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桨毂轴承摩擦副之间因磨损超过一定间隙后会导致调距桨装置出现调距、稳距功能降低或失效的故障。本文基于Archard模型提出了一种桨毂轴承摩擦副磨损寿命评估方法,其思路是先根据经验数据或试验数据,利用Archard模型确定桨毂的磨损因子,考虑该型桨毂轴承摩擦副的许用间隙、载荷条件等因素,结合其初始装配间隙的分布函数,通过仿真方法模拟调距桨装置调距次数的分布函数,进而对桨毂轴承摩擦副进行磨损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2.
0引言船舶调距桨省去了主机换向装置,可实现船舶的无级变速,改善船舶操纵性能;其广泛应用于具有多样航行工况的运输船舶、工程船舶及军舰。本文简单介绍KL72/4-ST型调距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供同人参考。1调距桨系统调距桨系统主要由桨毂桨叶部分、调距机构、传动轴部分、配油器和液压系统等组成。1.1桨毂桨叶部分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桨毂桨叶部分由桨毂和桨叶组成。桨毂内部装有调距机构,用于调整桨叶螺距;  相似文献   

3.
贺伟 《船舶》2008,19(6):23-26
采用基于改进的三弯矩方程进行调距桨推进轴系的动态校中计算。考虑到调距桨工况不唯一的特点,运转状态计算包括了MCR工况和零螺距工况。动态负荷包括螺旋桨的水动力负荷和齿轮负荷。计算考虑轴承间隙的影响,静态下仅作用于垂直方向上,运转状态下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分配通过轴承支反力的方向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调距桨的结构特点以及从高精度调距桨静平衡试验指标出发,详细叙述了高精度调距桨静平衡试验步骤及配平方法;通过对某船高精度5叶桨调距桨装置整桨静平衡试验的平衡指标分析、静平衡试验工艺装备的制造和安装要求、不平衡力矩的检测方法、配平计算方法以及配重块设计方法的介绍,详细阐述一种高精度调距桨整桨静平衡试验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保证了高精度调距桨的制造精度,并有效提高了高精度调距桨的配平效率,适用于中小型高精度调距桨装置的静平衡试验,为国内制造大型高精度调距桨装置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调距桨系列。桨毂设计采用一个运动油缸,它带有置于桨叶之间的伺服油缸。其特征包括高强度曲柄环和改进了的桨叶密封。输油箱所在的轴上安装了变距主泵,高压油就在旋转轴中,因此不需要大直径的高压密封。在低速工作时有一个辅助泵供给低压油。采用两个辅助伺服油缸的一个简单装置,即使当主液压系统失灵时,也能控制主液压控制阀和把桨叶转动到正车位置。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实现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应急操作的功能,在进行调距桨液压系统和机械应急的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该船调距桨装置应急失效的原因,提出增加手动应急装置的改进措施。合理地选取新增应急装置的性能参数和布置位置,达到正常应急的目的,并且通过实船验证取得了实现正、倒车应急功能的预期效果,排除了应急失效的故障。  相似文献   

7.
可调螺距螺旋桨水动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面元法分析可调距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计算过程中,采用较为简捷的关于扰动速度势的基本积分微分方程,并采用双曲面形状的面元以消除面元间的的间隙,Newton-laphson迭代过程被用来在桨叶随边满足压力Kutta条件,使桨叶上下表面的的压力在随边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用模拟物体真实行状的面元法来解决调距桨在螺距变化时的叶剖面畸变的问题.用Morino导出的解析计算公式来计算面元的影响系数,加快了数值计算的速度.以无厚度线性尾涡模拟桨叶泄出涡.调距螺旋桨最佳转轴位置由理论方法求出,使得桨叶的转叶矩为零.计算过程中计入了桨毂的影响,并分析了桨毂对桨叶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调矩螺旋桨水动力性能随随螺距的变化规律,并和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1故障现象某船采用双机双桨推进,螺旋桨选用五叶可调螺距螺旋桨(以下简称调距桨),其螺距的改变是通过独立的液压系统驱动桨叶安装盘面下的曲柄销实现的。该船在太平洋海域航行,常规保养右主机调距桨滤芯时,发现液压油有乳化现象。取出左主机调距桨液压油进行检查比较,油液取样情况如图1所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工程设计中调距桨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分析调距桨在调距过程中不同螺距角下桨叶的水动力性能,比较不同螺距角下桨叶产生的推力、转矩和转叶力矩,总结出桨叶推力、转矩和转叶力矩随螺距角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与理论设计值结果基本一致,为工程中调距桨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爱兵  邹义  周林慧  周凯峰 《船舶工程》2018,40(S1):123-126
本文介绍了DNVGL规范中桨叶冰载的计算方法和基于Palmgren-Miner准则的调距机构疲劳计算方法,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极地冰区PC-5级强度设计的某破冰船调距桨装置,计算了桨叶最大冰载,并将冰载施加到调距机构有限元模型上,得到了调距机构的最大主应力,由此计算出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按照Palmgren-Miner准则计算了该调距机构的疲劳强度。计算结果表明,调距机构的MDR值都小于1.0,满足DNVGL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考虑调距桨关键部件的柔性作用,建立了刚柔混合模型,研究了调距桨机构系统在正车方向调距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编制调距程序,对比了全刚体模型和混合模型下调距桨装置调距过程所需要的油压,为调距桨机构系统的设计和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提高了调距桨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研究效率,并为实体样机的采样控制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调距桨装置电液伺服系统数学建模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对模型进行仿真。同时应用AME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对调距桨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进行调距桨的半物理仿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韦明强  李晓燕 《船舶工程》2017,39(S1):84-87
本文介绍了可调螺距螺旋桨在挖泥船上的应用,在各种工况下,可调桨操纵性好,推进效率高,但其构造复杂,造价高,维修难度大。这里以“广州号”挖泥船实际维修案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可调螺旋桨的维修方法,对国内修船可调浆的维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水下轴承支撑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会产生偏离理想圆形的变形,因而需要考虑变形后的形状来获得真实的载荷分布,或者把轴承套圈视为柔性。针对水下回转轴承内圈与其中空支撑轴结构采用固联装配的情况,分析了海水压力作用下中空支撑轴变形引起的轴承内圈变形,以及由此引起的轴承间隙变化,建立了轴承负荷与滚动体负荷的平衡方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得到变形后轴承内圈的载荷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水下压力环境下轴承内圈变形后与变形前的载荷分布截然不同。轴承的力学性能下降,将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  相似文献   

15.
可调螺距螺旋桨(Controllable Pitch Propeller,简称调距桨CPP)是船舶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随着船舶装备的不断改进,控制系统已发展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控制系统。针对船舶智能推进系统优化设计的应用背景,引入网络控制技术构成分布式CPP控制系统,并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调节法构成网络PI控制器,以补偿网络时延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船舶主推调距桨方案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论述调距桨的工作原理及调距桨方案设计方法,提出用图谱设计法实现方案设计,即根据螺旋桨模型敞水系列试验绘制专用的各类图谱进行设计,为后期的调距桨装置的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针对某船在航行过程中调距桨装置发生的螺距抖动,通过机械、液压以及电控3个方面综合考虑并加以试验验证,最终找出故障原因,为今后排查此类故障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述主柴油机螺旋桨(FPP、CPP)推进特性的同时,结合螺旋桨推力系数(KP)、扭矩系数(Km)、随螺旋桨进程比,(λp)的变化情况,指出λp在大于某一定值后,螺旋桨将出现负推力和负转矩,这称为螺旋桨的水涡轮工况。此现象多发生在船舶机动作业的紧急换向工况中,对于CPP船若控制不慎,可能引发主机飞车或使船舶实际换向时间太长,两者都将延误船舶紧急避碰时机。现推荐一种"能耗法"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船舶紧急换向实际时间,避免海难事故,保障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参考轴承润滑理论,分别使用短轴承理论和差分法求解雷诺方程的方法,对轴系式配油器浮环密封的密封性能进行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经验公式、CFD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论证了差分法的优势。还利用差分法分析了密封间隙、密封长度和油液粘度三个主要因素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为密封副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