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邱建波 《交通标准化》2010,(15):150-153
通过对自应力工业废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的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发现掺入轻烧氧化镁以后的水稳碎石的收缩性能较未掺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该种材料对于防治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有较好的作用,并有助于自应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博 《北方交通》2020,(7):63-66
针对水泥灌浆半柔性路面结构内部易收缩变形、开裂等问题,通过水泥灌浆料添加氧化镁膨胀剂对半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镁膨胀剂增加,水泥灌浆料的初始流动度、30min流动度先增加后降低,3d、7d、28d龄期抗压强度都逐渐降低,半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先增加后降低、低温抗裂性逐渐增加;当氧化镁膨胀剂掺量为4%时,半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干缩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改进ASTM C1068试验方法,研究掺纳米SiO_2、纳米TiO_2和纳米CaCO_3水泥净浆的化学收缩,分析纳米材料在不同掺量和不同粒径情况下导致水泥净浆化学收缩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掺入导致水泥净浆的化学收缩增大;掺纳米SiO_2水泥净浆化学收缩与的粒径大小成反比,而且水泥净浆化学收缩不受纳米SiO_2掺量变化影响。掺纳米TiO_2水泥净浆化学收缩与粒径大小成反比,与掺量成正比。掺纳米CaCO_3水泥净浆化学收缩主要受掺量影响,并随掺量增加而增加;三种纳米颗粒,纳米SiO_2对水泥净浆化学收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黄小芬 《北方交通》2020,(10):70-72,76
针对不同的建筑垃圾掺量,通过干缩抗裂性能试验、温缩抗裂性能试验,研究掺加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收缩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收缩抗裂性能逐渐降低,掺加聚丙烯纤维后,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收缩抗裂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建筑垃圾掺量为100%时,掺纤维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28d干缩系数、7d平均温缩系数分别比不掺加纤维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降低了19. 4%、7. 3%。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钢渣替代碎石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影响,参照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优选矿料级配和水泥剂量,研究钢渣掺量对水泥稳定钢渣碎石路用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骨架密实结构粗型矿料级配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强度特性最优,水泥掺量≥4.0%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道路基层强度设计要求;水泥掺量为4%时,钢渣掺量对长龄期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抗压强度影响较显著,掺75%钢渣后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至少提高26.6%,且抗水破坏能力最大,可显著延缓或抑制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用建筑垃圾再生砂替代天然砂配制再生水泥砂浆,研究不同水泥掺量对再生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3d龄期再生水泥砂浆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水泥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与普通水泥砂浆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均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其28d抗压强度为9.8~57.5MPa,干燥收缩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水泥掺量越大干燥收缩龄期越长,且再生水泥砂浆的干燥收缩大于普通水泥砂浆。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体积收缩,而补偿其硬化收缩常用的膨胀源有氧化钙CaO、氧化镁MgO和钙矾石三种类型,石膏及活性铝是生成钙矾石的必需反应物,通过改变石膏掺量及水灰比,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其补偿水泥硬化收缩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二灰碎石各种材料用量(二灰内比、碎石比例和级配、水泥掺量等)与二灰碎石基层强度的关系,旨在从力学角度得到抗裂性能较佳的半刚性材料.结果表明,水泥掺量是影响二灰碎石早期强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二灰内比.另外,适当增加碎石比例和粗集料含量,可以提高强度和减少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红砂岩作为路床填料的路用性能,采用室内试验对比不同水泥掺量下红砂岩填料的物理指标,确定现场铺筑的水泥掺量。结合实际工程,验证改良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改良剂增强了填料的水稳性,使其承载比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大幅提高;水泥掺量越高改良效果越好,但水泥掺量为4%即可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经验,现场路床填筑的水泥掺量取5%。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沥青路面铣刨废旧料的回收再利用,探索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应用于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再生混合料最佳含水量,通过劈裂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用量,通过干缩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水泥掺量,以及通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和半圆弯曲试验评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和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最佳外掺水量为3.0%,最佳乳化沥青掺量为4.0%。冷再生混合料干缩系数、动稳定度、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水稳定性能在水泥掺量为1.5%时最优。综合考虑各项性能,确定水泥最佳掺量为1.5%。  相似文献   

11.
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凝固收缩过程中形成板底早期裂缝,产生缺陷。为此,采用了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得出路面板底裂缝深度、荷载大小和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路面裂缝扩展的条件。同时,利用疲劳方程建立了荷载作用次数与稳定断裂韧度下降之间的关系式,由此说明疲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累计损伤导致的稳定断裂韧度下降是路面开裂破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结合九乡河大桥扩建工程,探讨了桥台处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着重研究了桥台处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的破坏成因。分析表明,伸缩缝锚固区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新旧桥台的不均匀沉降,采用文中提供的建模方法,可以正确地模拟伸缩缝处混凝土的破坏,从而明确破坏机理,并为此类旧桥加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水泥稳定碎石的特点,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从原材料性质、配合比设计、灰剂量检测、氧化镁的均匀性检测、拌和、摊铺、碾压、养生等方面探讨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特别对氧化镁的掺入方法以及掺入的均匀性检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可为自应力工业废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金凤 《北方交通》2012,(10):33-35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压实度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干缩性能及温缩性能,总结压实度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高温煅烧菱镁矿制备活性氧化镁,利用柠檬酸法测定其活性,采用XRD及SEM技术分析了原料配比对镁水泥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MgO煅烧温度为800℃时活性最好;镁水泥结构随着MgO含量增加变得更加致密,且原料配比为M5.5/H12时致密性最好;镁水泥结构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变得疏松,原料配比为M4.5/H15时结构最差;原料配比为M6.5/H12时,MgO煅烧温度对的镁水泥结构影响不大,原料配比为M4.5/H12时,MgO煅烧温度为850℃时镁水泥致密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半刚性基层路面是国内各等级公路广泛采用的路面结构形式,而半刚性基层裂缝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对半刚性基层裂缝发展机理分析,重点研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温缩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开展温缩试验,提出混合料最大温缩应变的合理组合,分析计算水泥稳定碎石温缩系数的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半刚性基层裂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泥稳定页岩土、二灰稳定页岩土、固化剂稳定页岩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二灰稳定页岩土基层材料进行干燥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的地区用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二灰稳定页岩土比水泥类稳定和固化剂稳定页岩土具有更好的干缩特性,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泥稳定页岩土、二灰稳定页岩土、固化剂稳定页岩土、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掺入软质集料的二灰稳定页岩土基层材料进行温度收缩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在缺乏硬质石料的地区用掺入软质集料的水泥稳定页岩土和二灰稳定页岩土比水泥类稳定和固化剂稳定页岩土具有更好的变形特性,作为缺乏硬质石料地区的县乡道路的路面基层材料是可行的,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对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基础上 ,对减少非荷载裂缝尤其是温度裂缝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