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所谓情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好恶倾向的一种心理反映。凡能使人产生理解、友好、激励等良好心理情绪的积极效应是情感的正效应;凡能使人产生憎恶、反感、对抗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消极效应为情感负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城市隧道路段及隧道进出口速度和流量关系,研究南京市富贵山隧道进出口的交通流,以隧道进出口交通流实测数据为依据,考虑隧道交通流实际,以20 s为统计间隔,对调查的2 d数据进行处理,将20 s流量换算为标准车小时交通量,速度采用区间平均车速,绘制速度-流量散点图及建立边界回归方程,并对隧道路段及进出口处速度-流量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城市隧道路段速度-密度与城市干线典型路段及高速公路路段有明显差异。驾驶员在隧道进口处的自由度较隧道出口处低,隧道路段驾驶员的驾驶自由度较其他路段低,该特性分析可以为城市隧道管理及隧道上游及下游信号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在人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优化公交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消除消极心理行为,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影响的成因(1)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当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路网均衡最优的角度,考虑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对交通流的阻滞延误,建立了以路网总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交通流均衡分配方程。通过引入拥挤度的概念,提出一个准均衡分配算法,算法不苛求能在一个问隔内使混乱交通流趋于平稳,而是在一定交通需求下,根据路段的运行状况(拥挤度),加载或卸载路段交通量,并考虑驾驶员出行特性,优化交叉口最佳信号配时,使交通流在不断反馈与不断调整过程中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5.
驾驶员在愤怒时的驾驶行为表现与正常驾驶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行为差异会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运行轨迹等,进而对道路交通流产生影响.文中在NaSch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愤怒驾驶行为的特点,从运行速度、换道条件和安全距离3个方面重新确定元胞更新规则,构建考虑驾驶愤怒情绪的周期边界条件下双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对所建模型与普通NaSch交通流模型进行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驾驶愤怒所引起的行驶速度变化对交通流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理性情绪疗法是第一个认知疗法,其核心概念是情绪的ABC理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包括心理适应不良、学习困扰、恋爱与性心理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就业心理困扰、自我意识困扰等。运用ABC理论,通过辩证思维、成长型思维、发散思维、换位思考、向下的社会比较等途径开发更多的积极认知,即积极开发ABC理论中的B,可以有效调节大学生的上述心理困扰。  相似文献   

7.
拟建的繁五高速公路与五盂高速公路难以直接相连接,南北向东纵高速与忻阜高速交通流必然存在着交织共线问题,对共线段内的通道交通量进行了分析,综合远期新忻高速和雄忻高铁对忻阜高速主线交通流的分流作用,通过弹性系数法和实际增长率计算远景年共线段内交织交通量的增长情况,得出共线段交通量数据,用以判断远景年共线段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驾驶员驾驶行为感知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交通流动力学模型.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新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得到了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 通过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各参数对密度波和迟滞环的影响,进而对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 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驾驶员感知能力对交通流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车头距离变化信息可有效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对stop-and-go 交通拥堵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感知缓冲时间会破坏交通稳定性,进而产生严重的stop-and-go 交通拥堵;密度波和迟滞环的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得很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安行 《交通与运输》2011,27(2):77-77
面对一桩桩悲惨的交通事故,痛定思痛,认真剖析,其中不乏是由于驾驶员的不良心理状态所酿成的.不良心理状态是行车安全的大敌,当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0.
车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驾驶员提供当前和预测的交通状态信息创造了条件.本文考虑驾驶员的预测性及驾驶员群体对交通信息认知的异质性,建立了新的宏观交通流动力学模型.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获得了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模型参数对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员的预测时间、记忆时间、最优记忆流量差权重系数、驾驶员类型比例和记忆时间差异对交通流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而增大预测时间步长、记忆时间步长、权重系数和认知强度系数都可以有效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但交通信息认知差异增大却会破坏交通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考核方法不当或学生心理准备不足极易使他们产生紧张情绪,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给考核带来消极影响,本文着重从体育心理学的角度阐述紧张情绪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յ������µļ�ʻԱ��Ӧ��Ϊ�IJ���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诱导系统提供无诱导信息、完全诱导信息、描述性诱导信息和建议性诱导信息四种情况的驾驶员反应行为(路径选择行为)建立了博弈论模型,分析了驾驶员反应行为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表明,诱导信息对交通流的均衡是有效的,其中描述性诱导信息的效果不良,甚至与诱导系统的目标相反,而建议性诱导信息则有效地改善了交通流的分布,使路网系统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完全信息则使系统达到Wardrop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驾驶员驾驶行为感知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微观交通流动力学模型.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新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得到了新模型的稳定性条件. 通过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各参数对密度波和迟滞环的影响,进而对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 仿真算例结果表明:驾驶员感知能力对交通流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车头距离变化信息可有效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对stop-and-go 交通拥堵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感知缓冲时间会破坏交通稳定性,进而产生严重的stop-and-go 交通拥堵;密度波和迟滞环的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得很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停车需求预测是城市停车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各种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多以建筑规模来求得停车需求。通过停车需求与项目自身吸引和产生的诱增交通量,以及与土地利用等关系的分析,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项目诱增吸引产生交通流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检验拟合该模型。  相似文献   

15.
对一般高速公路,以第304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参考具有合理性和适应性,而对旅游公路,交通流季节性变动很强.若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进行计算,则会导致在高峰小时期间交通严重阻塞。结合交通量、平均服务时间、平均服务水平可合理确定收费车道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疾患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文从八个外界因素入手来分析诱发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原因,剖析大学生产生的适应不良、挫折和失败,继而导致大学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并分别从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提出了维护心理平衡、加强心理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筑养路机械驾驶员情绪状态对机务安全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人的情绪状态表现形式提出自我调节与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行车安全性考虑,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理论方法以及动态心电仪和GPS等仪器进行多类型实车道路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驾驶员心率增量、车速、线形指标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应用模型讨论山区公路纵坡路段线形对驾驶员心理、生理影响.结果表明:直线下坡路段坡度3%~4%驾驶员心率增长均超过30%,心理最为紧张,较大坡度反而对驾驶员心理影响不大;直线上坡路段坡度与心理、生理反应相关性较差;弯坡组合路段线形综合指标与车速、心率增量近似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Arc GIS技术对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小间距互通上的出租车GP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小间距互通交织区纵向速度分布特性及分、合流区对主线交通流影响的范围。提出了划分单元路段连续分析的思想,并以各单元路段的平均速度及单元路段内各样本速度的标准差为约束条件来界定小间距互通的影响范围;在西安市东三环快速路、绕城高速上选择符合条件的小间距互通,进行出租车GPS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小间距互通匝道出、入口范围内,交通流速度受交通量影响,交通量越大,交通流速度越小;分、合流区速度相对主线速度的下降幅度基本稳定,与交通量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分流区受分流车辆的影响程度要比合流区受合流车辆的影响程度大,影响程度体现在车速下降幅度、对主线车流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宏观交通流理论,引入假日交通流空间波动幅度指数,从路网的点、线、面3个层面对假日交通流的空间波动性进行分析。依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全样本交通流OD数据,按照最短路法把假日前后给定时间段和假日期间的OD交通量分配到路网上,按照假日交通流空间波动幅度指数计算模型,得到路网、路段和站点的波动幅度指数。根据上述模型,对2007年国庆假期前后共3周的交通流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山东省路网2007年国庆假日交通量空间波动幅度指数为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