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铁路采购与物流》2006,24(2):62-63
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建设投资高达2000亿元;"十一五"期间预计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还将投资2000多亿元.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各大城市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施工组织设计及概算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一种快速、安全、能耗低、污染少的绿色交通方式,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青睐.随着轻轨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概算编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以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设计工作打基础.本文以天津至滨海新区轻轨设计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国家铁路施工组织设计及概算编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无论国家铁路还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要因地制宜、结合工程实际及项目特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概算编制,要结合当地定额规定、地方政策法规、部委行业标准及项目情况进行综合运用,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概算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绿色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创新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重庆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建设的实践,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创新、设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树立创新设计理念和编制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的思路,以实现"科学合理、以人为本、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技术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轨道在日本的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日本各城市地铁建设的状况,论述了城市铁路、地铁、线性电机地铁,单轨轨道系统、自动导向系统、轻轨交通系统以及磁悬浮系统等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各自的特点与功能,并对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技术开发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理念和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5.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分类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截至2020年底,全球有77个国家和地区的538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超过33 346km,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各占53%、5%和42%。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累计有45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7 978.19km。2019年,全球地铁和轻轨累计运送乘客超707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1.03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城轨交通客流超过264亿人次。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以有轨电车为代表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国内外的有轨电车发展经验进行介绍,以期助力中国有轨电车行业的发展与交通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介绍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验收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6个课题,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研究与示范、城市综合交通和轨道交通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研究、中低速磁悬浮交通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100%低地板轻轨车研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城市的组团式发展和郊区卫星城的兴起, 市域轨道交通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以前往往采取将市中心的地铁制式延伸到远郊区的做法,很少采用市域轨道交通类型;近年来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城市普遍存在中心区和郊区之间的交通不畅,而发展市域轨道交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11月25-26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发展研讨会在重庆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与重庆(国际)单轨协会、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携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宋敏华、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处长董孟能出席会议并致辞,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  相似文献   

9.
单轨交通系统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为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求。单轨交通系统具备对复杂地形有较强的适应性、土地占用少、运输量适中、造价低的优势,成为中小城市、海滨城市和山城轨道交通的首选型式之一。重庆市根据城市地理特点、环境要求和投资能力,综合比选之后确定了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建设重庆轻轨二号线。重庆单轨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式选择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舒适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现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应与所处的地域环境相融合,车站应成为城市风貌一部分的设计理念.以宁波地铁1号线延伸线的设计为例,介绍了两个车站的设计方案——将地块开发、景观等与车站进行一体化设计,从建筑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轨道交通的建筑属性.  相似文献   

11.
巴准铁路设计为预留无缝线路。对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设计进行研究,在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确定设计参数、锁定轨温,对大跨桥连续梁无缝线路的钢轨强度、稳定性、断缝值和梁轨快速相对位移等进行检算,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提出可行的无缝线路结构设计方案,为日后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的接触轨不平顺检测不能有效地利用接触轨检测数据对接触轨线路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接触轨质量指数(CRQI)及其评价方法,对接触轨不平顺分区段进行管理。利用接触轨检测车在广州地铁4号线金洲站-黄村站上行区间的检测数据,分别统计其CRQI,以及CRQI中方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的频数分布和累计分布,计算方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在CRQI中的权重,并分别探讨CRQI,以及CRQI中方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管理值。  相似文献   

13.
接触轨是第三轨授电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轨的正确安装是车辆安全受电的前提。针对安装于加长短轨枕上的下部授流接触轨安装形式,建立几何模型推导出接触轨安装位置与钢轨轨底坡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给出接触轨正确安装时允许钢轨轨底坡安装误差范围的计算方法,以及两种常见安装参数下接触轨正确安装可接受的钢轨轨底坡范围值。最后,针对钢轨轨底坡超出接触轨安装允许范围而无法安装的情况,给出了补救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何治新 《电气化铁道》2008,(3):38-40,4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利用走行轨回流而产生杂敞电流的问题,结合DC 1 500 V供电制式供电距离长、电压损失小的优点,提出采用DC 1 500 V四轨技术来彻底解决杂散电流产生的问题.对DC1 500 V系统的技术方案、工程应用可行性和投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DC 1 500 V四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直线尖轨道岔与曲线尖轨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治平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10):15-16,19
详细阐述60kg/m 9号直线尖轨道岔与曲线尖轨道岔的特点、使用中存在的利弊及其对运营的影响,从性能、经济、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性价比分析,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点,以满足运营要求为前提,而且从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不同需求方面,对道岔选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钢轨轨底坡取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轨的轨底坡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对国内外众多铁路及城轨交通系统钢轨轨底坡取值情况的调研以及不同轨顶动态磨耗“光带”的分析,并结合国铁有关部门的研究和试验,提出对我国城轨交通工程轨底坡取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轨道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组成之一,基本理论和设计技术都比较成熟,本着精细化设计的理念,从施工的角度,将以往设计中一些有待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加以总结,对轨道系统设计的优化和细化提出一些建议,供未来的新建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的运行特点,基于列车有效取流长度,分析了可能存在的接触轨故障情况,详细描述了应急组织及实施方案,并研究了抢修过程中的难题,初步构建了接触轨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框架,为今后运营出现该类故障的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钢轨减振接头夹板在轨道交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钢轨接头病害及影响,阐述了钢轨减振接头夹板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情况,并介绍了其使用技术要求。通过试验地段的测试表明,减振接头夹板比普通接头夹板具有明显的减振、降噪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以成都地铁为例,基于钢轨绝缘节的老化和单向导通装置频繁导通问题,将车辆段及停车场等效为小电阻接地支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小电阻接地支路可使正线钢轨电位最大提升27.2 V,威胁了正线的安全运营。据此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辆段与停车场的新型钢轨回流装置,并介绍其控制方法。该新型钢轨回流装置具有辅助列车安全通过绝缘节遏制车辆段与停车场内杂散电流、评估钢轨绝缘节绝缘性能和测量出入段线钢轨过渡电阻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