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发镁合金汽车零部件是减轻汽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查阅国内外最新资料和上汽集团镁合金轿车零部件生产与电动汽车镁合金零部件研究开发基础上,叙述了各种镁合金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镁合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外镁合金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介绍了香港力劲集团镁合金压铸设备的研究开发过程及营销服务链。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的研究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祁庆琚  刘勇兵  杨晓红 《汽车工程》2002,24(2):94-100,125
本文介绍了镁合金材料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作用、镁合金的开发、加工性能、表面防蚀处理技术及后加工处理特性,综述了镁合金在全球汽车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在轻量化汽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镁及其合金材料的特点及在汽车中的应用,综述了世界主要汽车厂家应用镁合金零部件对减轻汽车自身质量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发展趋势,探讨了镁合金材料在我国汽车工业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5.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型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高性能的镁合金,对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型镁合金AZ91D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成型法所生产的镁合金产品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均优于压铸产品,从而为应用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型法进行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镁合金配件在汽车、摩托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镁合金配件在汽车、摩托车中的应用情况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欧美汽车镁合金的应用情况和我国在摩托车这一领域的应用状况并介绍了减轻车重与节省能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镁合金的开发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镁及其合金的基本性能特征、国内科技攻关取得的进展、国外生产研发的最新情况,展望了镁合金的未来应用前景,可为促进镁合金的发展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铸造CAE在镁合金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GMASOFY铸造模拟软件指导镁合金方向盘芯骨零件的模具设计和工艺优化。成功开发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缓合金铸件,为新型镁合金压铸件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镁合金材料的优点及其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趋势,重点介绍了长安汽车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镁合金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做了简单介绍。对当前镁合金应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推广镁合金在汽车上批量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外汽车用非钢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国外汽车用非钢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情况,简述了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介绍了复合塑料片状膜塑料、聚丙烯塑料的开发应用情况,还介绍了镁合金及“金属泡沫”及大麻的研究进展,从中可以了解它们的发展前景以及汽车用钢面临的日趋严峻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年来镁合金的生产应用情况的介绍以及对镁合金制造汽车零部件的优越性和主要困难的分析,从而指出了镁合金在汽车应用中的新动向和今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镁合金材料的发展,铸造工艺的逐渐成熟,以及摩托车车轮对减振、轻量化的需求,摩托车镁合金车轮逐渐由实验阶段走向批量生产。镁合金与其它工程材料相比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其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始应用到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
对AZ31B镁合金进行点焊工艺试验,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点焊接头进行了组织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规范参数对镁合金点焊质量的影响规律,并确定出适合AZ31B镁合金点焊的工艺规范。试验结果表明:当焊接工艺参数为P=1500N,I=18000A,T=5周波时获得的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为仅一侧有少量柱状晶其他是特细的等轴晶,且剪切力可达到1980N;本试验条件下,镁合金点焊接头拉剪断口宏观上为脆性断裂特征,在微观上为解理裂纹。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轿车原前排座椅靠背冲压钢板骨架.提出采用镁合金挤压管材和冲压板件相结合的新型半封闭镁合金靠背骨架结构予以替代.该结构与双向调角器构成封闭的靠背骨架,可达到48.8%的减重比.对该新型镁合金靠背骨架进行了极限载荷仿真分析,并进行了新、旧型靠背骨架的成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靠背骨架强度满足要求,且工艺过程简单.模具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与现行被广泛应用的铝合金相比,镁合金车轮能降低车辆质量和燃油消耗,减小车辆的振动和噪声,提高车辆的动力学特性。文中尝试采用新型铸造镁合金代替铝合金开发汽车车轮,并探索利用动态设计方法对某车型的车轮进行轻量化设计与分析,从而评价其强度可靠性及模态特性。  相似文献   

16.
Along with alumium, titanium and composite alloys, magnesium alloys have been given much attention by industry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lightweight automobiles and electronics because of their high strength, low specific density and good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creep tests were done with magnesium alloys (Mg-3% Zn-1% Mn, Mg-1.2% Zn-1% Mn, and Mg-3% Zn-1% Mn-0.3% Ca) contain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Z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Zn and Ca on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the rupture time for Mg alloy creep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s. The alloy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1) pure magnesium (9.7 kg) was melted at 720°C in an SF6 atmosphere; (2) the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up to 800–820°C after adding 0.3 kg of pure Mn to make the Mg-1% Mn master alloy; (3) the minor element (Zn, Ca) was added to the master alloy; and (4) the magnesium alloy melts were cast into a metallic mold preheated to 150°C. The creep tests were executed under a constant load and temperature to measure the steady-state rate and rupture time of creep.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reep behavior of the alloys seemed to be controlled by dislocation climb at around 0.5∼0.55Tm (Tm; melting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Ca was effective for increasing the creep resistance of a Mg alloy: the more Zn present in the alloy, the stronger the creep strength of the alloy.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利用有限元技术对镁合金方向盘疲劳试验的主要过程加以模拟,分析产品的几种主要受力状态。作为模拟分析的重要技术,CAE可以进行高效、快速的分析,便于对试验结果做出预先判定、优化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8.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结合强度与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采用微弧氧化法在AZ91D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一层陶瓷层,利用电子显微镜、盐雾试验等研究了该陶瓷层的结合强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在恒流条件下,随着微弧氧化时间的增加,陶瓷层的厚度增加、层内缺陷增多、致密性下降,陶瓷层的结合强度和耐蚀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轻金属材料铝和镁在汽车轻量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介绍了轻质材料铝合金和镁合金在东风商用车及乘用车上的应用情况、存在的差距及东风未来发展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