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文中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的4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合作模式、"项目组"模式、"订单班"模式、"随机"模式),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问题,从6个方面对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利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的,具有一流的知识结构和国际化视野,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高职院校肩负高职教育的发展使命,应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改变原有的办学思路,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要用内涵发展带动特色发展,用特色发展带动创新发展,用创新发展带动国际化发展,真正做到将"国际化"融入学校的发展战略,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期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高职教育发展新契机,新使命。在剖析高职教育国际化本质与特性的基础上,厘清高职教育国际化与"一带一路"的内在关联,分析了形象、优势、特色、模式四个方面作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可以依托的价值取向,进而阐明维护国家利益,善用国家平台;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创新融合;转变外部表征,深入内涵建设;继续优质引进,主动高质输出是适合"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2+1"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中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为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是高职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体现。然而这种模式的实施对品牌校园团学活动的沉淀和推广造成一定的困难。文中结合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的"2+1"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在此模式下高职院校团学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航海类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航海类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包括国际化意识有待加强及中外合作办学难以开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航海类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策略,包括增强国际化意识,转变办学理念,通过校企合作,成立海外培训机构或开办分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及开展航海类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的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大湾区,创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来说是个新的挑战。如何就大湾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做出回应,是大湾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试图从理念确立、课程构建、师资建设和教育合作等方面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可能途径,以期为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服务大湾区建设大业。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现状、管理和教育的难点及其原因,提出了提高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素质,完善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构建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和创新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方法和机制等对策,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是党中央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给高职院校带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在"双高计划"建设实践过程中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政治意义,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双高项目建设同部署同落实,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双高计划"建设的整个过程,更好地发挥党建领航作用,以一流党建引领高水平建设,真正为双高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9.
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分批验收后,在国家政策暂时真空期,如何在后示范建设期提升整体水平,成了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三化"重点建设角度,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后示范建设期战略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概述了创办特色高职院校的必要性与"特色"的内涵,明确了"特色"高职建设的主要内容: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特色专业与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发挥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上旬,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出国(境)考察团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学府进行了考察。考察的主题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管理经验以及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通过考察,考察团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的办学特色、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印象深刻,并深受启发,认为其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在双创背景下,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方面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践行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探索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本文利用在国家骨干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一流院校等建设过程中,轨道交通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经验探索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或翻译能力是衡量不同年龄段学生综合素质构成的重要方面,高职学生也不例外。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子,在实践中构建应用文"立体化"教学模式,即立体化教学过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立体化双向考评。立体化教学模式使英语应用文教学系统化、教学资源和内容多样化,使交通类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从而整体提升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4.
如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开发模式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首先指出广州市现有轨道交通枢纽用地规划及开发模式不佳,缺乏明确的开发导向。在明确轨道交通枢纽范围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居住、商业、办公三类用地在吸引客流、服务时间、土地增值方面的特性,提出广州市各类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的主导功能。同时,通过建立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投资平衡模型,给出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强度建议。最后,从规划设计流程、建设模式、开发机制三方面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崇高使命,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基于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立足于"偏理论型教师"和"偏实践型教师"两大群体视角,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进一步审视和分析,提出"强实践,重创新,促科研"、"优结构,提素养,强动力"和"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16.
马小毅 《城市交通》2009,7(1):31-35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在工程可行性论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阐述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应对方法。提出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完善模型形成快速反应以主动适应城市规划的不确定性。战术层面从适应性、互动性、系统性和精细性4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作法。最后,从人、财、物、机制等方面对改善客流预测模型运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轨道交通刚刚起步,正在追赶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较为清晰的城市空间布局。基于2010—2016年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成都市开通轨道交通线路七年来的客流变化特征和成长规律,涉及客流总量、客流强度、换乘系数、换乘客流量、线路断面流量分布、进出站客流时间分布等。比较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超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客流水平、增长步伐、变化趋势,总结成都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探讨对成都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08,(2):2-2,3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之严重,已成为建设我国和谐城市目标的最强不和谐音符之一。城市交通拥堵说到底是城市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矛盾的产物。面对城市汽车保有量急剧提高的汹涌来势,又好又快地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特别是大力建设以地铁为主的高速大流量轨道交通已成为普遍的共识。“十一五”以后,我国的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的轨道交通网将基本形成,公共交通的比例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社会和谐共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的战略需求,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良性发展,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型工匠人才。以现代学徒制汽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建立多层次学徒制实践基地,融入递阶式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汽车产业链工匠精神要求,构建基于工学交替的双创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汽车类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孵化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培养综合型高素质双创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都在建设或者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资料是项目的必要性论证、方案比选、确定系统规模、进行效益分析的基础,科学合理地预测客流已成为决策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及时总结城市自身的轨道交通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有助于提高客流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根据广州已开通的八条轨道线运营资料,对轨道交通从单线向网络转变过程中的成长规律和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最后,从公交整体水平提升、换乘点接入、站点周边用地开发、以及轨道票价制定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