 正常粘膜、腺瘤至腺癌的等级与P2 7Kipl表达等级呈负相关 ,而与Ki 6 7抗原表达等级呈正相关。腺瘤与腺癌细胞质P2 7Kipl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腺癌组P2 7Kipl表达与Ki 6 7抗原表达、肿瘤有无转移、Dukes’分期及国际TNM分期呈负相关 ;Ki 6 7抗原表达与有无转移呈正相关。P2 7Kipl表达阳性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长于表达阴性者。结论 在结 (直 )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 ,P2 7Kipl表达下调 ,Ki 6 7抗原表达上调 ;P2 7Kipl表达对评估结 (直 )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血浆D-dimer水平的变化规律,评估发生血栓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行手术治疗的29例食管癌患者为癌症组,同期开胸的12例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9d的血浆D-dimer水平,与其病理学特征及手术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D-dimer在对照组(P<0.001)和癌症组(P<0.001)中均升高,但在癌症组中升高趋势明显(P<0.001)。癌症组中,血浆D-dimer在术后3d较术前升高显著,在术后9d升高趋于平缓。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D-dimer水平改变与病理类型(P=0.64)、病理分级(P=0.84)、TNM分期(P=0.52)、手术方式(P=0.83)均无关。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血浆D-dimer变化明显,术后可能并发血栓的风险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