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峡大坝—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曲折多变,水流条件复杂。三峡电站调峰运行后引起航道水流条件的变化对通航将产生不良影响。根据船模实验最高安全限值的要求,通过船模通航实验,分析了不同船队在各关键航段汛期调峰时船队上下行航行的最大舵角、最大漂角、对岸航速及航行时间的变化;研究论证了汛期调峰时两坝间的通航条件,确保船舶安全通过此航段;提出了最佳航线、驾驭方式和航行难点。  相似文献   

2.
水位高低与航道通航能力大小息息相关,对大型船舶(队)通过某些典型航段时尤为重要.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充分发挥航道通航能力,针对长江航道的特点,在总结有关剩余水深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典型船舶载重与吃水的关系,对航道通航能力进行研究,提出运用水位(或水深)预报航道通航能力的方案,对于航运管理和规划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新沙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及影响通航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新沙航行水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通航环境,促进船舶航行安全的对策,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促进新沙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源渡枢纽施工导流模型试验结果,着重分析了一期施工期间利用束窄后河道泄流及通航的水流条件。通过分析表明,束窄后河道具有明显的急流险滩特点,坝址流量大于5000m^3/s时,船舶航行困难。针对施工期通航水流条件,提出最佳航线设计和改善施工期通航条件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上船舶通航服务(VTS)工作方式正在快速地向船舶通航管理(VTM)的方式过渡,虽然对这种发展趋势,还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VTS由船舶的服务角色逐渐变为船舶的管理角色已是大势所趋,根据IMO和IALA组织给船舶通航服务下的定义,可以将VTS功能延伸为船舶通航管理,本文分析了海上船舶与岸上VTS中心的相互关系问题;介绍了目前航运界对发展船舶通航服务的几种不同观点,对船舶通航管理可利用的技术和VTS的资格认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探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船舶通航服务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航河流桥梁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内河通航标准》有关规定,阐述了桥梁与通航的关系,从船舶航行安全的角度,讨论了桥位,桥轴、通航桥孔和桥墩设计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张震宇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3):127-127,封3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竣工并形成库区后,大坝上游约120 km水域的水深和航宽将大幅度提高,且水流流速趋于平缓,形成库区,极大地改善了其上游尤其是松花江哈尔滨段的通航条件,为航运经济的发展和水上交通的繁荣带来很大生机.但通航条件的改善,并不等于水上交通安全系数的加大.随着各类船舶流量以及航行自由度的增加,如不加强通航秩序的管...  相似文献   

8.
汪先义 《江苏交通》2003,(11):48-48
为进一步加强苏南运河通航秩序管理,规范船舶航行、停泊、作业行为,保障航道畅通和船舶安全航行,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展示文明样板航道形象,江苏省交通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南运河通航秩序管理通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几个船舶过桥事故的案例分析,探讨了跨江、跨海桥梁设施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提出了船舶在桥区安全航行的对策,以避免船舶过桥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规范化安全评估(FSA)的框架下,本文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船舶在港口水域中的通航安全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评估,评估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船舶在港口水域航行的安全状况。这对减少船舶事故、促进港口通航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区河流桥群河段的选址、桥梁间距及桥跨布置对桥区通航条件的影响较大。长江菜园坝桥群河段通航环境复杂,通过模型试验,按建桥的顺序研究桥梁建设对该河段通航水流条件、船舶操纵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石板坡重庆长江大桥对桥群河段通航条件的影响相对最大,航道变得狭窄、弯曲,通航净宽尺度不足,桥群河段的通航条件较差;菜园坝大桥主通航孔虽然一跨过通航水域,但与石板坡间距较近,下行船舶在通过菜园坝大桥后应及时调整航向和船位。为保障通航安全,应整体考虑桥群河段的通航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长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狭水道航道,每天有大量的海轮进出该航道,安全航行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船舶在狭水道中安全航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海轮在长江安全航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弯曲河道水流运动特性,结合船舶操纵性能,论证了河道弯曲与船舶安全航行之间的关系,提出弯曲河道船舶安全通航的对策,达到避免碰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文章以人为因素为主,结合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对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建议,以期引起船舶所有人、船舶公司和广大船员对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以实现港口船舶航行安全为目的,按照未确知数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未确知测度模型、置信度识别准则并分析指标因素,确定指标因素的可靠程度,从而对港口各航道水域航行环境系统中的风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为实现港口船舶航行安全以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评价航道水域通航环境风险,确定不同航道安全程度,同时克服各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中的不确定性和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结合物元模型和熵权理论,建立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的熵权物元模型.选用五条航道水域作为实例,运用建立的模型定量评价各航道通航环境风险,结果显示每条航道均处于"较低危险度"等级,但安全程度略不相同.选用其中一条航道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方法评价结论一致,证明熵权物元模型具有实用性和简洁性的特点,可用于航道通航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关门海峡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航道碍航物、海峡内港口、导航信息、报告制度、通航信号显示等情况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多次通过关门海峡的经验总结出一些航行航法建议,以供航经该区域的中国籍船舶自引驾驶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监管技术是保障内河航运系统安全、高效及绿色运行的关键。从态势感知、事件监视及组织优化这3方面阐述内河航运系统监管技术研究现状,总结技术发展沿革与趋势,分析监管技术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内河航运监管态势感知研究伴随先进信息感知技术发展做适应性进步,从利用海事雷达技术捕捉船舶物理表象特征,逐步结合数据挖掘方法融合多源信息向多船态势感知和智能感知方向发展;事件监视研究起初受限于传感器设备感知水平不足而主要面向事件后分析,结合先进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技术,逐渐向事件中检测和事件前预测方向发展;组织优化研究主要包括船舶运行空间优化方案和时间优化方案的制定,未来组织优化模型需考虑航道突发事件的影响,有利于推进组织运行方案的实际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海事监管需求。提炼内河航运系统多模式一体化融合感知网、全息场景图及智能管控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面向未来新一代航运系统,探索内河航运平行监管模式,阐述内河要素物理及耦合关系平行建模和平行数据集建立与信息挖掘、平行监管及交互可视化等方面建设的核心内容,旨在采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实闭环交互机制实现内河航运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内河航运系统监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