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工程建设碳排放量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从原材料物化、运输和施工等阶段进行桥梁改扩建能耗一原材料碳排放效益研究,并对其节能减排进行量化分析计算,以此探究节能减排新材料的应用前景。最后,运用此方法对京石改扩建工程中的沙河特大桥工程的原材料物化、运输和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主要的碳排放量来自原料物化阶段而非桥梁施工过程;高性能混凝土可以作为低碳原材料替代传统普通混凝土,既能满足工程质量需求,又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维快速拉格朗日算法原理,结合华东软土地区某盖挖逆作法施工换乘地铁车站工程实际并考虑基坑的周边环境因素,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盖挖逆作法地铁结构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性状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基坑开挖各阶段的变形场,为地铁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较好的控制结构变形量的方案,以确保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保证基坑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盖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往往具有施工规模大、支护结构复杂、开挖深度大、施工场地狭小等特点,而砂卵石地层稳定性差,受荷载易变形,导致基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成都地铁某半盖挖车站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 3D,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及隆起、围护结构侧移、立柱变形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受到基坑不对称开挖影响,基坑两侧结构及地表沉降变形略有差异:明挖侧顶部出现了朝坑外的位移,盖挖侧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比明挖侧大;明挖侧累计地表沉降值比盖挖侧小;立柱在开挖过程中的竖向位移会受到上部荷载、坑内土体沉降及坑底隆起的共同作用,立柱上部结构会出现朝向明挖侧的弓形水平变形。  相似文献   

4.
钢管柱是地铁车站非常重要的受力部分,对车站保持整体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钢管柱施工时定位困难、工序繁琐、周期较长,过程稍有不畅即会导致后续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为此,依托长沙地铁木马塅站盖挖钢管柱施工案例,对钢管柱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用孔口定位器取代传统定位器,减少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风险;取消长钢护筒,只保留钻孔施工时2 m长度;优化调整施工工序,精简施工环节。施工工效得到大幅提高,整体施工工期缩短了6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铁21号线某地铁盖挖车站,车站中柱为钢管柱,采用HPE垂直液压插入法施工。结合HPE垂直液压插入法在该车站的实际应用,着重阐述了垂直插入法施工的工艺流程、精度控制及注意事项。从实际施工效果来看,HPE垂直插入方法施工简便、安全风险可控、施工精度满足要求,工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6.
基于路面寿命周期理论,将沥青路面养护工程碳排放分为原材料生产、原材料运输和养护施工三个阶段,并提出三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方法;计算了三种罩面养护技术和三种大中修养护技术的CO2排放量与排放强度。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罩面养护技术中,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CO2排放量和排放强度都最小;在大中修养护技术中,就地热再生的CO2排放量最小,厂拌热再生的CO2排放强度最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计算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的能耗和CO2排放基准值,构建了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原材料 加工、混合料生产、材料运输和施工阶段的能耗与CO2排放评价体系,并以CO2排放强度和年化 CO2排放强度为核心指标,定量评价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同步碎石封层、再生沥青混合料、超薄 磨耗层等技术的CO2排放强度。评价结果表明:同步碎石封层、稀浆封层、超薄磨耗层等预防性 养护技术均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温拌沥青混合料减排16%,可有 效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的CO2排放量;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HMA) 相比,添加50%旧沥 青混合料的HMA减排33.2%;采用温拌添加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减排效果更加显著,温拌加50% 旧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混合料的CO2排放强度相比普通HMA,下降了49.3%。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有必要量化厂拌冷再生技术的能耗和碳排放。分别测算了施工中原材料生产能耗、原材料运输能耗、混合料生产能耗、摊铺碾压能耗,结合实际施工的监测数据,计算分析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相比于普通沥青ATB-25的节能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与普通沥青ATB-25相比,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可以节约能耗35. 3%,碳排放量减少10. 71%,具有显著的资源节约和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9.
地处繁华市中心的地铁换乘车站,往往周边环境复杂,控制条件较多,对车站设计要求高。以徐州市地铁1、2号线换乘站彭城广场站为例,在站位和路由确定的前提下,结合地铁施工不能影响主路机动车道和交叉路口下方时尚大道商业拆迁困难等情况,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个方案。从建筑功能、换乘便利性、与周边商业建筑物衔接、区间线路条件、工程风险、工期和施工成本等角度对比分析3个方案,最后确定采用明-暗-盖挖结合分离岛式站台方案,以期为其他位于繁华市区的地铁换乘车站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深圳地铁七号线福民站工程采用盖挖逆作法进行基坑开挖,依托该工程研究新建福民车站 施工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提出控制地表沉降措施。采用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基 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地表沉降变形进行精细化数值模拟,结合施工过程中实时动态监测资料, 总结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为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发展预测和设计方案实 时调整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在福民站基坑盖挖逆作施工过程中,地表最大沉降值随基坑开 挖第一、二次卸、加载的进行而增大,后随第三、四次卸、加载的进行逐步趋于稳定。新建地铁 周边土体地表变形较小,距离基坑从近到远,沉降值逐渐减小直至趋于零,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 的最大沉降值均在预警值10mm之内,保证了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验证了当前设计方 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创新,单侧模板支架体系在地铁车站侧墙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其施工侧墙混凝土表观性好、施工效率高、节约施工工期。但在盖挖逆作法车站施工时,由于结构自身受限制,其施工侧墙出现较多的质量缺陷。以石家庄市地铁3号线西三教站为例,对侧墙施工出现的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降水施工是地铁土方开挖的基础性环节,降水对工程的进度,安全,和质量方面影响重大。一方面在进行土方开挖时水遇到黏土层及淤泥会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开挖效率,造成工期进度滞后。另一方面,不按照技术规范降水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基底涌水,造成顶板和底板施工作业困难。呼和浩特市地铁中山路站深基坑降水施工经验,探讨了盖挖逆作法深基坑的降水施工措施并进行技术改造及应用,为其他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施工阶段地铁车站顶板裂缝的原因,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了监测段的温度应力,施工阶段水化热不会引起地铁车站顶板开裂,设计类似结构时,可以不设施工手浇带。采用低低热水泥或降低水泥用量是减少水化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密贴斜穿既有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主体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GTS-NX建立地铁车站-既有车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桩梁拱(pile beam are,PBA)工法动态施工时地表沉降变形发展规律,并对比实测沉降与数值模拟沉降.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BA工法修建地铁车站整个施工阶段,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为-12.25 mm,占地表总沉降的48.2%,扣拱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为-6.94 mm,占地表总沉降的27.3%,说明导洞开挖、二衬扣拱阶段是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环节;既有车站对地表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大实测沉降为-25.89 mm,最大数值模拟沉降为-25.41 mm,实测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差小于5%,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数值模拟结果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以某地铁明挖车站为实例,结合车站砂卵石地层的地质特色,采用MIDAS岩土隧道有限元软件GT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车站结构抗震进行动力响应计算分析,并与车站结构的静力计算及反应位移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此。结果表明:在砂卵石地层下,地铁明挖车站结构的正截面承载力配筋由准永久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裂缝计算控制,抗震工况不起控制作用,在局部抗震薄弱部位需加强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6.
航空运输为出行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飞行服务的同时,运输过程的碳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焦点问题,也给中国的民航运输业带来巨大的减排压力。有效地识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实现减排的关键。在计算中国航空运输业2000—2017年碳排放并分析其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Kaya恒等式变形和采用对数平均指数分解法(LMDI)对影响中国航空运输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规模、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对碳排放起到正向的驱动作用,能源强度和运输强度起到反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位于深圳市行政文化中心,周边高层建筑林立,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和明挖顺作法施工,地下水丰富,水文地质情况复杂,防水要求等级高,施工难度大。详细阐述了该车站防水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对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交通技术》2012,9(4):90-90
吉林省长春地铁1号线控制性工程——解放大路车站于日前全面开工,这是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正在建设的最大规模的地铁暗挖换乘车站。长春地铁1号线是吉林省第1条地铁,全长约37km,分2期建设,1期工程设16座地下车站,总投资约107亿元,计划于2015年建成通车。解放大路地铁车站深入地下31m,分为上下2层,总建筑面积3.29万多m2,全部采用地下暗挖施工新技术,是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正在建设的规  相似文献   

19.
以明挖地铁车站实际施工工程中观测到的混凝土裂缝为依据,介绍了明挖地铁车站中较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的特征并进行了初步分析。其研究对象包括侧墙竖向裂缝、层板、顶板45°斜裂缝、层板纵向裂缝和层板、顶板、底板横向裂缝。最后总结得出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环境的制约,普通暗挖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所受的局限越来越大,结合国内外工程案例,提出双洞盾构区间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可为以后利用盾构隧道扩挖车站或在盾构区间内增设车站提供借鉴。采用数值模拟对既有盾构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拓建施工过程中既有盾构隧道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盾构最大主应力沿整个隧道纵向呈"W"型分布,且土体开挖对纵向一定范围内的最大主应力影响较大,而对范围外的最大主应力影响较小,该影响范围的纵向长度是固定的,为19.5 m。前3次土体开挖对盾构隧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影响较大,而剩余部分土体开挖对盾构隧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盾构区间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是可行的,且由于国内盾构6 m直径较为普遍,施工经验也较丰富,因此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