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中国船舶工业从此迈出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世界船舶市场迎来难得的市场高潮。2002年5月,朱镕基总理指出:“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这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的3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船艇》1992,(8):3-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船舶工业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船舶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指示,贯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船舶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科技进步,使船舶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十二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生产得到很  相似文献   

3.
我国船舶行业发展战略环境、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我国“船舶工业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指示,我国船舶工业积极参与国际造船市场,出口造船总量不断攀升,1996年以来,我国造船产量连续6年居世界第三,2001年造船完工近4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造船总载重吨近10%。 2002年5月,朱镕基总理在给船舶出口创汇的有关批示中指出,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就吨位而言),从而为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国家级发展战略要  相似文献   

4.
程望同志(1916~1991)是新中国船舶工业的创业奠基人之一,是建国后第一任船舶工业局局长。生前在军工、船舶、航运等部门担负领导工作。他成功地贯彻实施了中央对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步骤,使船舶工业为海军建设、航运、船舶出口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他在全国海事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诚信待人,知人善任,尤为海事界人士爱戴。从1952年起连任了六届(第二至七届)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并长期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程望同志为新中国造船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是一座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5.
冷水泼向造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3):42-45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紧缺、运价攀升等因素的推动 下,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罕见的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舶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我国造船业还将继续快速增长,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7%左右。形势喜人,我国已圈定渤海湾、长江口及珠江口为三大造船基地,沿海各省纷纷上马造船项目。在这股造船浪潮中,船舶界专家深表忧虑却三缄其口。那么,谁来为我们的造船热泼冷水?  相似文献   

6.
江苏船舶工业的造船市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航运船舶发展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预测航运市场船舶需求量的方法,并预测进入21世纪头10年江苏船舶工业的造船市场。  相似文献   

7.
《船艇》1996,(3)
在邓小平同志“船舶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指示精神下,我国船舶工业积极发展船舶出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1979年到1995年的17年间,船舶总公司系统企业共承接出口船700多  相似文献   

8.
王娜娜 《船舶工程》2019,41(12):前插1-前插15
正国际海事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以下简称"会展")于12月3日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宏大的海事专业会展之一,会展迎来了其创办40周年的盛大庆典。与此同时,2019年也是中国船舶工业改革开放40年快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40年来,该会展不断发展壮大,参与、见证了中国船舶工业从落后到跻身世界造船大国、建设造船强国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与国际海事界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会展成为国际海事界了解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运、港口等产业的重要窗口,更助推了中外海事技术、经贸合作、船舶融资、安全保险、规范规则、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船舶工业总公司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实行“国内为主,积极出口,船舶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在世界船舶市场处于低谷时,坚持以技术进步为中心,用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先进国家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使船舶工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船舶工业总公司拥有职工30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开放使中国船舶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79年以来的十四年间,中国船舶工业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在生产、经营、科研、教育等各个领域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显著进步。——工业生产持续发展,产品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船舶总公司系统情况看,1980年至1992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4%。造船产量从1979年的40万t上升到1992年的101万t,翻了一番多。十四年累计建造各类船舶超过900万t,是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造船吨位的2.25倍。修船产值每年递增16.6%,累计修理各类船舶近万艘。非船舶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舶工业从70年代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年造船产量逐年增加,1999年已达到600万吨.出口产品从船舶发展到海洋工程、大型成套设备、大型钢结构、各种机电设备等数百个品种,出口国家和地区从香港拓展到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为造船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船舶工业抓住这一机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总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模总量大幅跃升。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造船产量达到1 452万载重吨,比2000年翻了两番,占世界份额从6%提高到近20%;手持船舶订单6 872万载重吨,比2000年增长了5.5倍。在世界造船企业排名中,外高桥造船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江南长兴分列第4、第6和第10位,有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20强。…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船舶比常规散货船、油船价格高出2~5倍,已成为世界船舶市场发展的热点。在九十年代国际船舶市场看好,年造船产量达3000~3900万载重吨,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但由于日本,韩国将继续争霸世界造船第一、二位,再加上德国、俄罗斯、美国军转以进入世界船  相似文献   

14.
1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形势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抓住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发展,造船能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从产业规模上看,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 452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算,占世界市场份额从世纪初的6%提高到近20%。2006年,我国的外高桥造船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江南长兴等1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50强。从技术实力上看,我国已经实现了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自主设计建造,并不断拓展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是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船舶产品已跻身国际市场,使我国已成为国际造船大国之一,我国的船舶工业水平和船舶质量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这些成就的获得,与这些年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实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把关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船艇》2005,(7):24-26
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造船强国;中国船舶企业采取三项措施应对钢材涨价;中国船舶已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家船企入选进出口500强及出口200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风险将会日益加大;湖北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筹)第一届会员大会召开……  相似文献   

17.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船舶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造船产量和手持造船订单,仅次于日本、韩国而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三位。 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我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结合我国造船工业的现状和实际情况,贯彻了“引进 研制”的方针,经过近二千家船舶工业企业的努力拼搏、进取,我国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我国的船舶配套工业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造船工业配套的需要,而且许多船舶配套机电产品,如船用柴油机、舱室机械及甲板机械等还向海外出口,我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依法成立的船舶(含海洋工程结构物)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全国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第二条本会宗旨是:团结、组织船舶科学技术工作者,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密切结合船舶工业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船舶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  相似文献   

19.
在9·11恐怖事件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下,2002年国际船市颇为清淡。但到2002年底,随着“威望号”油船失事,集装箱海运量猛增和伊拉克局势趋紧等一系列经济政治事件的发生,国际船市开始出现重大转机。进入2003年,国际造船市场和航运市场持续好转,全球新船订造异常活跃,世界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将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数据分析表明,国际造船市场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出现了继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造船热潮。 一、国际造船市场呈现罕见兴旺 2003年是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世界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连船舶工业公司所属企业贯彻改革开放方针,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使越来越多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现已形成了以船舶出口为主,其它机电产品出口并举的综合优势。自船舶——大连造船厂自一九八○年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