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对沥青低温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的粘度表征了沥青抵抗流动和变形的能力,低温下沥青的粘度越小,沥青的低温性能越好。通过实测沥青在低温下的粘度值,来评价沥青的低温性能。对沥青在载作用下的粘度进行了分析,用动态粘度来研究沥青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温熔体的粘度测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旋转法,一种是振动法。这两种方法均是测量扭转力矩,然后通过计算求得粘度。由于这两种方法测量的是反映在弹性元件上的扭转力矩,因而弹性元件的选择是关键。而弹性元件的使用范围有限,且在高温下容易变形,因而影响测量精度,加之扭转力矩的测量比较困难,需要较复杂的光学系统,因而造价较高,限制了仪器的广泛使用。本文提出了采用电测法—即用直流电机的电枢电流测量流体粘度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回归分析的拉延润滑油粘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滑油的粘度是润滑油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本文通过对拉延油的粘度进行测定,然后采用回归分析,得到了非常显著的非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显示拉延油的运动粘度与温度呈高度显著的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船舶为了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运营的经济性,主机采用燃烧重油或燃料油,而重油或燃料油的粘度较高,需要经加热调节其粘度以符合主机的雾化质量要求,保证燃烧质量。目前的粘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测粘检测使用的测粘计多数为定量泵和毛细管结构,检测其毛细管进出口压差,经差压变送器测量粘度偏差信号进行粘度控制。本文介绍一种在燃油粘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粘度检测技术与控制装置,本装置测量定量的燃油在不同粘度下的流动时间与设定值的偏差为被控量进行加热强度的调节,实现燃油粘度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润滑油的粘度是润滑油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本文通过对拉延油的粘度进行测定,然后采用回归分析,得到了非常显著的非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显示拉延油的运动粘度与温度呈高度显著的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沥青胶浆粘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矿粉对沥青胶浆粘度性能的影响,利用布氏粘度计测试了不同填料类型和粉胶比的胶浆粘度,分析了胶浆粘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矿粉配制的胶浆粘度有4.7倍的差距,并随着粉胶比的增大差距更加明显;掺加矿粉能够降低沥青胶浆的感温性,但是变化幅度受到矿粉类型及剂量的综合作用;矿粉类型的变化导致混合料施工温度有近30℃的差别。可见,有必要根据矿粉性质指标筛选矿粉类型,减小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不良影响;同时需修正现行混合料施工温度确定方法,以考虑矿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船舶尾轴的振动与尾轴承油膜的动态支承刚度和阻尼密切相关,互相耦合,相互激励,影响船舶航行安全性.润滑油运动粘度是影响润滑油膜的动态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粘度的改变对尾轴的振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文中从动力学方面研究了滑油粘度对尾轴轴颈振动的影响,得出提高润滑油粘度有利于抑制轴颈振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用荧光偏振法测定了 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微粘度 ,同时对血浆 MDA、SOD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与 2 4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脑梗塞组红细胞膜微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升高 (P <0 .0 0 1 ) ,其改变与血浆 MDA水平呈正相关 ,与血浆 SOD水平呈负相关。说明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导致急性脑梗塞红细胞膜微粘度增大、红细胞膜脂流动性降低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树 《北方交通》2015,(1):56-58
为了研究纤维掺量和种类对沥青胶浆粘度的影响,选择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矿物纤维三种纤维与沥青拌和制作沥青胶浆试件,纤维掺量分别为0%、0.1%、0.3%、0.5%和1%,采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粘度试验,探讨了纤维沥青胶浆粘度的影响因素,并采用Einstein混合率理论对纤维的增粘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对纤维沥青胶浆进行了旋转黏度试验,分析了复合纤维沥青胶浆的黏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的加入,沥青的黏度随之增大,且不同种类的纤维对沥青的增黏效果不同,以聚酯纤维、复合纤维效果最为明显;当纤维掺量为1%时,纤维沥青的爱因斯坦系数最大,纤维的增黏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改性沥青黏度、黏韧性与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SBS)和增黏树脂用量之间的规律,制备了高黏度改性沥青并应用于工程。结果表明,随着SBS用量增加,沥青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快速增长,黏韧性先增加后降低;增黏树脂能够提高SBS改性沥青动力黏度,降低运动黏度,提高黏韧性。高黏度改性沥青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高黏度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标号、不同性质沥青掺加高黏改性剂TPS后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高黏改性剂TPS掺量的增加,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趋于稳定.推荐高黏沥青配方:采用基质沥青加工高黏沥青TPS掺量为12%,采用SBS I-D沥青加工高黏沥青TPS掺量为8%.  相似文献   

14.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材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可以降低拌和成型温度,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和降粘剂的选择进行分析,给出三种等级沥青的适用范围,比较三种温拌技术的优缺点及其降温效果,对温拌技术选择沥青和降粘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铁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粘温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铁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的阻尼特性理论进行分析,结合粘温关系特性和油压减振器的热平衡理论,建立油压减振器压缩、复原模型和车辆振动模型,然后用Matlab进行仿真研究,初步揭示温度对油压减振器特性的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油压减振器内部温度升高并逐渐趋于热平衡状态.随着油压减振器油液温度的升高,油液粘度逐渐减小,车体和转向架构架垂向振动速度明显增大,阻尼性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考虑浆液黏度时变性的单裂隙动水注浆扩散模型.研究结果填补了在动水条件下考虑浆液黏度时变性注浆扩散理论模型的空白,对于根据具有不同黏度时变性的浆液和不同水流流速来设计注浆工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基质沥青和4种改性沥青分别进行高温条件下的稳态流动试验和静态蠕变试验,应用流变模型拟合零剪切黏度(ZSV),并对拟合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稳态流动试验可反映沥青的稳态流动状态,由该试验拟合的ZSV与60℃动力黏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较好地评价基质沥青和部分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但无法准确描述高强改性沥青优秀的抗车辙性能;两种试验结果拟合的改性沥青ZSV相差很大,静态蠕变试验的拟合结果明显偏小,说明改性沥青尚未进入稳态流动状态,需要更长的蠕变时间才能获得准确的ZSV。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investigation of atomization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velocity vector field and the mean droplet sizes for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DMM-diesel blended fuels using a phase doppler anemometry (PDA) analyzer system. Based on the fuel design concept, an oxygenated fuel named dimethoxy methane (DMM), which has lower viscosity, surface tension, and boiling point, was used to blend with diesel.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on a single-hole type diesel nozzle, liquid conditions comprise a temperature of 298 K under the needle valve opening pressure of 6 MP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uter mean diameter (SMD) and spray cone angle of blended fuel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DMM content; the axial mean velocity in the centerlin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MM. However, the spray behavior of blended fuel in which DMM exceeds 75% is virtually identical to that of neat DMM. The measurement also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an "S" shape in the radial mean velocity variations with radial d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