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岩溶地区深埋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顶部存在溶洞的深埋矩形硐室塌落破坏机制,将广义Hoek-Brown破坏准则引入上限计算的虚功率方程中,通过变分计算,得到了硐室顶部围岩塌落曲线解析方程与隧道极限开挖跨度的解析解,并进行了参数的影响性分析.以乐百高速公路五指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模...  相似文献   

2.
曹勇 《湖南交通科技》2012,38(2):111-116,129
某高速公路隧道围岩以白云岩、粘土为主,岩溶发育,无充填物溶洞很多,主要分布在隧道拱顶,这给隧道的施工带来了困难。探讨了隧道拱顶无充填物溶洞的处理,分析了拱顶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对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地铁隧道穿越岩溶区存在的地基稳定性问题,本文采用增量加载法在给定屈服准则下,给出了下伏溶洞不同顶板厚度、跨度、溶洞充填物、单个溶洞和串珠型溶洞分布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探究了岩溶地基承载力规律及其破坏模式,对隧道地基加固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和跨度的减小,地基承载力增加;在破坏形式上,塑性区贯通形式包括同时从隧洞底部和溶洞顶部向中间发展在顶板中贯通和从隧洞底部开始向下发展在溶洞顶部贯通两种;溶洞的充填物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很小;对于串珠型溶洞下地基承载力受下伏第一个溶洞各项参数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用二维弹塑性分析研究了隧道底部不同大小、不同距离的溶洞分布对隧道围岩周边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底部溶洞对隧道顶、底边界的竖向位移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其水平位移无影响;对隧道侧壁的围岩的沿水平和竖向变形均有明显的影响;对应力集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隧道侧墙墙脚.  相似文献   

5.
隧道底部溶洞对围岩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二维弹塑性分析研究了隧道底部不同大小、不同距离的溶洞分布对隧道围岩周边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底部溶洞对隧道顶、底边界的竖向位移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其水平位移无影响;对隧道侧壁的围岩的沿水平和竖向变形均有明显的影响;对应力集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隧道侧墙墙脚。  相似文献   

6.
以某底部含有溶洞的小净距隧道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隧道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塑性区、洞周位移以及围岩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对于底部岩溶小净距隧道,先行洞的施工对后行洞塑性区的发展影响不明显,溶洞对隧道拱顶下沉和仰拱隆起量影响较为明显,并且对先行洞洞周收敛值的影响较后行洞大。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周围岩以及中夹岩柱一般处于压应力状态,受力状态较为理想。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隧道塑性区的发展以及洞周位移值的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7.
岩溶是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极易因不同位置、不同规模的溶洞而影响隧道整体稳定性,导致隧道支护结构开裂、渗漏水等病害。为深入研究岩溶的超前探测技术及其对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合丁家湾隧道的工程实例,全面分析其工程特性,利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溶洞情况进行精准探测,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工况下溶洞对隧道整体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岩溶隧道灾害处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工程简介 某隧道某标段处于浅埋层段,而且隧道地表分布有粉质粘土夹碎石层,其下为中-微风化石英砂岩夹泥层。本隧道的围岩级别为VI级,溶洞充填不均,而且隧道整体性以及结构稳定性较差,因此隧道围岩极易坍塌变形。另外隧道的其余地段地基稳定,地势较平坦,排水条件良好,地质较简单。本隧道工程所采取的衬砌施工工艺见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依托云湖1号隧道,应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二次衬砌的无损探测原理,在隧道开挖后,探索使用地质雷达探测隧道开挖轮廓面背后围岩体内溶洞的方法;同时,研究使用REFLEXW分析软件进行雷达波数据分析处理的关键技术。探测时采用了网状布线的探测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全面掌握了溶洞在开挖轮廓面背后的分布形态,并准确定位了溶洞的规模。为使用地质雷达探测隧道开挖轮廓面背后围岩体内溶洞提供思路,此外,也进一步拓展在隧道建设领域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岩溶发育区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形态各异的溶洞,对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以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揭露的大型溶洞为案例,综合考虑空间关系、岩体稳定性、地下水和基础承载力等影响因素,对大型溶洞处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所得结论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扩建金华至温州高速铁路某双线隧道的修建情况,介绍了在大跨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段横洞进主洞三岔口施工关键技术。即采用单侧小导坑(3m×3m)进入主洞洞身进行开挖,于主洞中线处达到拱顶高程,逐步扩挖至标准断面,并进行初期支护,再依次落底施工下台阶,直至全断面成型;交岔口段横洞设置10榀异形拱架及门架横梁,以保证施工安全,同时门架横梁作为主洞钢架落脚支撑。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保证了洞室结构的整体稳定,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岩溶、溶洞的坍方情况,分析了产生坍方的各种原因,并对可能出现不同情况的坍方采取相应的防坍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以某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为背景,探讨其洞口工程安全措施和洞身施工安全技术,并结合该隧道对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进行分析,介绍该隧道工作面所采用的地质钻孔探测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埋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洞口段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为保证进洞安全,采用地表砂浆锚杆加固拱顶岩体;采用钢拱架、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加固洞口岩体;采用控制爆破手段降低对围岩扰动,利用围岩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保证了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双线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高枧槽隧道实体工程,介绍了开挖断面大、岩溶发育、地质复杂的隧道产生大变形的情况及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地表打入钢管桩预加固提高承载力、中台阶钢架间增设纵向托梁与地表钢管桩焊接提高整体受力、设置临时仰拱或横撑、双层拱架支护等措施。通过及时分析围岩和支护变形情况,最终洞内初期支护变形、拱顶下沉、地表开裂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一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为背景,从工程实际出发,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挤压带对偏压隧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治理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挤压带对边坡稳定性起到主要控制作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由于挤压带的存在,边坡顶部沿挤压带下缘处开裂,这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计算结果还表明,在右硐室、强风化带及挤压带交接处,出现剪应力集中,导致局部剪切破坏,边坡可能沿着此条潜在滑动面失稳。针对挤压带力学性能差以及由此引起强风化带开裂、剪切损伤而导致强度下降的情形,提出了抗滑桩与钢花管注浆共同作用的治理方案。地表注浆有利于提高隧道顶板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对隧洞施工安全及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隧道岩溶区施工时,通过综合运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准确预测围岩的实际情况和溶洞的具体性状,制定有针对性的灾害处治措施,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隧道岩溶区施工时,通过综合运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准确预测围岩的实际情况和溶洞的具体性状,制定有针对性的灾害处治措施,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9.
对长凼子隧道开挖前后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隧道掘进困难的原因,提出了隧道穿越突泥涌水岩溶区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0.
长凼子隧道出口主洞溶洞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凼子隧道出口端掘进过程中掌子面拱部右侧岩壁上遇到了一个大溶洞,根据溶洞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采取先清除危石淤泥,尔后用锚喷网支护加固洞壁,再用砼封堵溶洞下部,疏导、排放岩溶水等综合处理方案,取得了成功。可为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