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系喇叭口隧道,由左、右线单线隧道以喇叭口形式过渡为双线单洞隧道。隧道除进口端位于砂质黄土层中外,大多位于混合岩、花岗岩、片岩及砂岩夹砾岩层中,线路经过处山体起伏大,相对高差50-110m,隧道最大埋深340m,埋深最浅处则在出口端的冲沟谷底露顶横穿而过,浅埋段长150m,明洞段长约164m。该隧道洞身贯穿于丘陵底部,进口端位于砂质黄土层中,围岩级别以Ⅲ、Ⅳ级为主,Ⅲ级围岩长5390m,占42.7%,Ⅳ级围岩长5301m,占29.5%,Ⅴ级围岩长1924m,约占15.3%。显然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是本隧道工程施工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9):159-160
针对软弱围岩隧道,结合某隧道工程实际情况,在交代其围岩为典型软弱围岩及施工难点所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具体的施工方法,最后通过量测与分析得出本工程所用施工方法合理有效,能保证隧道围岩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依托某小净距隧道工程,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隧道模型,研究不同隧道围岩偏压角度下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偏压角度大于40°时,中夹岩柱最易发生塑性区中心贯通而破坏,需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对其进行处理;相比隧道深埋侧,偏压角度变化对浅埋侧隧道围岩稳定影响更为显著,对中夹岩柱影响最大.基于偏压角度变化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偏压小净距隧道分类标准,当偏压角度小于10°时,隧道处于弱偏压状态;偏压角度为10°~40°时;隧道处于偏压逐渐增长状态;偏压角度超过40°时,为陡坡偏压状态.  相似文献   

4.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小间距双跨连拱隧道,隧道围岩大多数为Ⅲ级围岩,少数为Ⅳ级围岩,围岩主要为花岗岩,岩性呈大块状砌体结构,节理较发育,地下水丰富。隧道采用复合衬砌和洞口加强型衬砌,初期支护厚度为10cm,二次衬砌厚度为50~60cm。隧道地下水多为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大。  相似文献   

5.
小净距隧道因其地形适应性强、线路灵活而得以大量应用.最小安全净距是控制小净距隧道线路设计的关键指标,也是影响隧洞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依托苏州高新区某浅埋大跨小净距隧道工程,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法,考虑软弱节理围岩各向异性本构特征,分析净距大小对中夹岩塑性点分布、隧道和地层变形、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规律,提出最小安全净距...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隧道穿煤段(C2煤层)的工程实例,结合围岩位移、围岩内位形、锚杆轴力和钢拱架压力等现场监测,而进行的有关隧道穿过煤段围岩-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围岩位移变形分为急剧增长、缓慢增长和趋于稳定三个阶段:受高应力与岩体结构的影响,拱顶下沉为水平收敛的3倍,且初期下沉快,下沉时间长;围岩浅部较深部变形快且大.松动圈半径为2.5m~3.0m。该研究结果为深埋隧道穿越煤段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某一高速公路隧道段工程为例,通过对隧道结构面的主要类型和强度以及围岩关键块体稳定性的定性分析,来对高速公路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探究。最后还介绍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得到了大力发展,隧道工程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软弱围岩等结构,本文主要是结合工程实际,对某隧道工程的软弱围岩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夏凌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1):101-101,10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等级公路得到了大力发展,隧道工程在工程中被广泛运用,为了能给今后隧道特别是软弱围岩这类隧道开挖技术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工程中探索出适合软弱围岩的开挖方法。以某公路隧道开挖施工为背景,介绍软弱围岩环境下隧道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技术,及与其他开挖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流变是隧道施工中比较突出的地质问题,为了研究其围岩流变控制方法,以四川甘孜的某高海拔隧道为例,围岩变形对隧道复合式衬砌造成了严重破坏。通过对该F7断层进行变形观测和模型数据分析,总结了该隧道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流变的规律,提出对隧道围岩流变治理的措施,为该隧道顺利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而建立的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隧道围岩分级模型,给出了较为简单而且准确的隧道围岩级别判定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过了工程实例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而建立的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隧道围岩分级模型.给出了较为简单而且准确的隧道围岩级别判定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过了工程实例的验证。  相似文献   

13.
连续中、短隧道在特殊地段的施工中,因地形限制常采用小净距隧道或连拱隧道型式,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就成为小净距隧道的关键,尤其是中夹岩岩体稳定性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小净距分离式曲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总结施工支护、开挖方法、中夹岩加固、单向掘进出洞方式等,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隧道开挖引起的位移是影响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某三车道大断面隧道为工程实例,利用岩土数值分析软件FLAC3D进行位移场的预测及分析,合理确定隧道开挖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另外,采用数值软件分析结合监控量测数据也为隧道围岩参数的反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围岩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塌方现象。需要对浅埋偏压隧道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以确保开挖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主要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建立隧道开挖施工有限元模型,介绍了隧道施工工艺对围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将某公路隧道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隧道洞口软弱围岩区域新奥法施工所对应的监控技术,为隧道新奥法施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铁路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的实际工程,通过现场调查与施工监测,采集开挖隧道后围岩的变形规律,实测围岩压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作二次衬砌;研究断层破碎带处衬砌的静力稳定性,研究开挖隧道后变形控制技术,为其他同类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士杰 《交通标准化》2011,(14):145-146
以某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光面爆破技术在Ⅳ、Ⅴ级围岩和Ⅱ、Ⅲ级围岩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就爆破技术安全措施进行深入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昔格达地层是一种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河湖相沉积半成岩,具有水稳性差,遇水易泥化、崩解等特点,在隧道开挖中易出现坍塌、围岩大变形等灾害,对隧道安全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此,依托攀西地区昔格达地层桐梓林、垭口以及盐边隧道工程,现场取样并进行围岩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同时建立不同含水率深浅埋昔格达地层隧道有限元模型,探究不同含水率下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的失稳特征,并提出针对昔格达地层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工法. 研究结果表明:昔格达地层对水较为敏感,其中浅灰色页岩夹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受含水率影响最大;当围岩含水率在0~20%之间时,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变形呈现递增,但变形较小,自稳性较好,当含水率在20%~25%时,隧道围岩变形增大明显,失稳潜力巨大;在大埋深、高含水率的条件下,隧道仰拱隆起累计变形和掌子面挤出累计变形急剧增大,在拱顶部位,掌子面挤出变形主要发生在上中台阶交界处;针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失稳变形特征,提出在无水和有水状态下的昔格达地层页岩夹砂岩、砂岩夹页岩隧道围岩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20.
以荆竹岭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石膏地层的工程特性,详细介绍了荆竹岭隧道石膏地层的施工技术。隧道施工中,近似椭圆形衬砌断面,可缩性钢架为骨架的支护措施,以及超短台阶法为主体的施工方法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有效控制了隧道施工中围岩的膨胀变形,为膨胀性围岩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