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组合箱梁预制、安装过程中的标高控制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组合箱梁由于“结构先进、外形美观、行车舒适、经济实用”的优点,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一般为了减轻箱梁安装重量和增加横向整体性,在各箱梁之间设置了横向连接,每联端部与箱梁同时预制,各中间墩顶横梁采用现浇。为满足结构受力及锚具布置需要,箱梁端部底板、腹板在箱梁内侧方向加厚。  相似文献   

2.
汽车侧面碰撞法规对车门强度有明确的要求,车门作为车身的主要部件之一对汽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在Hypermesh中建立了Taurus轿车车门有限元模型,参考侧面碰撞法规对车门进行侧面碰撞模拟分析。并对车门结构进行改进,探讨了相应的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改进措施,通过对研究方案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门的抗侧碰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车门下沉刚度改进设计及模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某车门下沉刚度问题,提出了提高车门下沉刚度的多种改进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各改进方案进行了变形量和应力计算,经比较分析,得到可行的改进方案。并计算分析了改进后车门的模态特性,为车门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车体模态频率是影响车体性能的重要动力学参数,车体模态计算和分析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城际动车组铝合金车体有限单元模型,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车体模态,分析了车门位置、车门高度、车门宽度、中间车门与窗口之间的距离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车门位置、高度均对车体模态有较大影响,两端车门向车体两端移动可以提高车体一阶垂弯模态频率,降低中间车门高度可以明显提高车体一阶扭转模态频率.通过重新布置车门位置、修改车门尺寸及门框结构,在保证车体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使车体模态频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车体模态频率是影响车体性能的重要动力学参数,车体模态计算和分析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城际动车组铝合金车体有限单元模型,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车体模态,分析了车门位置、车门高度、车门宽度、中间车门与窗口之间的距离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车门位置、高度均对车体模态有较大影响,两端车门向车体两端移动可以提高车体一阶垂弯模态频率,降低中间车门高度可以明显提高车体一阶扭转模态频率.通过重新布置车门位置、修改车门尺寸及门框结构,在保证车体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使车体模态频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汽车碰撞位置千变万化,但最薄弱部位是汽车侧面。事实上,世界上25%的严重事故都与此类碰撞有关。由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以平面交叉路口为主,所以侧面碰撞事故发生的几率最高。2002年,我国共发生正面碰撞事故约13万次,侧面碰撞事故约21万次。数据表明,在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中,正面碰撞比例最高,侧面次之;严重受伤的人数中,侧面碰撞比例最高,正面次之。因此,提高汽车产品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对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汽车防侧撞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从设计上改进车厢结构,使其分散侧撞冲击力;二是安装车门保险杠,增强车门防撞冲击力。后一种方法实用,简单,对车身结构改动不大,已经普遍推广使用。早在1993年深圳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参展的本田雅阁轿车将一扇车门剖开一部分,专门露出车门保险杠给观众看,以示其良好的安全性能。安装车门保险杠,就是在每扇车门的门板内横置或斜置数条高强度的钢梁,起到车前车后保险杠的作用,做到整部轿车前后左右都有保险杠“护驾”,形成一个“铜墙铁壁”,给驾乘人员最大限度的安全区域。近几年,有关防侧撞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些国家还制定了严格的汽车防侧撞安全条例,规定汽车要实施防侧撞的安全措施。在有...  相似文献   

7.
利用Hyperworks软件对车门结构进行有效的参数修改与优化设计,以质量为目标,扭转刚度和频率为约束,在车门相对原始设计质量减少的情况下,提高了扭转刚度及一阶频率.通过不同优化方案对比,提出车门设计变量的选择原则,提高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8.
连续组合箱梁由于"结构先进,外形美观,行车舒适,经济实用"的优点,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一般为了减轻箱梁安装重量和增加横向整体性,在各箱梁之间设置了横向连接,每联端部与箱梁同时预制,各中  相似文献   

9.
高速动力车的平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高速动力车的设计中为了获得良好的动力学性能,采用了许多与传统机车结构不同的新技术。本文根据高速动力车的结构,建立了合理的计算模型,用随机响应方法计算了高速动力车的平稳性指标和轮轨动作用力,介绍了平稳性和轮轨动作用力的评价标准,对高速动力车的运行平稳性和轮轨动作用水平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道床板钢筋锈蚀的细观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钢筋锈蚀对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的影响,建立了道床板混凝土细观尺度力学模型,研究了钢筋锈蚀时不同钢筋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的道床板受力性能及损伤破坏模式,分析了列车荷载和温度荷载对锈胀钢筋混凝土道床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引起的道床板开裂模式主要与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关,与钢筋直径和间距关系小;道床板内部裂缝贯通时的锈胀位移随着钢筋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保护层厚度为60 mm,钢筋间距为120 mm时,61.2 μm的钢筋锈胀位移就会引起道床板内部裂缝贯通;列车荷载对锈蚀后的道床板损伤影响小,且会使道床板受力趋于均匀;整体降温30 ℃和负温度梯度荷载均会使锈胀道床板拉伸损伤进一步明显增大,在道床板水平及垂向产生贯通裂缝;整体升温30 ℃和正温度梯度荷载作用对锈胀道床板损伤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实车试验得到了汽车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曲线图和汽车在非转向情况下助力电机的怠速功率。在AMEsim的平台上建立了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根据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在转向情况下,转向阀的功率损失是最大的;在非转向情况下,转向电机的怠速功率损失是主要的。最后通过改变转向阀的主要结构参数,说明其对功率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一例船舶电网的功率因数的降低导致全船失电事故的实例,论述了无功功率在电气设备运行中的作用及影响,指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解决的方法以确保电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氢能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是现代有轨电车的研究热点.结合有轨电车的总体性能需求,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进行了系统设计,给出了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系统的总体方案与拓扑结构,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配置和有轨电车牵引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所配置的混合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分配可以很好地满足列车在0~35 km/h速度时加速度为1.2 m/s2、最高车速70 km/h的动力性能要求.研制的混合动力系统样机在有轨电车模拟运行工况进行了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实现多套系统能量的分配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直观地掌握电力系统运行发展状态,应用新型的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程序Power World对电网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仿真对象,基于Power World对系统进行了N-1故障计算和对各节点进行了QV曲线分析,并对系统从正常运行到发生大面积电压崩溃的整个发展过程实现了动态仿真,通过分析寻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电网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性能优越的Power World可为电网稳定性分析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高速公路土地为依托,以光伏发电产业为背景,结合当前高速公路的运营现状和能源消耗,阐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分析了路网发电的经济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在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新趋势下,提出了"能源转型、降本增效、开放经营"三个运营新理念,促进公路交通事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江苏宁靖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低压供配电系统改造为例,详细介绍了其低压供配电改造的思路和实施方案,并介绍了改造后电力监控管理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车载复合电源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一项关键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人员更多地关注整车能量管理研究与经济性。针对燃料电池FC(fuel cell,FC)+超级电容UC(ultra-capacitor,UC)复合电源构型进行瞬时功率研究,提出采用惯性环节对FC进行瞬时功率抑制以使其响应低频负载的控制方案。系统采用上下级的控制方案并采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讯方式进行交互。最后进行了功率分配实验与工况测实验证明控制方案正确。  相似文献   

18.
船舶电力系统中交流配电网零线故障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电力系统中采用的三相四线制交流配电网中零线故障时有发生,为了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供电连续性及最大可能地缩短船舶停电时间,本文结合一起零线故障的实际情况,运用电路理论分析了零线故障产生的机理及其危害性,指出三相四线制交流配电网零线接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基本措施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反拖式底盘测功机快速检测汽车动力性是一项新技术,其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分析驱动桥性能闭式试验台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试验台传动机构和加载机构的设计思想,并对设计的结构进行合理性分析和力学刚度、强度的校核,有利于试验台能够完成磨合试验和齿轮磨损试验,利用机械闭式功率流原理,研制成功一套驱动桥传动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