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也指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高校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整、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民主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出了三个问题: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紧迫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义主现代化;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渐进性,民主建设应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三、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民主要靠法律和制度来体现和保障。这些思想为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我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解决了传统社会主义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后 ,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一般原理 ,总结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总结历史经验 ,丰富与发展这一学说 ,对于建设有特色中国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与其构建理论体系方法的科学性是分不开的,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意义上的邓小平理论,它的理论体系的构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为逻辑起点,“实事求是”不是逻辑起点,而是研究遵循的科学方法;二、从生产力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理论;三、“猫论”与“摸论”结合的思维方式,突破了单纯演绎思维的局限,又使非演绎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从而使社会主义理论得到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建设,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建设,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下,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法制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超越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两极对峙.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是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割裂开来,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则是把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相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纪之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所在。道路自信是根基、是方向,理论自信是灵魂、是动力,制度自信是支撑、是保障。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为根本保障。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坚定、全面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积极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密切结合教学、科研和其他业务工作的实际,开展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政治理论课改革中薪设的一门课程,主要是介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突出优点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教材中所阐述的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情况和理论,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给这门课的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任务。这是一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宣言;也是一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行动纲领。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广东省委的部署,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6月25目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在于如何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中国的发展离开了社会主义便失去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离开了中国的发展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办什么样的教育”的核心和焦点。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正确选择。“有社会主义觉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有文化”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点;“劳动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并且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历程,总结其基本特点,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实行依法治国,建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当前,我国正处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急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其保驾护航。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至关重要。本文试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要意义。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因素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途径等三个方面就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开放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本人根据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称“社建”)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教学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有关发展“三资”企业的政策和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根据当前国际国内条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产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的政治发展:成就、途径和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成就,研究和探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战略,论证和分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依据和内涵.在对我国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高度概括的基础上,辩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民主政治发展基本路径的重要性以及未来走向与战略,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在逻辑的高度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模式的价值和意义,并从新的视野上阐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揭示形成民主政治的"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功利原则和公正原则的统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形成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20.
《交通高教研究》1993,(1):5-6,4
交通教育战线各级领导一九九三年和今后—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就是紧密联系交通教育工作的实际,继续抓紧抓好对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并真正落实到交通教育工作的实际中去;用党的基本路线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广大教职工和学生,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事求是,不断开创交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