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针对国内某地铁线路出现的车辆段和正线钢轨电位限制器(OVPD)频繁动作的问题,搭建了综合考虑正线和段场的回流系统仿真模型,研究正线和段场钢轨电位的传播机理。在某停车场及邻近3个正线车站进行了同步试验,通过对单向导通装置电压、电流以及钢轨电位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利用供电仿真模型还原了该线路正常运营期间单向导通装置对停车场和正线钢轨电位的影响过程,得出结论:设置单向导通装置会恶化段场钢轨电位并导致OVPD动作;段场OVPD分合闸过程中会产生操作过电压,该过电压会通过单向导通装置传递至正线,进而导致正线车站Ⅰ段甚至Ⅱ段OVPD动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地铁运营时钢轨电位过高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的问题,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建模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情况下钢轨电位的仿真计算,研究了单向导通装置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对正线钢轨电位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单相导通装置的导通会使正线和车辆段的钢轨电位升高,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闭合会抬高其它较远处区间的钢轨电位。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车辆段和正线间钢轨设置电分段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的出入段线钢轨电分段的设置方式(单二极管分段、绝缘节分段和双二极管分段方式)。对各设置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地铁运行过程中,杂散电流对钢轨和附近管道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车辆段、隧道等特殊区域,单向导通装置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区域的杂散电流。介绍杂散电流和单向导通装置,分析单向导通装置的安装原理,将数据记录仪一端接钢轨,另一端接大地,测试绝缘节附近的轨地电压,采集单向导通装置电流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车辆段不管是否有车通过都有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的存在,这种现象表明在地铁运行中要注意这部分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避开危险电流、高钢轨电压,注意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是线路绝缘薄弱环节,而场段附近埋地管线、上盖物业开发相对集中,受杂散电流干扰影响大。目前,场段中为减小杂散电流影响,采取了单向导通装置等防护措施,但杂散电流问题依然突出。对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测试,包括单向导通装置电流与钢轨电位测试、车辆段周边土壤电位梯度及杂散电流方向测试、车辆段整体绝缘电阻测试、单向导通装置断开前后土壤电位梯度对比测试等,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正线对车辆段杂散电流干扰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地铁场段基地附近的燃气管道上发现强烈干扰的杂散电流。经过反复的现场试验和监测数据分析对比,找出基地出入段线单向导通装置的设计缺陷。根据泄漏电流路径和出入段线钢轨绝缘节的特点,对原系统设备进行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实现基地与正线钢轨回流双向隔离及导通控制,以隔离杂散电流泄漏路径,将泄漏电流控制在行业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受杂散电流干扰影响大,采取了在段场中安装单向导通装置等防护措施.本文对某地铁线路咽喉区上、下行单导电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单导中流过的电流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正线泄漏的杂散电流从段场收集,二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两行单导的晶闸管触发并不同步,易形成段场内环流.建议在正线与出入段场之间咽喉区的回流轨采用隔离开关作为连接,同时增加过电压吸收支路和消弧支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钢轨电位的产生及危害。以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为例,分析牵引变电所设置、牵引回流系统设置、列车运行图、设置接地支路的排流柜的运行方式、回流轨与均流电缆的连接方式对钢轨电位的影响,提出限制钢轨电位的工程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车场采用传统单向导通装置方案时正线列车牵引回流的路径,得出了车场整流机组停电情况下对钢轨挂接地线时持续严重放电以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频繁动作的原因;通过采用定向导通回流装置方案,对车场库内区、库外区、正线区走行轨进行分区回流,解决了采用传统方案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列车经过第一类和第二类绝缘节的快速暂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列车经过2种机械绝缘节的等效暂态模型,研究机械绝缘节快速暂态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并推导其计算公式。利用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列车经过2种机械绝缘节的牵引回流等效电路,对快速暂态过电压产生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列车车轮带负载脱离机械绝缘节的瞬间,相当于在绝缘节两端钢轨处施加1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且均等于牵引电流瞬时值的冲击电流,产生的快速暂态过电压与该电流成正比;第一类绝缘节快速暂态过电压幅值等于牵引电流瞬时值与该类绝缘节冲击阻抗的乘积;第二类绝缘节由于与扼流变压器并联,其快速暂态过电压幅值远小于第一类绝缘节,在站场正线及出站方向等牵引电流较大的区段不应设置第一类绝缘节。  相似文献   

11.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天平车辆段镟修线绝缘节紧邻镟修库设置,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整改后仍有不足,进一步提出增加接地转换装置,重新实现列车自行驶至镟修线待修的可行性,该措施可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车辆镟修效率。  相似文献   

12.
车辆段是整个城轨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辆停放、运用管理、清扫、洗刷、试车、调试验收、镟轮、列检、月修、定临修、架修及运营列车事故后救援的重要基地,同时还要承担新车调试及在可能条件下承担正线的焊轨、铺轨任务。文章结合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尧南车辆段设计,探讨车辆段总平面布置以及方案分析比选。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的综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停车场建设存在的问题(规模大、占地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阐述停车场综合开发的概念和意义;比较分析上海轨道交通某停车场综合开发中的停车场布置方案,对停车场上盖物业的综合开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列车车载电缆是其整个电力系统中传输和分配电能以及传输信号控制信息的重要设备,电缆的绝缘状态对列车安全可靠运行有重要影响。传统绝缘检测装置都未考虑到电磁干扰对绝缘检测的影响,列车运行环境中严重的电磁干扰易造成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波动大及工作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双T滤波器的列车电缆绝缘检测新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电缆绝缘检测精度,而且还可以适应列车复杂噪声信号干扰环境,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中低速磁浮列车以其绿色环保、安静舒适、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建造成本低的优势,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上体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较好的社会经济性。相比传统轮轨接触式列车利用轮对分散接地的方式,磁浮列车采用双端第三轨集中接地模式。实际上,磁浮车辆不仅需要从第三轨获取主电气设备的工作电流,还需要将车体感生电动势导入第三轨。此种特殊的接地设计,会使列车在牵引启动过程中闸片与F轨制动面之间产生火花,从而形成灼痕。为此,有必要针对磁浮列车液压夹钳单元绝缘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应对措施,优化设计,为磁浮车辆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城轨车辆接地系统的概念、分类和设计原则,对比分析了集中保护接地与分散保护接地、直接接地与接地电阻接地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100%低地板轻轨车的接地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对北京地铁部分线路钢轨波纹磨耗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车轨动力仿真模型,对扣件刚度、阻尼及车速与钢轨波纹磨耗的关系进行动力仿真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既有线整治及新线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常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采用走行轨兼做回流轨存在的问题,以及杂散电流腐蚀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针对目前专用回流轨技术方案发展现状,推荐采用网轨混合牵引供电系统的应用方案。通过对该方案中重点问题的分析,推荐采用专用回流轨和接触网同位置设置电气分段的方案,在牵引供电上网点和回流点处设双极隔离开关;推荐在负极对地之间设置单向导通装置作为漏电保护装置;推荐设置绝缘监测装置对各区段的专用回流轨对地绝缘状况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绝缘薄弱点并清查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从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典型的运营场景入手,分析倒装与顺装方案对全自动驾驶车辆段的影响,总结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段的特点,结合运营场景提出总体布局的设计思路。如在车辆段新增全自动运行区域,由信号系统实现列车的全自动驾驶功能;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增加与车辆段通信、信号、视频监控、火灾报警等系统接口,实现各系统的联动等。分析表明,全自动驾驶车辆由于其自动运行区和非自动运行区的划分,以及转换轨位置的不同,与传统车辆段总体布置有着较大的不同,在设计全自动驾驶车辆段总体布局时要充分考虑自动运行区的划分和车辆调车方式的不同,以及开通初期人工驾驶模式到全自动驾驶模式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20.
杨利强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117--120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传输系统主要采用独立建设的模式,不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降低建设成本。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建设现状和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乘客信息系统、信号系统、无线调度系统等车地无线通信的业务功能需求。通过对无线宽带集群技术的分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实例,探讨基于分时长期演进(TD-LTE)平台实现"多网合一"无线传输的可行性,提出基于TD-LTE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融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包含控制中心、车站/车辆段、车载等3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