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给出一种基于航位推算的陆地车辆导航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了一种实用卡尔曼滤波器。通过实际车载试验,说明滤波器有效地减小了导航系统的随机干扰,提高了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GPS实时地图匹配技术中缓冲区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PS数据如何实时地与GIS地图数据匹配已经成为GPS车辆导航系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GPS车辆导航中地图匹配问题的研究,认为可以采用误差缓冲区分析方法对GPS动态定位数据与GIS地图数据进行地图匹配。在实际应用中业已证明该方法效率高、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GPS车辆导航系统在应用中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打造北斗“芯”技术 助力交通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5月召开的中国首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宣布,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谭述森研究员进一步描述道: "在2020年左右,我们的生活中将出现4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存的情况,共有100多颗卫星在空中为全球的民众提供卫星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4.
讨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组成,并分析其功能和定位原理;通过与全球定位系统的对比,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特征,展望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普通GPS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一种基于动态交通信息的GPS导航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动态交通信息的采集、分析,结合电子地图和定位系统,产生运行时间短、道路畅通的导航线路,可有效提高通行质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船舶导航系统显示信息的全面性与功能操作的复杂性要求系统具有进行快速检索、查找导航数据的能力。通过建立整个系统的综合数据库,应用智能搜索技术,融入盲目搜索算法、启发式算法,设计一套综合智能搜索系统子系统融入船舶导航系统中,可方便使用者快速检索所需信息,增加导航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节约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服务于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系统,并成为在轨运行的三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兼容互操作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为方便导航用户选星的使用要求,分析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给出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指标及定义。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的研究,对GPS、GLONASS和COMPASS等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信号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服务范围内能够向用户提供与GPS系统相同精度的定位、授时服务,且服务精度优于GLONASS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卫星盲区无法进行定位导航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GNSS/DR(航位推算)组合导航系统.本文首先分别研究了DR,GNSS导航系统,然后研究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NSS/DR综合导航系统研究,该系统综合了GNSS定位精度高与及DR能够自主导航的优点,具有互补性与稳定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GNSS/DR综合导航系统研究在卫星盲区可以获得连续可靠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9.
因为汽车导航行业中的导航系统与存储本地重要信息的数据库越来越不相容,加之行业需要更加容易开发的导航系统程序,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一个导航系统API应用程序接口国际标准。汽车导航系统使用地图数据库提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布式WebChart的船舶导航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目前WebChart信息传输与交互的效率,分析了WebChart作为船舶导航系统需要解决的海图数据网络传输、实时获取本地导航设备数据、客户端之间信息交互等问题,提出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WebChart的船舶导航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签名和Java本机接口方法解决了WebChart对本地资源的访问,实现了通过客户端串口对本地传感器信息的读取,并且系统采用了分布式体系结构,船舶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海图数据,而且可以在海图平台上相互可见和交互,从而使船舶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实时、准确地分析和了解其周围的动静态航行环境,获取全面的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未来空中新航行系统,所需导航性能技术是其中关键的技术. 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所需导航性能通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分析方法及分析过程. 分别以单套导航系统和余度配置的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为例,详细地分析了两种配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分析结果说明,整个组合导航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与系统的配制结构有关,仅增加导航模块单元的数量不能改善整个系统的连续性,导航显示单元与导航计算机的配置结构同样影响到完整性和连续性的设计结果. 结果显示,三余度组合导航系统、二余度导航显示模块、二余度计算模块配置的结构能够满足RNP-0.5的完整性、连续性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故障检测与隔离是保证组合导航系统容错性能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车辆导航系统的可靠及安全性需求,分析了组合导航系统的传感器故障特性,建立了包含三个数据通路的车辆组合导航系统容错设计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故障检测与隔离算法。该算法利用数据的相关关系,采用正常条件下的导航历史数据建立统计PCA模型,通过一定的统计量控制限检验新的导航数据样本相对于模型的背离程度实现故障检测,并根据不同数据通路的故障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导航子系统的有效性因数,从而隔离故障造成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能够有效实现对组合导航系统故障的检测与隔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海上安全航行,航海人员利用导航设备,获得航行安全相关的数据,对航行局势作出判断,然后运用专业技能操纵船舶,确保船舶与海洋环境的安全。本文首先指出当前现行导航设备在操作上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通过数据融合方法,引入一套新的AIS-ARPA导航系统。经过数据融合、滤波处理后,同时具有ARPA雷达和AIS两种导航设备的性能优越性,导航精度更高,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更加准确地对船舶周围局面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的日益完善和广泛应用,无线电导航系统正在向以全球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为主的相对单一化方向发展。虽然各个主要无线电导航系统有各自的特点,有些是其它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而被关闭或面临被关闭的危险。现着重叙述无线电导航系统向相对单一化方向发展趋势和各自的现状。我国,特别是航海无线电导航设备的配备也应向相对单一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交通运输业的广泛应用,现代航海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已发生了巨大变革.本文通过目前现代航海导航系统(ECDIS、AIS、GPS/GIS/RS、GMDSS系统)的介绍,阐述了信息技术等技术在现代航海中的运用和未来航海导航系统的组成与优点,以及现代高科技在航海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的日益完善的广泛应用,目前无线电导航系统正处于最乱时期。这就向各国的决策者及广大用户提出非常严峻的问题,并使他们不得不对严峻的挑战。二十一世纪究竟使用哪一种卫星导航系统,这不仅仅在于技术问题,还取决于政治以至于军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用于车载导航系统最优路径搜索算法大多数只能适应静态交通环境,当交通环境或者出行者位置发生改变时,需要重新计算修改整个最优路径,速度较慢. 在LPA算法的基础上,首先将出行者位置不断变化而目的地位置固定不变的问题转化为起点固定终点固定的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增量搜索的思想,利用先前搜索的结果不断更新当前搜索过程中的遗传值,来提高搜索的效率,并最终提出了可用于车载导航系统的动态最优路径搜索算法. 实验结果表明, 在交通环境和出行者位置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最优路径搜索时间要比静态算法小很多. 最后将算法部署在Windows Mobile手机移动平台上,实际结果表明, 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动态最优路径问题,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某船在长江航行期间两台航海GPS突发故障后,航海人员深入分析故障原因,以及两台航海GPS同时无信号故障对综合导航系统的影响,最后成功排除故障,总结了分析排除航海GPS故障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特别是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的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其循环平稳特性,采用陷波滤波器滤除伪随机码频谱中一些频率,然后再用载波调制信号.信号处理后卫星导航信号的能量大大降低,而伪随机码与本地码的相关特性保持不变,即,码测距精度不变.这种处理后的弱卫星导航信号可以寄生在其它卫星,而不被发现,从根本上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后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自行驾驶车辆出行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因为对道路不熟悉,走弯路、走错路的事情时常发生。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在汽车领域的大量应用,特别是汽车导航系统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情况。驾驶员只要将目的地输入导航系统,系统就会根据电子地图自动计算出最合适的路线。在车辆行驶中,驾驶员根本不用考虑该走哪条路线,就能轻松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