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研究水溶液中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钠(AANa)在新型氧化还原剂体系引发下,共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PAM)的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在引发温度30℃时最佳工艺条件:单体质量分数45%;pH值9.5;氧化剂用量100 mg/L;还原剂用量200 mg/L;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单体配比1∶3.该条件下制得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2.2×107;固含量89.0%;水解度25.7%;过滤比1.32.  相似文献   

2.
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与过硫酸铵(APS)组成复合引发体系,采用分段引发法,在水溶液中聚合出了聚丙烯酰胺。以单体浓度、引发剂配比、初引发温度和尿素用量为实验因素,以分子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浓度40%,APS∶AIBA为1∶2,初引发时间为1 h,尿素占单体为0.05,合成出的PAM分子量达到550.6万。絮凝性实验表明分子量越高絮凝效果越好,溶解性实验说明合成时加入尿素会有效缩短溶解时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CS2/H2O2体系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和机理,结果发现CS2/H2O2是一种廉价,反应条件温和的新型引发剂,在适宜条件下,接枝效率接近100%.还分析比较了CS2/H2O2引发体系与硝酸铈铵(CAN)引发体系的引发效能和接枝产品的絮凝性能,表明在复配使用时CS2/H2O2可替代CAN引发制备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满足絮凝作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内养护技术是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耐久性的有效途径,高吸水树脂是一种与混凝土相容性好、吸水性优良的内养护剂.基于溶液聚合法和阶梯升温法,结合正交试验与模糊数学方法,在全面分析各影响因素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基础上,研究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丙烯酸中和度70%条件下,溶液聚合-阶梯升温综合法制备丙烯酰胺-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共聚单体占制备时水溶液总质量比值为25%,丙烯酰胺占共聚单体质量比为15%,交联剂、引发剂、共聚单体之间配合比例为1∶4∶25,优化后制备的高吸水树脂产品吸水倍率可达626 g/g.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NH4)2S2O8—NaHSO3为引发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淀粉和部分中和的丙烯酸(钾)、丙烯酰胺为原料进行交联接枝.在有氧状态和无氧状态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表面修复剂.在这两种状态下,比较了温度、引发剂用量对表面修复剂吸水率的影响,同时对单体混合物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效果,以聚丙烯酰胺(PAM)、甲醛、亚硫酸氢钠、巯基乙酸(TGA)为原料,先经磺甲基化反应制备中间产物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SPAM),再通过酰胺化反应将重金属离子的强配位基巯基(-SH)接入SPAM,得到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磺甲基聚丙烯酰胺(MASPAM).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MASPAM制备条件.结果表明:MASPAM最优制备条件为SPAM质量分数为0.5%,SPAM与TGA物质的量比为1∶2.84,反应介质pH值为5,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2 h.此条件下制备的MASPAM在投药量为150 mg/L时对Cu(Ⅱ)的去除率为92.44%,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05%,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MASPAM的制备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AA/AMPS 二元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为溶剂,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合成集膦酸基、羧酸基、磺酸基于一体的共聚物.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阻垢剂有较好的阻CaCO3垢、Ca3(PO4)2垢能力.  相似文献   

8.
直接排放的偶氮染料废水会污染水环境,因此,寻找高效率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至关重要.采用本体聚合法,以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超吸附亚甲基蓝的聚丙烯酸树脂,通过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进行形貌及结构特征表征.系统研究了聚丙烯酸树脂吸附亚甲基蓝(MB)的最大吸附量、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等特性.结果表明:其对MB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属于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在常温、中性条件下,聚丙烯酸树脂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3 400 mg·g~(-1),与活性炭相比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过氧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得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吸油性树脂。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mBA:mMMA=3:1,交联剂1%,引发剂1%,温度85℃。此条件下制得的树脂吸油倍率21 g.g-1。  相似文献   

10.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AMPS/AA高吸水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span60为分散稳定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得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AA)共聚高吸水性树脂.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nAMPS:^nAA=1.8:1,中和度70%,引发剂0.1%,交联剂0.05%.合成的树脂在室温下吸蒸馏水和0.9%(wt%)NaCl溶液分别为990g/g和123g/g.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2.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粉煤灰改善混合料结构的理念,通过替代细集料的方式对3种不同级配设计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分析表明:级配1混合料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嵌挤密实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而采用了骨架密实结构的级配2混合料形成了不密实的多孔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低,悬浮密实型的级配3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略低于级配1。  相似文献   

14.
针对视频图像车辆智能跟踪问题,提出了利用帧间差异积累动态矩阵进行自适应背景建模算法,采用背景差提取运动目标区域,设计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多Agent智能系统进行目标分割、轮廓提取和空域滤波,增强了抗背景干扰能力,使获得的目标区域具有更好的空域连通特性;通过自适应核窗宽改进了MeanShift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SSD算法实现了快速初始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治能力强,跟踪目标快速准确,实时有效。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和相应设备使用工艺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道路的主要形式,基于工程实践,对其常见病害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处理这些病害的工艺及适用设备。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5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公司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