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其带来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震动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力发展绿色公交,积极推广清洁环保能源、高效节能、高负载率、低排放的绿色公共交通工具,成为实现城市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理想绿色公交那么,哪些是适宜城市发展的绿色公共交通工具呢?据有关数据表明,相对于传统动力公交车,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能显著地降低单位运力能耗、减少单位运力排放。  相似文献   

2.
城市区域机动车排放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建了机动车车载排放测试平台,获取了实际排放数据。对轻型车比功率进行了分区,得到了3种排放污染物的质量排放率。基于OD数据反推,将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输入参数,采用排放模型和交通仿真模型,计算了城市区域的机动车排放总量与排放比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晚高峰时段,CO、HC、NOx3种排放污染物的小时排放量分别为163.364 7、19.453 9、77.701 8kg;轻型车、中型车和公交车的CO排放比例分别为65.45%、29.57%、4.98%;轻型车、中型车和公交车的HC排放比例分别为57.68%、26.03%、16.29%;轻型车、中型车和公交车的NOx排放比例分别为48.11%、4.63%、47.26%;轻型车和中型车是CO和HC排放控制的重点,而公交车为NOx排放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数据融合的方法,利用交通管理系统产生的公交车运行数据和尾气排放试验产生的测试数据,以细分的速度区间作为融合通道计算出公交车对应HC、CO、NOx排放物的分时段排放速率(g/s)和全天排放总量,并对数据融合的原理以及适用性、代表性、融合通道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供了可以与车流量结合,对机动车排放的时空分布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6类城市公交车(5种混合动力公交车和1种常规柴油公交车)污染物排放(HC,CO,NOx和PM)和能量消耗两个方面的性能进行测试,结合在北京市121公交线路中的实际运行成本分析,将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的排放、能耗以及运营过程中的成本与常规柴油车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混合动力公交车相对于同等级纯柴油公交车带来的节能环保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节能环保效益最好的车型在生命周期内能够收回较常规柴油车辆多出的全部成本增量;在车辆生命周期内,5辆不同类型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累计可节省燃油14.05万L,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达5.28 t;当节油率达到了26%,除了产生巨大环保效益外,在车辆生命周期内可以收回全部成本增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京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结构日趋完善,尤其是公共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为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减少能耗和碳排放提供很好的示范。本文结合纯电动公交车的运营技术条件和充电站的主要指标,进行蓄电池更换条件下的纯电动公交车开行条件和电动公交车备用电池等关键参数测算分析,为城市电动公交线开行方案和运营调度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6.
交通拥堵、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污染排放是城市交通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运行状态分析系统为拥堵点筛查、拥堵原因分析、交通拥堵预报、交通拥堵治理及政策效果分析提供有力支持.制定完善的停车法律才能实现停车问题的根本解决.严格停车执法、规范停车管理、提高停车设施利用效率,实现停车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基于OBD能耗计量器具和交通大数据平台,深入分析机动车污染排放形成机理,研究掌握能耗排放感知、能源计量数据质量控制、能耗排放建模等核心技术,建立交通节能减排检测统计平台,提高交通能耗排放数据核算精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电动公交车的续航分为电动公交车剩余能量的预测以及电动公交车未来路段的能耗预测两部分。其中剩余能量预测使用了遗传算法以及滑动窗口的方法对电池参数进行实时更新。电动公交车未来路段能耗预测使用了分段式的能耗预测,并且使用了线性回归的机器学习方法来对能耗参数进行计算。该方法能比较精确的预测电动公交车的剩余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8.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能耗排放因子具有差异性,导致机动车交通路网能耗排放的量化评估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建立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交通状态中的能耗和CO2排放因子测算模型,基于车辆比功率VSP(Vehicle Specific Power)作为车辆行驶状态与能耗排放之间耦合关系的表征参数。通过引入内燃机转速区分内燃机开启和关闭工作状态,并计算内燃机开启状态下VSP对应的平均能耗率,同时,建立能够解析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排放产生机理的VSP分布。通过收集典型行驶工况下车辆测试油耗数据和北京市车辆实际行驶轨迹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模型测算混合动力汽车不同速度区间下的油耗和CO2排放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行驶工况(UDDS)和高速行驶工况(HWY)中,模型测算能耗排放因子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和-1.7%,与不考虑内燃机开启状态相比,测算误差减少5.6%和4.3%;在实际交通状态下,采用传统燃油车的测算方法会导致混合动力汽车行驶平均速度为高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被低估,当行驶平均速度为低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会被高估。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交车进出站过程速度波动明显,能耗较高的问题,本文采集纯电动公交车自然驾驶 数据,以进出站速度随距离的变化关系、进出站加速度分布区间及进出站时间3个指标分析公交 车进出站驾驶行为参数特性。统计进出站百公里能耗及瞬时能耗与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分析进 出站的能耗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进出站路段划分为定速段、调整段和恢复段,并依据进站时站 内已经停靠公交车的影响,将进出站场景分为3类。进出站实质上是“减速-加速”过程,提出以加 速特征参数表征的加速策略和恒减速策略,以此分别针对3类进出站场景提出几种节能驾驶策 略,最后,基于AVL CRUISE仿真验证节能驾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自然驾驶情况,本 文提出的进出站节能驾驶策略在纯电动公交车进出站过程中节省电能达到12.17%~44.43%,具有 可观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量化分析机动车能耗、排放及分布特征,是源头建立城市交通排放清单、科学制定交通环境政策的关键支撑技术。国家层面缺少统一的核算方法和因子库,地方层面数据基础薄弱、协调共享困难,是制约相关研究的主要障碍。针对机动车能耗以及尾气排放,采用HBEFA理论方法,研究本地化排放因子和自下而上的精细化核算模型。建立跨部门开放共享的协作模式,按照数据-模型-应用的功能架构,以整合利用交通-环境多元数据为突破口,开发建设深圳市机动车能耗排放核算平台,为政府决策支持、商业活动策划、市民出行引导等提供交通环境影响分析的专业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公交优先政策对CO2排放的影响及其敏感性,进行影响评估研究。首先探讨了城市公共交通与CO2排放的关系,提出公共交通CO2排放量的4个影响因素。对近年来公交优先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推断其与CO2排放存在的关联性。估算2000—2008年公共交通CO2排放量,发现其与公交平均载客量呈反比、与平均出行距离呈正比;假设6种情境,计算不同能源结构、公交分担率提高比例情况下的CO2减排量阈值,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公交优先政策可能导致的CO2排放削减的量级。最后,从节能减排的角度针对公交优先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上海城市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松丽 《城市交通》2010,8(3):58-63
北京和上海在城市发展阶段、人口规模等方面具有较强可比性,同时实施了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的城市交通政策,对两市的城市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比较可客观地评价其政策的实施效果。以不同燃料驱动的不同类型车辆的保有量、年均运营距离、能源强度及排放强度为主要参数定量计算2005年两市的城市交通能耗和CO2排放量。结果发现,两市城市交通能耗总量接近,但上海市的能耗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略低于北京市,这归功于机动车总量控制政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以及广泛使用的非机动交通。但是,近几年上海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强度有明显上升趋势,两市的差距可能逐渐减小。最后,就两市在公共交通(尤其是出租汽车)、非机动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政策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12个大城市限制小汽车使用的交通政策,评估其在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的效果.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增长的过程.在欧洲,多个地区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增加了公交客运量,但新增乘客来自于非机动交通而非私人小汽车,这实际上增加了能源消耗总量.各城市旨在减少私人小汽...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节能降耗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莎  杨少辉 《城市交通》2009,7(3):43-47
为落实我国“节能减排”基本战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基于政策体系中对公共交通节能的要求和目标,从技术应用和运行环境两方面,对公共交通系统能耗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非燃油车辆在我国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状况,并从技术应用、系统效率、管理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了公共交通系统节能降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г��湫����ϵͳ�ܺ�ģ���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交子系统,即地面的电汽车公交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量日趋增大,而对城市公交子系统能源消耗结构的研究还不成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迫切需要研究城市公交子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本文分析了城市常规公交子系统能源消耗结构,考虑公交车辆全寿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通过引入能源费率参数,建立了城市常规公交子系统能耗模型,并对模型进一步处理得到其分解模型.以北京市常规公交子系统为案例,测算了2010年北京市常规公交子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能源费率和能源消耗费用,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城市公交子系统的结构调整给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单向交通规划方案的能效判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向交通组织规划改变了车流原有的运行状态,使得路网中各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行车速度发生变化,车流在规划区域的能源消耗和废气的排放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已知规划区域节点0D的条件下,假定影响车辆排放因子的其他因素不改变,通过交通仿真获得单向交通规划方案的各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运行车速,利用能源消耗模型和车辆排放模型,计算出单向交通和双向交通组织状况下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量,再运用比值法建立了单向交通规划方案的能效判别模型,对单向交通规划方案的能效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7.
起飞是飞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为研究起飞推力对油耗和排放的影响,基于多 种数据,建立一种耦合的起飞油耗计算方法,以广州白云机场起飞的B738、A320、A321、B737为 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方法的起飞油耗计算结果,分析推力对起飞油耗和排放的影响,并对比分析 推力调整后起飞排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准确性较高,与真实数据相比,4 种机型起飞油耗平均相对差值分别为-2.32%、5.41%、2.31%和-3.80%;B738和B737随着推力的 增加,起飞油耗先减少后增加,推力在77%和81%时,起飞油耗最低;A320随着起飞推力越大,起 飞油耗越少;A321 随着推力越大,起飞油耗越多;采用推力调整后,广州白云机场 B738、B737、 A320、A321这4种机型的年起飞排放量累计可减少2499.3 t,减少率达6.4%;在各种排放物中,碳 排放量减少最多,为2471.1 t,占总排放物的98.9%,减少率达6.5%。采用推力调整减少起飞油耗 和排放对航空器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行业的污染排放问题愈发严重,已经 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政策手段有效治理城市交通运输污染排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 发展和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各个要素因果关系的基础 上,将城市交通能耗与排放系统划分为:人口、经济、私家车、公共交通、物流与货运、交通基础设 施、能源消耗与排放等7个子系统,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城市交通减排治理决策模型,以哈尔 滨市为例进行策略仿真。在对模型进行方程设置、参数估计和有效性检验之后,利用Vensim软件 仿真模拟不同交通减排治理策略实施效果,并探讨如何通过不同策略组合实现城市交通碳达峰 目标,为碳达峰下城市交通减排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区域的节能减排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本文构建基于目标车速关联的油耗排放模型,建立生态驾驶诱导车速控制策略。在加减速通过场景下以油耗、排放和通行时间为优化目标,以道路限速和不停车通过车速为约束,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生态驾驶目标车速;基于MATLAB与交通仿真软件VISSIM进行不同算法渗透率及道路饱和度场景下的联合仿真,将仿真结果导入微观排放模型MOVES测算能耗排放。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与无控制时相比,在高算法渗透率、低道路饱和度场景下,车辆平均速度提高13.8%,怠速工况比例下降 33%,中速巡航工况比例上升18%,能耗及N2O、NOX、HC、CH4排放分别减少6.6%及12.2%、4.0%、 6.3%、2.9%,CO排放增加2.5%。最后,依据仿真得到不同控制策略下的速度轨迹在底盘测功机上完成实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交通流优化的控制策略与无控制场景相比,能耗及 CO、 CO2、PN排放分别减少53.1%及47.6%、50.4%、39.8%,NOX排放增加13.6%。  相似文献   

20.
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化评估对城市低碳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集成趋势预测与落差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反推方法的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测算方法,该方法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结构以及相应能耗因子与碳排放水平特征,以客运、货运周转量等宏观交通运行指标为依据,衔接终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估算碳排放的现状与趋势,反推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的落差与可能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