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交通》2007,(4):43-43
我国沿海城市厦门、青岛海底隧道工程正在紧张建设,大连海底隧道也将在年内开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厦门是白鹭栖息的地方,故厦门岛又称“鹭岛”。厦门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6万。自1981年厦门被划为中国的经济特区以来,就开始了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3.
企业情报     
中国大陆首条海底隧道通车大金龙公交车队领航穿越 4月26日上午9点.随着12辆满载劳模、建设者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大金龙公交车分别从厦门五通和翔安两端穿越隧道.历时近五年建设,耗资30多亿元的我国内地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宣告通车。作为厦门知名工业企业的大金龙.有幸作为仪仗车队领航穿越翔安隧道.与厦门市民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4.
厦门海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海底隧道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条海底隧道,是我国隧道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以后的隧道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单一的物探方法均有一定的误差,为了提高其精度,需要进行综合预报,介绍了利用掌子面编录预测法、TSP地质超前预报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厦门海底隧道翔安出口陆域和浅滩区段实施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为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09,(14):100-101
6月13日,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中国大陆第一座大断面的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公路隧道右线贯通,这标志着该工程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是中国隧道建设史上又一值得纪念的时刻。  相似文献   

6.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施工防排水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水文地质特点,重点阐述了该海底隧道施工中洞内防水设计与施工、富水砂层区段防水措施以及采用的各种排水措施,结合工程实践,提出加强初支背后注浆加固、重视抑拱以下结构的防排水设计等建议,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海底隧道是科学技术和金钱的结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自信心的表现。海底隧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其工程难度和投资同样巨大。日益强大的中国在21世纪将完成渤海海峡隧道和台湾海峡隧道,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8.
厦门海底隧道涌水涌砂应急预案与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厦门海底隧道K11+856发生突发性涌水涌泥的地质灾害处理情况.详细介绍了该段隧道涌水涌泥治理所采用的应急响应与施工措施.监控量测结果验证了处理方案的正确性.对同类地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海底隧道各方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总结国内外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的研究进展。以国内某海底隧道为例,阐述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形式、空间与时间分布、车型等事故特点,将海底隧道事故安全影响因素按人、车、路、环境与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交通事故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海底隧道设计、施工、运营管理过程中,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方法、途径及对策,提高海底隧道内的交通安全,从而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交车进出站过程速度波动明显,能耗较高的问题,本文采集纯电动公交车自然驾驶 数据,以进出站速度随距离的变化关系、进出站加速度分布区间及进出站时间3个指标分析公交 车进出站驾驶行为参数特性。统计进出站百公里能耗及瞬时能耗与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分析进 出站的能耗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进出站路段划分为定速段、调整段和恢复段,并依据进站时站 内已经停靠公交车的影响,将进出站场景分为3类。进出站实质上是“减速-加速”过程,提出以加 速特征参数表征的加速策略和恒减速策略,以此分别针对3类进出站场景提出几种节能驾驶策 略,最后,基于AVL CRUISE仿真验证节能驾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自然驾驶情况,本 文提出的进出站节能驾驶策略在纯电动公交车进出站过程中节省电能达到12.17%~44.43%,具有 可观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1.
海底隧道钢拱架锈蚀对支护体系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大断面海底隧道支护体系的安全性,对厦门海底隧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在有水压和无水压2种情况下,分析了钢拱架锈蚀对自身承载能力和对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表明:锈蚀率达到80%时,钢拱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钢拱架的承载能力将完全丧失.随着钢拱架锈蚀,其弯矩降低系数与锈蚀率符合二次曲线关系,轴力降低系数与锈蚀率基本符合线性规律;初期支护混凝土边墙与拱顶处安全系数在无水压的情况下最大降低约5.5%,在有水压的情况下最大降低6.6%左右;二次衬砌边墙与拱顶处安全系数在无水压的情况下最大降低3.4%左右,在有水压的情况下最大降低约6.4%.  相似文献   

12.
在含水地层中开挖隧道,地下水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隧道周边地层的力学参数,另一方面也会在围岩中产生渗流体积力,进而影响地层的应力和位移.对于埋深较浅而水压力较高的海底隧道而言,支护结构除承受围岩压力外,还要承受很高的水压力.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受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间接触面剪应力、隧道项板厚度、水深、围岩侧压力系数以及支护结构的厚度和刚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经典隧道支护结构内力弹塑性解假设的边界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文中阐述了弹性力学应力函数法推导支护结构内力的解析解,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海底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通过FLAC3D程序验算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V级围岩海域段支护结构的内力,比较分析了断面形状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风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隧道突水,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将对整个隧道工程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针对这一工程问题,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海底隧道突水的力学机理,得出海底隧道可能发生突水的临界水压计算公式.分析影响临界水压的因素,认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隧道上覆岩层厚度、隧道开挖半径及支护形式与强度是影响临界水压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海底隧道突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为确保台风等恶劣天气时横琴对外交通畅通,横琴岛将建海底隧道连接市区。日前,横琴新区管委会通过网络详细公布这条穿越马骝洲水道的海底隧道工程的真容。据悉,该隧道将于今年上半年动工,为双向6车道,预留有轨电车的线路使用空间,投资约26亿元,整个工期35个月。台风期可保全天候通行日前,横琴新区管委会首次对外公布了这条穿越马骝洲水道的海底隧道工程详细情况,根据规  相似文献   

15.
在厦门海底隧道施工中采用红外探测仪进行探水短期预报。介绍了红外探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布点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分部红外探测得到的红外辐射场强值和绘出的红外探测曲线,得出探测结论,并和实际情况进行验证,说明探水效果良好,为隧道顺利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应用情况,提出了当前红外探水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海峡和海湾,就像一道天堑将大陆与大陆、大陆与海岛、海岛与海岛之间隔开,这给人们的生活、旅行带来许多不便。于是,人们设计建造接通海峡两岸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不占地,不妨碍航行,不影响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峡通道。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计划建设的海底隧道有20多条,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西欧、中国等地区。1世界第一长——日本青函海底隧道全长53.86km,一条隧道挖了12年。  相似文献   

17.
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 海底隧道路面需要有较好的抗滑性能、 优良的黏结性能及较强的抗盐雾腐蚀的能力。 对一种隧道路面半柔性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 包括高温稳定性、 水稳定性、 抗滑性能和明色性能。 结果发现与沥青混合料相比, 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形成的半柔性材料具有更好的路用性能, 能适应于包括海底隧道在内的隧道路面的特殊环境, 可为包括海底隧道在内的公路隧道路面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  相似文献   

19.
依托汕头湾海底隧道工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进行海底隧道开挖流固耦合分析,针对高水压密集断裂带海底隧道的防排水设计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全封堵式、半包式、限排式多种防排水设计方案,并考虑超前帷幕注浆等止水变形控制措施,分析得到海底隧道围岩的渗流场和位移场的分布规律,并优化合理的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0.
厦门海底隧道风化深槽全断面帷幕注浆方案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海底段穿越F1、F2、F3三处全强风化深槽和F4风化囊,风化深槽地段围岩破碎,岩体强度低,水压大,自稳能力差,在极端地质条件下存在发生渗透破坏的可能,施工风险极大。为确保隧道安全通顺利通过风化深槽、防止涌突水,对风化槽地段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加固围岩,就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参数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