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兴大桥主桥为上下双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介绍其主体结构的施工,主要包括拱肋的吊装、钢系梁的吊装、上层吊杆横梁的吊装、下层吊杆横梁的吊装、拱上立柱横梁的吊装、空心板梁、π形桥面板的吊装.  相似文献   

2.
毕都北盘江大桥为主跨720m的双塔七跨钢桁梁斜拉桥,主梁采用钢桁梁与正交异性板组合的结构体系。结合山区特殊建设条件,钢桁梁选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参与受力的板桁组合结构体系;计算分析采用了空间板壳-杆系有限元分析方法,自动考虑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有效分布宽度;钢桁梁及桥面板的制造、运输和架设采用"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方式,并首次提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梁支撑体系;上横梁和次横梁的腹板及下翼缘板与主桁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桥面板全熔透对接焊的栓焊混连;钢桁梁施工因地制宜采用边跨顶推、中跨桥面吊机悬臂拼装的架设方案,解决了山区特大跨径钢桁梁斜拉桥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3.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用体外束控制桥墩位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承式钢管拱系杆拱桥在拱肋安装、钢管混凝土浇筑、横梁安装和现浇横梁、桥面板湿接头时对拱脚产生的水平推力极易造成桥墩位移,通过对不同过程中的水平力计算,确定体外束张拉方案,使水平力通过体外束得以平衡。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U肋内隔板及其参数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以某钢桁梁柔性拱铁路桥为背景,针对其钢桥面板制作2个足尺模型(试件1无内隔板,试件2设置内隔板)进行疲劳试验,研究疲劳裂纹的产生情况,采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产生裂纹处纵肋腹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应用断裂力学方法评估钢桥面板的疲劳寿命,并分析内隔板参数对钢桥面板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纵肋腹板与横梁帽孔交汇处易发生疲劳裂纹,2个试件均在此处出现疲劳裂纹;设置纵肋内隔板能改善纵肋腹板与横梁帽孔交汇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提高纵肋腹板和横梁帽孔处的疲劳强度;内隔板厚度对钢桥面板的应力影响不大,适当增加内隔板高度差可减小纵肋腹板处主应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以钢代木"的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对纵梁的分解换位、添加固定装置和增架桥面钢板,研制出满足"321"装配式公路钢桥荷载等级的G型钢桥面板。该面板能够保持原桥面系和横梁结构不变,可与现有U型钢桥面板实现互换通用,实现了原木质桥面板到钢桥面板的升级。测试表明,G型钢桥面板性能良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上海大庆桥为跨径60m的异型系杆拱桥,主拱横桥向反对称布置2片C50钢筋混凝土拱肋。该桥采用"先梁后拱"方案施工,即先采用满堂支架现浇系梁并张拉预应力,再在支架上现浇拱肋。在该桥施工中,先张拉吊杆再进行拱肋脱架,以改善裸拱圈在自重作用下的不利受力问题;在横梁与系梁间设置后浇带,以缓解横梁在顺桥向的受剪状态;在主梁支架拆除后再将桥面板与系梁、横梁联结,以减少桥面板参与系梁受力;吊杆采用三轮张拉方案,吊杆在拱肋脱架前进行首轮张拉,在系梁、横梁联结后进行第2轮张拉,第2轮张拉后拆除主梁支架,在桥面系施工后进行第3轮张拉;拱肋变形较大部位的吊杆先张拉,反之后张拉。该桥成桥后的结构线形与内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某桥主梁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为研究在轮载作用下,该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受力和抗疲劳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建立该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局部模型,计算轮载作用下其挠度、曲率半径和应力,并结合规范估算构造细节的疲劳强度。结果表明,在轮载作用下,桥面板主要变形区域较小,最大肋间相对挠度为0.28mm,满足限值要求,但最小曲率半径不满足规范规定;在纵向U肋、横隔板与桥面板连接处局部出现较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且横向正应力普遍大于纵向正应力,但应力未超过限值;疲劳寿命最小的连接细节为纵肋与横梁的连接部位和横梁腹板开孔部位,应力幅值分别达77.4 MPa和127.9MPa,疲劳寿命分别为1.8×106和3.4×105次,远小于规范要求;该桥需要通过改变构造以及设计合理的桥面铺装来改善结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跨度悬索桥桥塔传统混凝土结构横梁抗剪能力较差的情况,以强震山区主跨1 100 m的悬索桥——泸定大渡河特大桥为背景,计算地震作用下桥塔结构的内力,并对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3种形式桥塔横梁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相比于混凝土结构横梁方案,钢结构横梁方案弯矩和剪力减少幅度分别为25.9%~29.3%和33%~34.7%,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横梁方案弯矩和剪力减少幅度分别为17.5%~27.8%和19.1%~30.6%,钢结构横梁与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横梁方案的抗震性能优于混凝土结构横梁方案。但钢结构横梁方案的桥塔横梁钢-混连接构造无法满足结构受力需求,且施工要求高、难度大。新型波形钢腹板方案钢-混连接构造可靠度和施工难易程度优于钢结构横梁方案,因此泸定大渡河特大桥最终采用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横梁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型大纵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对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受力性能的改善效果,以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6×110m连续钢箱梁桥为背景,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2种桥面方案的静力性能进行对比,建立节段有限元模型,对比2种桥面方案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处的疲劳性能,并分析U肋开口宽度和UHPC结构层厚度对大纵肋钢-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桥面方案下钢箱梁控制点的位移和应力相差不大,所提出的大纵肋钢-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在中等跨度连续梁桥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大纵肋钢-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增大U肋开口宽度会导致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应力幅增加,增加UHPC结构层厚度能显著降低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应力幅。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上海市奉干公路浦南运河桥设计。奉干公路浦南运河桥是跨径组合为(25+40+25)m的连续组合钢桁桥。主桁采用圆形钢管和型钢构成的三角形截面,一共四榀桁架,上弦通过焊钉连接件与混凝土桥面板连接,上弦之间通过钢横梁连接,下弦按竖曲线变化,上下弦之间通过斜腹杆连接,桥面板宽30.6m。桥梁中墩采用"V"形墩,边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桩基础均采用Φ800mm钻孔灌注桩。摘要::该文介绍了上海市奉干公路浦南运河桥设计。奉干公路浦南运河桥是跨径组合为(25+40+25)m的连续组合钢桁桥。主桁采用圆形钢管和型钢构成的三角形截面,一共四榀桁架,上弦通过焊钉连接件与混凝土桥面板连接,上弦之间通过钢横梁连接,下弦按竖曲线变化,上下弦之间通过斜腹杆连接,桥面板宽30.6 m。桥梁中墩采用"V"形墩,边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桩基础均采用Φ800 mm钻孔灌注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年来对高强钢丝和钢绞线松弛问题的试验研究,结合目前业内人士对松弛问题的关注情况,以实践经验为依据,发表笔者的看法和观点,尤其突出对斜拉索松弛问题的探讨,以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钢桥桥面结构因自身刚度相对较弱和抗拉拔力不足,出现铺装层病害和钢桥面板疲劳开裂等现象,提出一种基于钢管连接件的钢-UHPC组合桥面板结构,为研究该新型连接件组合桥面板的抗剪性能,开展了推出试验,并结合试验验证后的非线性数值模型得出了试件的工作机理。运用非线性数值模型分析了抗剪连接件厚度、连接件屈服强度、UHPC抗压强度对抗剪承载力及抗剪刚度之影响。研究表明:钢管连接件推出试验破坏形态为下缘焊缝附近的钢管壁沿焊缝方向被剪切断裂,其下部UHPC被压碎;参数分析得出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抗剪性能随连接件钢管壁厚和钢材强度均呈线性增长;不同的连接件壁厚对应合理的UHPC轴心抗压强度取值,钢管外径为40 mm的情况下,壁厚从3、4、5、6 mm变化取值,对应的UHPC抗压强度合理值分别为100、120、140、160 MPa。  相似文献   

13.
燃气汽车气瓶用钢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燃气汽车气瓶用钢(30CrMo)在不同淬火介质的热处理条件下的拉力、冲击、断裂韧度、应力腐蚀、腐蚀拉伸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溶性淬火介质(PAG类)有利于降低气瓶用钢的屈强比,提高气瓶的安全性;经腐蚀后,材料的屈强比升高,延性和塑性下降,气瓶的安全性降低;屈强比和断裂韧度是评价气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ANSYS分析在同等条件下用中厚壁冷弯钢管混凝土桥墩取代钢筋混凝土桥墩时,中厚壁冷弯钢管混凝土桥墩所需要的合理截面尺寸。文中从承载力、墩顶水平位移和工程经济适用性3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实际工程项目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截面为1.6m×4m时,与其等效的合理中厚壁冷弯钢管混凝土桥墩截面为2.2m×1.8m。  相似文献   

15.
低温钢冲击断口形貌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不同温度下冲击韧度试验的低温钢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宏观上通过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在断口上所占比例,微观上通过SEM照片中韧窝的形状、大小和夹杂物的成分及分布来预测判断材料切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
17.
钢纤维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通过纤维的网壮分布,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同时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抗渗、抗冲击能力,减少断板、龟裂等病害现象。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在平顶山市的具体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唐? 《公路交通科技》2001,18(Z1):201-205
从国外钢护栏镀锌的标准、相关试验研究成果、国内钢护栏的生产等3个方面验证我国钢护栏镀锌质量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金相试验、单向拉伸试验、成型极限试验、圆筒件拉深试验,对600MPa强度级别的DP钢和TRIP钢的基本力学性能、冲压成型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焊接性能和碰撞吸能特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与DP钢相比,TRIP钢具有更好的塑性以及高强度、高加工硬化能力、较好的深拉延成型性和吸能特性,而DP钢具有相对较好的焊接性能.但与常规低碳钢板不同的是,TRIP钢圆筒件最大减薄出现在法兰圆角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对汽车用高强度冷轧钢板BH340的力学性能、成形性能和烘烤硬化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并与St13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烘烤硬化钢板BH340在力学性能、烘烤硬化性能等方面均优于St13,成形性能不低于St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