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数值仿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西南地区软弱地基 ,运用 GEO-SLOPE软件 ,对在斜坡软弱地基上填筑路堤时路堤与地基的应力与变形进行了仿真计算 ,比较了水平软弱地基与倾斜软弱地基路堤填筑的差异 ,并分析了在不同地层坡度、软弱土层厚度及路堤填筑高度下路堤地基的应力与变形响应 ,尤其是下坡脚处等重要部位的关键响应。并结合渝怀线一代表性断面 ,对有无工程措施、各种工程措施的效果等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斜坡软弱地基路堤填筑全过程稳定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正确评价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渝怀铁路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的稳定性,按照极限平衡法的基本理论,运用Bishop法、Janbu法及Ordinary法等,分析了在斜坡软弱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其稳定性受断面参数,如地层坡度、软弱土层厚度、路堤高度而变化的影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路堤高度、软弱土层厚度、地层坡度的增加,最小安全系数将减小。在路堤高度与地层坡度增加两种情况下,填土连同软土一起从软土中部滑动失稳过渡到连同软土一起从软土底部失稳,而在软弱土层厚度增加情况下,则结论恰好相反。建议综合考虑滑动面的形状、位置、滑动区域的大小、最小安全系数等因素决定各种工程措施的具体实施,以达到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采用边坡稳定性的概率分析方法,基于垂直条分极限平衡法SLIDE软件平台和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全局最小方法和整体边坡方法的原理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用整体边坡方法分析了抗滑桩加固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局最小方法相比,整体边坡方法算法更严谨,计算结果更全面,设计更趋保守,但计算耗时较多,应根据模型复杂程度、分析目的等合理选择概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整体边坡方法能较好地从破坏概率的角度论证抗滑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科学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软弱夹层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峡库区斜坡变形失稳事例很多,对斜坡的有效治理是库区移民迁建中的主要技术问题,文中以龙角镇新选地址为例进行了相关分析.随着新镇建设的展开,出现了一些基岩斜坡的滑移破坏,这些破坏受斜坡体岩性、软弱(泥化)夹层、结构面及其组合、坡向坡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软弱夹层是主控因素.新集镇斜坡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作为搬迁新址是成立的,但存在局部滑移破坏的可能性,为保证移民迁建的顺利进行及居民的安全,需对可能变形失稳地段进行地质分析及治理评价.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对高填方路堤在浸水情况下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了水位高低、路堤高度、加筋、填料性质等因素对浸水高填方路堤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水位时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比低水位时显著;浸水高填方路堤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填土层高度的25%~35%处;加筋能有效地减小浸水高填方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起到防止路堤填土层底部开裂和提高路堤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填路堤变形破坏的几种形式及其破坏原因和采用了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填路堤路基下存在软弱土层情况引起的变形破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指出下卧软弱土层导致的沉降特征与软土层的埋深、厚度等密切相关,且路堤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地基的过大变形而导致的失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路堤动态填筑全过程沉降变形特性,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高路堤与一般路堤分层动态填筑过程中地基面沉降、路堤面沉降和坡脚处地基剖面侧向位移的分布演变规律,讨论填料轻质化、压实度提高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路堤分层填筑全过程中堤身荷载不容忽视,采用轻质填料可极大减小高路堤的压缩变形和地基沉降;随着压实度的提高,如路堤填土弹性模量增加2倍,高路堤路基面沉降则减小16. 9%,而地基面沉降和坡脚处地基剖面侧向位移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时,必须验算地基承载力.如果存在软弱下卧层,还必须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对高填方路堤在浸水情况下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了水位高低、路堤高度、加筋、填料性质等因素对浸水高填方路堤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水位时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比低水位时显著:浸水高填方路堤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填土层高度的25%~35%处:加筋能有效地减小浸水高填方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起到防止路堤填土层底部开裂和提高路堤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弱地基的原理、适用条件、设计计算与施工,对于利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桥涵基础及软弱路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顶管穿越已固结完成的高速公路地基,将引起土体扰动和土层损失,使路堤产生纵、横向不均匀沉降。文章阐述了顶管穿越高速公路路堤所引起的土层变形规律,分析了其成因;在经验公式法和解析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建议采用修正的Sagaseta公式计算地面变形;并依托工程实例,探讨了显著影响顶管施工产生的地表变形的因素,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以某高速铁路试验段软基处理工程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砂桩加固软土地基的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及其与沉降的关系作了分析。分析结果可知,砂桩加固处理软基的侧向位移主要发生在填筑期,后期增长缓慢并很快趋于稳定;砂桩加固处理加快了软土层的固结速率,起到了限制侧向变形的作用,减小了软基的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基于等体积法的路堤侧向位移沉降模型,推导出的计算公式能准确简便地计算出沉降组成中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量。采用该公式对某高速公路试验段长达1年的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20%;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并非瞬时完成,而是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在沉降预测中,应充分考虑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对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公路软基常用处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软基多分布于江河湖海处,高等级公路修建时,由于桥涵通道多,高路堤也不少,若软弱地基不加处理,往往造成较大的沉降和侧向位移,影响行车的快速、舒适甚至安全。而目前公路软基处理主要是采用换填,固结排水,复合地基铺以土工格栅、土工布,反压护道等方法,均获得令人满意结果。这些处理方法具有经济、安全、施工操作简单,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非对称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支护结构的非对称受力特性,结合碳质千枚岩力学特性与变形破坏机制的各向异性特性,对层状软岩隧道围岩的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93座典型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变形数据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分析了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最大变形量与地应力、岩体抗压强度、隧道埋深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变形量与最大地应力、岩体抗压强度、埋深的分布较为离散,在一定地应力、岩体强度或埋深条件下,隧道变形量既存在于高值区间,也存在于低值区间;隧道变形量随地应力的增大、岩体强度的降低、埋深的升高逐渐向高值区间靠拢,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大变形是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层理弱面耦合作用的结果;基于隧道最大变形量与隧道强度应力比的幂指数变化规律,提出了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大变形预测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区桩柱式路基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程序FLAC为平台,建立软土地区桩柱式路基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桩柱式路基的力学行为。分别用桩单元、绳索单元模拟桩柱、筋材,分析了路基的沉降、侧移、孔压与稳定特性,及桩柱、筋材的内力分布,比较了桩柱式路基与传统土石方路基的特点,对桩柱、筋材、路堤与地基的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和地基侧移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桩柱式路基表面的最大沉降、差异沉降仅为传统土石方路基的1.48%、1.40%,地基侧移仅为传统土石方路基的0.88%,因此,桩柱式路基力学行为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