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舱大开口重吊船是一种能载运杂货、散货、集装箱、重大件货及滚装货,并在舷侧配置大功率吊机的船舶,因其货舱开口大,横舱壁少,一旦主货舱破损进水,残存的可能性很小,而吊机使用时产生的横倾力矩给船舶稳性带来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新型的浮箱系统和分舱结构,解决了单舱重吊船因货舱开口大,横舱壁少,一旦主货舱破损进水,残存的可能性很小的问题,提高了在破舱发生时的残存概率。通过对浮箱系统的设计,提高了船舶使用吊机时的船舶的稳性。  相似文献   

2.
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破舱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艘单舱大开口重吊船为算例,简述主尺度特点,对该船如何满足概率破舱稳性进行计算分析,讨论不同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总结出一套该类船舶满足概率破舱要求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付学辉  朱云龙  田严波 《船舶》2016,27(5):12-16
DR68规范对挖泥船完整稳性、破舱稳性的要求与CCS规范具有较大差别,因此对泥舱设置、船体设计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入级BV及CCS的耙吸挖泥船项目进行对比,简述了该船型稳性计算在满足DR68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SOLAS 2020规范与以往的规范相比,对包括客滚船在内的客船的破舱稳性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测算得知,现有的客滚船设计方案大多数不能满足新的分舱指数要求,需对其进行优化和升级。针对3种客滚船样本船型,提出提高初始工况初稳性高度、提高风雨密开口高度、增加型深、增加水密分舱和增加船宽等5种解决方案。通过评估这些方案在改善船舶破舱稳性方面的表现及其对船舶设计和营运的综合影响,给出满足新规范要求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2020年1月1日生效的MSC.415(97)决议对多用途重吊船的稳性评估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各船级社对其要求进行了补充,对于完整稳性,新规范根据重吊作业的不同情况给出了衡准要求,也可以采用模型试验、直接计算或者RANS-CFD模拟来评估.而破舱稳性,除满足船级符号对应的适用规范要求外,船级社提出了可替代要求.依托12500 DWT多用途重吊船对重吊船稳性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吴忠  刘雪松 《船舶》2011,22(5):66-70
单舱万吨重吊船在船的左舷设置了2台450 t的重吊,可联吊900 t的货物,但受制于优化后的船舶主尺度,船舶自身的压载水调节无法满足两吊联吊时的船舶稳性要求,因此设置了辅助稳性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使用船上吊车实现快速拆装,与船体牢固连接,方便有效地解决了船舶的稳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船是国内航行的船舶,但按照规范应满足国际航行的大型客船的法规要求。而SOLAS(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2009年修改版关于分舱与破舱稳性部分的内容有较大的修改,稳性要求更加严格。本船的设计通过适当增加及合理布置浮力舱室,满足了完整稳性及破舱稳性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晓姣  朱岚劼  郑双燕 《船舶工程》2020,42(12):110-112
立足于浮式再气化装置的总布置及稳性规范研究,以江南新造船FRU28K为例,从总布置、设备布置、系泊布置、稳性等多角度诠释浮式再气化装置的设计特点及需满足的规范。在保证完整稳性及破舱稳性衡准满足新IGC要求和MODU规范的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布置满足船东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敞口多用途规范,研究总体布置、敞口状态的稳性和强度、破损稳性、敞口耐波性模型试验、舱底水系统和节能环保措施等方面问题,设计12 500 t重型起重机敞口多用途船,符合规范和环保要求。该型船设置重型起重机,具有长货舱、大甲板面积、两层二甲板等特点,适合长大件及超高件等货物运输,并可运输常规货物。该型船对大开口、设置重型起重机和敞口航行的多用途船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在建的FPSO项目稳性计算分析为例,从风模型的建立、风载荷计算及风向角的角度进行FPSO稳性计算,综合考虑不同规范的要求,确定平台完整稳性和破舱稳性衡准,定义开口、破损范围及渗透率等参数,并利用NAPA软件对海洋平台进行配载,计算平台在各种工况下的稳性,明确稳性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别采用规范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对23客位观光潜水器载人舱大开口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并设计2种大开口结构加强形式。计算结果显示,文章设计的载人舱结构满足规范对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且设计的2种结构加强形式均能满足强度要求。文章计算结果可为大开口耐压罐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樊红元  杨博  向淼  赵耀中 《船舶》2016,27(5):17-21
在保证大开口货舱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研究12 500载重吨重吊多用途船的破损稳性,使其满足分舱指数要求。对货舱数量、边舱数量、边舱宽度、水密二甲板分隔高度、双层底高度、压载水舱型式等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获得各因素对该船破损稳性的影响趋势,指导该船的破损稳性设计。同时也评估了机舱区域船底破损,使其满足公约的要求。最终得出同时兼顾船舶功能和破损安全的设计,对类似的万吨级重吊多用途船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靖峤  王果 《船舶工程》2016,38(2):46-50
本文首先根据该多用途重吊船设计特点及700t吊车吊重试验和2台重吊联吊作业要求,论述了700t重吊的保障需求,并提出了重吊保障装置的优化配置及随船布置的必要性;然后根据各保障装置的特点提出了平衡浮箱(兼吊重试验标准吊重)、“L”型连接吊臂和联吊梁等保障装置的布置原则;依托全船总布置方案基于该布置原则分别提出了各重吊保障装置各种可能的布置方案,并分析研究各布置方案在总布置、船体稳性、装载能力、吊车使用成本、结构强度、吊用方便程度等多个方面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平衡浮箱布置于1号货舱底部、“L”型连接吊臂立式布置于2号货船右舷通道和边舱围阱内、四根联吊梁沿船宽方向布置于2号货舱与上建之间;并提出了各重吊保障装置详细的布置方案及各保障装置系固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用于支撑多用途重吊船的重吊保障装置设计及布置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4.
何儒 《船舶工程》2018,40(3):1-4
对12000立方米支线LNG船市场和总布置做了简要介绍,通过对比IGC新旧版本在破舱稳性上的变化和在12000立方米支线LNG船上的应用,探讨了其对实船的影响,通过改变总布置、初始工况和开口位置,来改善该船破舱稳性,使其满足新IGC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船东在装载超长货物等方面的需求,提升行业竞争力,对某17300t大开口多用途船进行改型设计。在原设计的基础上维持船宽、型深和双货舱不变,拉伸船长,合理调整水密舱壁,充分利用悬挂荷兰旗船舶对水密性开口的解释,满足破舱稳性的要求。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在总弯矩大幅增大的情况下,控制空船重量,保证载重量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鉴于船舶设计、审图、建造的实际情况,往往破舱稳性资料送审晚于船体结构图纸,导致某货船为满足破舱稳性要求致使居住处所内脱险通道不满足公约要求。依据SOLAS公约、FSS规则及规范对于货船居住处所的脱险通道布置及技术要求,对该船脱险通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经过综合考虑各种解决方案的施工及经济效益,最后确定了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初绍伟 《船舶》2017,28(z1)
该文总结了科考船破舱稳性计算的特点及需注意的事项,分析了科考船破舱稳性计算适用的规范要求。分别探讨了双层底舱室划分、横贯进水装置、累进进水等对破舱稳性的影响和优化改进方法。为避免详细设计改动影响破舱稳性最终结果,提出了前期设计过程中的预防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海洋救助船的船型特点和所要满足的破舱稳性,分析船型特征对破舱稳性的影响,对各规则的破舱稳性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对以救助船型为母型研发特种用途船及公务船所涉及的破舱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对研发新船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长军  罗伟 《中国造船》2007,48(B11):261-265
随着开发形势的发展,流花油田“南海挑战号”半潜平台现有的4台发电机越来越不满足电力供应要求,因而必须增加新的发电机。但由于增加电机及相应辅机、结构等较重,超过规范要求。“南海挑战号”必须停产做倾斜试验,这会对业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电站扩容项目,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精确得到平台改造后的重量重心,平台完整稳性和破舱稳性均满足船级社规范中关于稳性的要求,避免了停产做倾斜试验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小水线面船型在型线及布置上较难满足SOLAS2020破舱稳性的要求,结合230客位小水线面客船设计任务,对小水线面支柱体宽度进行多方案阻力性能、耐波性及稳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加舱室水密分舱数和降低重心的方式可使得概率破舱指数提高13.2%,再通过增加小水线面支柱体的宽度,可使得该指数进一步提高16.6%,满足SOLAS2020的稳性(特别是破舱稳性)要求。小水线面客船在船型设计开发时需要特别注意总布置设计、型线设计和破舱稳性之间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