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运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分析了重庆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及研究重点;探讨了长江三峡航运新通道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重庆是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是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适度超前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观点,大力发展"渝新欧"中欧班列运输和陆海新通道建设,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  相似文献   

2.
水运是长江上游省份进出口贸易和地区间物资运输的重要方式。首先,论述了长江上游内河航运地位的变迁和未来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后长江作为东西向物流运输大通道的功能逐渐发挥,未来上游地区的江海联运仍然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探讨了长江上游港口群的发展历史、发展态势及亟须协调的问题。主要港口由单一商贸功能向商贸加生产的综合功能转变,并通过多式联运积极拓展腹地,但港口生产能力过剩,且核心港区功能还有待加强。最后,对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长江上游内河航运和港口群的发展提出建议,指出要加快形成港口群合力,建设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完善核心港区功能。  相似文献   

3.
客户需求是物流组织的基本出发点,介绍了客户的4项基本需求。首先,提出了降低物流成本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①我国产业布局上存在的问题;②物流行业的自身问题,即要建立一个适度超前的综合运输体系;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投资问题。其次,基于对重庆长江水运现状的分析,指出了重庆建设"南向通道"的深远意义,并提出了2个具体研究问题:①充分利用广西北部湾港发展集装箱业务;②"南向通道"的集疏运体系以公路运输为基础,铁路运输为骨干,水路运输为辅。最后,展望了中国西部地区水陆空立体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分析重庆综合交通体系布局、综合交通运量及结构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重庆综合交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四个问题:结构不尽合理;运输能力不够;运能不能适应运量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管理体制约了运输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首先阐述了长江上游航运事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即要立足于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加强航道整治和维护;然后分析了长江上游干线航道的重点问题,介绍了长江上游支流航道建设现状及建设方向;最后指出了长江上游港口和船舶运力发展的方向,及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并提出了研究和探索长江上游地区对外开放通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界定了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的内涵,通过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港站与集疏运体系结构,提出了以宏观功能布局引导与需求强度布设支撑的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构建思路.分析阐述了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原则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山东省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现状和需求出发,立足解决山东省综合交通的实际问题,对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树立大交通观念、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综合运输体系信息网络建设及市场开发步伐等适合山东省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确定重庆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据介绍,目前,重庆市已制定了“一基地四港区”集装箱物流发展规划。按此规划,重庆主城将出现一个长江上游最大的集装箱物流枢纽。总面积为58平方公里,涉及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团结村铁路)、寸滩港区、果园港区、黄谦港区和东港(茶园)港区,建成后将形成每年铁路200万标箱、水路600万标箱的集装箱运输能力,并分别设置堆场、后方物流区和必要的市场用地。  相似文献   

9.
模糊决策在开发西部地区对外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对外交通的重要性,提出了利用模糊决策技术建立综合评价运输通道的指标体系和进行各种对外交通运输通道综合比选的方法,并以成都、重庆两城市为例对其对外交通运输的各条通道进行了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产业转移升级趋势明显、土地资源加剧紧张的状况下,如何将经济部门的物流产业及园区规划、运输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部门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三者协调统一,是各大城市亟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此,《深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2030)》开展了以重新组织城市货运空间为重点的货运规划实践。首先对深圳市货运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货运系统在用地、运输方式、场站布局、货运通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梳理深圳市货运交通规划面临的行政管理、规划编制和落实、规划方法适应性、物流用地空间等方面的挑战。最后,以物流功能集聚为出发点,拓展货运枢纽的功能和属性,提出枢纽分级、立体化布局、公共空间共享专营等规划方法与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1.
长江重庆辖区呈连续弯曲的河道形态,水文航道情况复杂,辖区内水运繁忙,危险化学品运量逐年上升,溢油事故风险不断攀升,建立溢油三维虚拟仿真并应用于决策已成为当务之急.文中通过建立基于油粒子模式的重庆辖区溢油模型,说明溢油三维虚拟仿真过程并建立长江重庆辖区溢油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应急决策.  相似文献   

12.
苏腾  李晗 《城市交通》2014,(3):15-22
城际客运体系的构建是长江流域城市实现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首先对发达国家三类城际客运体系结构模式和中国客运体系结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并基于新型城镇化要求与基本国情,提出长江流域应构建可持续发展、多层级协调的新型城际客运体系,以高速铁路与航空为双核驱动,以普通铁路与公路为基础。然后分析了高速铁路在产业和人口转移方面的巨大引领作用,并指出航空运输对于全球化时代城市群形态的构建、内部产业分工协作不可或缺,同时阐明了长江流域对高速铁路及航空运输的强劲需求。最后提出城际客运交通与城市之间,以及各城际客运交通方式相互之间应加强联系、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3.
根据构建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的国家战略要求,结合四川的区位优势和发展需求,按照“全域四川”的理念,研究提出了四川省完善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重点建设任务,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可为我国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重庆河段泥沙冲淤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重庆河段汛末泥沙冲淤变化的分析,探讨了长江重庆河段及嘉陵江汇合口段汛末河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根据长江上游主要测站径流资料,分析了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幅度等特性。分析站点包括金沙江屏山站、岷江高场站、嘉陵江北碚站、长江上游干流寸滩站及乌江武隆站。结果表明:北碚站的不均匀性要大于其它站点;北碚站集中性最大,而武隆站最小;武隆站的径流集中期大部分为6月下旬,其它站集中期在7—8月;北碚站的相对变化幅度要大于其它站点,而屏山站最小。进一步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各站的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年际变化情况,发现高场站的不均匀性系数、集中度、相对变化幅度存在明显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区域治理日趋完善,交通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和挑战。从城际关系、枢纽格局、空间演变、供需关系、理念技术五个方面探讨长三角城市群交通发展新的趋势特征以及衍生问题。区域及城际交通体系层面,提出面向全局的交通资源优化配置和面向城镇群空间的城际客运交通系统整合两条路径;城市交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层面,提出交通与空间协同发展、交通系统整合提效、交通精细化管理三项策略;新理念下交通发展层面,提出促进低碳交通、应用新技术引导交通革新、主动适应新态势三类导向。最后,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范操  林如初  赵星 《交通标准化》2010,(12):105-108
在分析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的趋势,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给出了该类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研究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最后,结合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显现了本文所述方法在实际规划项目中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内外贸同船运输政策对航运企业布局长江经济带穿梭巴士网络的影响,本文允许同一船舶同时运输内贸集装箱和外贸集装箱,以总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服务频率、多航次、时间窗、载重量等约束,构建基于轴辐式的长江经济带集装箱穿梭巴士网络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本文设计了包含5种破坏算子和2种修复算子的自适应大邻域算法求解模型,并选取上海和长江干线19个港口间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和外贸集装箱运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实施内外贸同船政策可节约23.6%的总运输成本,提升平均舱位利用率至87%。该政策改变了原有穿梭巴士的网络结构,直达航次比例增加17%,加快了穿梭巴士的周转。同时,相比于设置1个枢纽港,长江经济带下游将南京港和太仓港共同设置为枢纽港更有利于中上游内外贸集装箱的中转,可节约6%~17%的总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