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小儿脓胸和脓气胸多继发于肺部感染和败血症,国内外文献已累有报导。小儿重症肺炎常常合并心机能不全,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水电介质平衡紊乱等并发症,已被广大儿科医生所重视,近几年在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重症细菌性肺炎并发脓胸和脓气胸者也非少见,据报导,小儿脓胸52例,占小儿科住院患儿总数0.7%,占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痢疾为夏季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本院过去治疗菌痢多采用磺(石安)类药物或抗生素,自从党提出号召西医学习中医,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以后,本院内科传染病房自今年九月中旬开始,采用中药治疗数种急性传染病,其中单独用香连丸治疗急性菌痢共21例,现将疗效观察简单作一初步小结:本组年令在19—60岁之间,以青年为多数,其中13例在25岁以下,男性16例,女性5例。自发病到入院时间均在1—5日内,多数在第2—3天。本组治疗对象21例,临床上均有典型痢疾症状,如突然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粘液脓血样,镜检有大量脓球或见到巨噬细胞,或培养痢疾杆菌阳性者。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男性,60岁,以“反复右上腹痛4年,加重36h”急诊入院。查体:莫菲征阳性,B超提示胆囊颈嵌钝性结石,心电图检查正常。患者否认有冠心病史。入院后病情渐重,体温升高,巩膜开始黄染。随于第3天在全麻下行胆囊造瘘术,吸出脓性胆汁150ml,取出球状结石1枚,在探查胆囊颈时,病人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死者身长174cm,体重69kg,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胆囊12.5cm×5.5cm×1.8cm,浆膜暗红色,粗糙,底部插有引流管,胆囊壁厚0.7cm,粘膜面有黄绿色脓样物,尚见数个小豆大,棕黑色结石附着,镜下见大量中性  相似文献   

4.
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对14例急性脓胸患者施行了早期小切口扩清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就早期手术结合小型切口入路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4例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25~77岁,平均267岁,20岁以下10例,40岁以上3例。全组病例均经胸穿抽液证实。右侧脓胸9例,左侧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7~30d,平均18d。术前4例曾行闭式引流或多次胸穿抽脓及抗生素治疗。胸液细菌培养8例,阳性7例,金葡菌5例,肺炎杆菌1例,链球菌1例。2 手术方法插管全麻,健侧卧位。行患侧切口,切口长约12~18cm(平均15cm)。沿平行于上、下肋骨之中线切开肋间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多系统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明确诊断的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共78例,患者均有肾脏损害,并行肾活检,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8例中1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均识别蛋白酶3(PR3);62例环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均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PO)。临床表现呈多器官受累:不规则发热;浮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咳嗽、咯血、胸痛、肺部浸润;鼻塞伴有脓性分泌物;关节肿痛等。肾活检可见小血管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新月体多见。免疫荧光无免疫球蛋白或微量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沉积。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联用细胞毒药物或吗替麦考酚酯,部分患者同时给予透析治疗,治疗有效率达85.9%。结论原发性小血管炎并不少见,且以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居多;患者以中老年为主;ANCA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复发判断;及时治疗可逆转。  相似文献   

6.
利福平是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的广谱抗菌素 ,但在外用治疗皮肤严重感染方面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 176例严重皮肤感染病人的配对观察 ,了解利福平治疗感染的确切疗效。1 对象与方法外科门诊严重的皮肤感染患者 176例 (痈、蜂窝织炎、外伤及手术后感染等 ) ,随机分为Ⅰ组 (利福平 +雷夫诺尔 )和Ⅱ组 (雷夫诺尔 ) ,采取双盲法观察治疗结果。每例患者在外用治疗的同时给予肌肉注射青霉素 80万单位。采用芜湖市第三制药厂生产的三益牌利福平滴眼液及0 .1%利凡诺浸泡纱条。观察脓性分泌物消失及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所需的时间及皮肤痊愈所需时间。用…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男,26岁,未婚.以“鼻塞、脓涕、咳嗽、脓痰、间断咯血20年,加重伴发热1个月”之主诉于1986年12月6日入院.患者自6岁起常感鼻塞、流脓涕,伴咳嗽、脓痰,以左侧卧位时痰量增多,1日可达300ml.时有痰中带血丝,1981年因大咯血(量约400ml)在外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而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未再咯血,但仍咳脓痰.1个月前于受凉后发热,痰量增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入院时查体:T39℃,P108/min,  相似文献   

8.
尖牙窝穿剌     
上颌窦穿刺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不仅能排除窦内的脓性或炎性渗出物,促使痊愈,还可作为诊断窦内病变轻重和性质的一种辅助方法。长期以来,广泛应用经下鼻道穿刺,也有少数人用导管插入上颌窦自然孔进行冲洗。近几年来,国外有人提倡经尖牙窝穿刺。  相似文献   

9.
用压力计检查上颌窦口的通畅性在确定窦口的通畅性和上颌窦穿刺冲洗,脓性分泌物是否被冲洗干净有重要意义。根据我们进行的91侧次的上颌窦穿刺和窦口阻力测试、我们认为上颌窦冲洗干净的标准、不只是冲洗水变清洁、而且窦口变通畅,如不通畅、表明上颌窦内仍有脓液残留。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从1957~1987年共收治4肢外伤性假性动脉瘤19例。均行手术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8例:女1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41岁。按部位:股部4例;上臂5例;前臂5例;腕部4例;手掌部1例。按动脉:股动脉3例,股深动脉1例,肱动脉3例,肱深动脉2例,桡动脉5例,尺动脉4例,掌心动脉1例。  相似文献   

11.
<正> 巨幼细胞性贫血可伴茶色尿、巩膜黄染;这类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巨幼细胞性贫血伴溶血10例,其中女3例,男7例,年龄15岁~21岁9例,72岁1例,发病到确诊,平均2个月~3个月。10例中1例患慢性肠炎,1例萎缩性胃炎;1例在5年前行胆囊空肠吻合术;其余7例均有偏食或少食菜、肉史。10例均以头昏、乏力、食纳下降之主诉入院。7例伴茶色尿;9例巩膜  相似文献   

12.
<正> 外伤性脾破裂,在闭合性腹腔损伤中比较常见。本院从1960年~1986年收治脾外伤144例。其中男111例,女33例。年龄2.5岁~68岁,平均年龄29.38岁。多脏器损伤40例,占27.78%。治疗:手术120例,占83.33%,其中脾切除109例;脾修补术10例;其它1例;非手术治疗22例。2例住院后即死亡,手术死亡10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食管平滑肌瘤多见于青年男性,症状时隐时现,常被患者和门诊医师忽视。虽是良性疾患,但若检查治疗不当,易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本文仅就我院自1965年5月到1987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加以分析报告。本组男12例,女1例;20~50岁,35岁以下8例;食管上段1例,中段7例,下段5例,瘤体0.9~11cm,平均3.8cm;粘膜下型5例,壁间型8例;均无溃疡。间歇性吞咽不畅或阻挡惑者8例,上腹痛或不适者5例,  相似文献   

14.
1980年~1988年共遇到8例HalIermann-Streiff综合征,2例进行了7年后随访。病人包括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在8岁~32岁之间。临床表现为:①鸟面畸形;②先天性白内障或无晶体在全部病例中均具备;③牙齿异常7例;④体儒4例,其中1例(例7,男,32岁,身高1.23m,体重29.5 kg)前囟门未闭;⑤皮肤萎缩7例,萎缩灶发亮菲薄,特别在鼻尖部,3例有1~2块斑秃;⑥毛发稀少8例;⑦双侧小眼球6例。①和②对本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1980年12月~1987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淋病160例。其中男148例,女12例。年龄在18~64岁,其中20~40岁者137例,占85.67%,已婚136例,未婚24例。由不洁性交引起发病者154例,占90%。由使用公用盆池洗澡及有同性性器管接触史者4例,占2.5%。否认明显诱因者2例。病程中急性期155例,有合并症者5例,2例合并包皮——龟头炎;2例合并尿道海绵体炎;1例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蒂皮瓣和肌皮瓣转移术是治疗肢体创伤中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新方法。它不仅成功率高 ,有利功能恢复 ,而且不需要吻合血管的纤维外科设备和条件。作者自 1990年元月至 1999年 12月共治疗 30例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性别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2~ 5 0岁 ;受伤原因 :车祸 18例 ,外伤后创面感染 4例 ,动物咬伤 3例 ,外伤后疤痕挛缩 5例 ;部位及皮瓣、肌皮瓣名称 :小腿足踝部腓肠肌肌皮瓣 8例 ;小腿前外侧皮瓣 4例 ,额部皮瓣 2例 ,手指侧方皮瓣 10例 ,前臂掌侧皮瓣 2例 ;皮瓣大小 :最小 3cm× 2cm ,最大 10cm…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同位素血池扫描、高分辨超声仪和CT的广泛应用,肝血管瘤的发现率日益增多,过去对较大或具有压迫症状的肝血管瘤,常为手术切除治疗.自1987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应用微波固化术的新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取得了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共6例,男3例,女3例;年龄35岁~55岁;瘤体位于右前叶1例,左内叶2例,左外叶2例,右前叶加左外叶1例;瘤体直径在5.3cm以上,最大者15cm;采用固化旷置者5例,固化肝叶切除者1例.  相似文献   

18.
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妊娠大于18周、有高危倾向的孕妇及会诊病例共193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观察心脏大小、结构、大血管的位置、走行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瓣口及间隔、大血管内血流情况。结果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9例。其中单心室、单心房并共同动脉干1例;单心室1例;右室双出口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左心发育不良2例;三尖瓣闭锁2例;法乐四联征3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6例。合并心外畸形2例,其中内脏膨出并重度脑积水1例、脊柱裂1例。漏诊Ⅱ型房间隔缺损2例。显示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早期诊断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主要、无创性诊断技术,对围产期临床正确处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对991例青光眼住院患者进行了统计,其中因青光眼致盲者687例(WHO规定视力≤0.05),占69.32%,男性278例,女性409例。原发性青光眼盲576例,继发性青光眼盲102例,先天性青光眼盲9例。在991例各类青光眼住院病例中,110例继发青光眼中就有102例盲目占92.73%。11例先天性青光眼中有盲目9例.870例原发性青光眼中有576例盲目,占66.21%。原发性与继发性青光眼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瓣膜损害仅用内科治疗效果极差,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施行瓣膜替换术,疗效满意。近年来,我们共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20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6~58(33.2±12.9)岁。全组病人均有寒颤、发热,体温为38~42(38.4±0,9)C,持续时间2周至12个月不等。诱发病因:肺炎1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牙手术1例;原因不明13例。肝肿大10例,脾肿大5例;未见皮肤、粘膜瘀点;周围动脉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