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的监控量测对于隧道的施工安全、指导施工都有重要意义,而拱顶下沉量测又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介绍了拱顶下沉量测的主要方法、量测要求以及量测后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2.
对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及全站仪对边测量法在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中的应用及精度标准进行研究,提出一套精确高效且快速方便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案。探究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高精度全站仪代替水准仪和收敛计用以监测隧道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具有可行性,且满足精度要求。以山东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进行施工监测实践,采用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并与电子水准仪挂尺法反复验证,根据隧道拱顶沉降监测分析,得出在利用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测量期间前视与后视距离为100m时,实际误差≤0.5mm。在隧道周边收敛监测中,通过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及全站仪对边测量法,以收敛计技术测得的数据作为实际收敛值进行校检,得出高精度全站仪隧道周边收敛的两种监测方法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大断面与小断面误差基本一致,说明全站仪的两种周边收敛监测方式能够适应隧道施工的各种工序,且直接使用对边测量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收敛值。  相似文献   

3.
在隧道新奥法施工中,为保证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监控量测工作非常必要。以广河高速公路石鼓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等进行了跟踪量测,量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30 d左右,围岩基本上趋于稳定,应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隧道洞口的地表沉降远小于允许沉降值,说明浅埋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是适宜的;同一监测断面的周边收敛、拱顶下沉的监测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围岩的变形特征与围岩级别、开挖方式等有着直接关系。研究成果为隧道的现场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同时也可为分析研究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隧道施工实践,对隧道监控量测项目的设计、布置、监测频率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监控量测技术不仅可以对隧道内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变位进行实时监测,还可对隧道地表下沉、隧道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进行监测,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指导隧道现场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工作的目的、方法及测点布设原则,结合王家湾隧道工程的建设实践,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监控量测成果进行分析与应用.得出王家湾隧道围岩变形监测量较大,拱顶变形在仰拱初支封闭后,变形得到有效抑制,周边收敛使用格栅钢架初支能保证释放围岩的应力,允许围岩有一定变形,拱顶在加固圈形成后还可以优化隧道截...  相似文献   

6.
顾洪江 《北方交通》2006,(12):64-67
在隧道大跨度施工中进行安全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大连疏港高速公路松树岭大跨度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结果的分析,介绍了围岩为砂质粘土的大跨度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基本方法,总结出该类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基本规律,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监控量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回山隧道洞身穿过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拱顶出现下沉现象,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改善施工工艺,有效抑制了拱顶下沉速率,从而指导隧道施工的掘进速度和支护时机,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隧道监控量测中的应用,总结了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使用技巧及精度分析。全站仪能快捷、方便、高效、安全地进行隧道施工周边位移(收敛)监测,为类似监控量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某山岭隧道为例,结合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地表沉降三者之间量测数值以及无损物探—地质超前预报探测结果,分析隧道在浅埋条件下软弱围岩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地表沉降数值变化规律以及与地质超前预报探测结果的对照分析,根据测设和探测结果进一步为隧道施工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的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0.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如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处置意见,及处置后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16-117
对湖南某高速公路某隧道Ⅴ级围岩施工监控量测拱顶下沉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基本稳定后的拱顶下沉数据符合对数正态分布。通过对数据的计算,推导出其对数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公式,计算出下沉特征值的概率,了解了整体岩体的周边位移变化特性,对隧道预留变形设计修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具体实例判断隧道在煤系地层中存在整体下沉现象。具体监控量测方法是在隧底和拱顶布点,观察二者的下沉量是否同步,据此可以判断煤系地层中隧道是否存在整体下沉,随后的施工实践验证了量测结果及由此推断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为煤系地层隧道施工提供了一个新的施工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监控量测技术对某高速公路隧道单向出洞洞口段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时进行了预警,为施工单位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了依据,为隧道顺利贯通提供了保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监测断面拱顶沉降量一般大于周边收敛量,监控量测位移数据的较大变形主要表现在开挖后数日内。  相似文献   

14.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水平产状的岩层时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坍塌等事故,这些事故将对隧道施工人员、设备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以石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该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围岩内部位移、锚杆轴力、围岩与初期支护间压力监控量测结果,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用以指导该隧道后续施工和设计方案优化,并可为类似水平岩层隧道设计、施工及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某在建高速公路为例,通过对监控量测中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的数据变化分析,成功预测了隧道洞口附近的坍塌冒顶事故,提前发出预警,保证现场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通过监控量测结果来预测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指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监控量测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通过常张高速公路狗子滩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系统阐述了隧道工程中围岩测量技术的项目、断面选择、数据处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测量学原理和误差传播定律,分析了全站仪自由设站对边量测(RDM)法和三维坐标(3D)量测法,建立了2种量测法的隧道变形精度分析模型,利用中误差评价隧道变形量测精度,推导了2种方法量测隧道变形的中误差计算公式,并以某三车道公路隧道为例,对2种方法的量测精度进行了对比和验证;RDM法通过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三角余弦定理得出任意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高差和斜距,根据任意测点之间的三角几何关系得到隧道变形;3D量测法从任意观测点观测若干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各测点坐标,根据各测点坐标得到隧道变形。分析结果表明:采用RDM法和3D量测法量测隧道拱顶下沉的精度评价公式相同,而量测隧道水平收敛的精度评价公式不同,RDM法的精度优于3D量测法,且随着全站仪到量测断面距离的增加,差值逐渐增大,当距离为100 m时,两者精度差值已增大至0.43 mm;在三车道公路隧道中,当距离为40~60m时,2种方法量测隧道水平收敛的精度均为最高,RDM法可达0.61~0.68mm,3D量测法可达0.78~0.84mm;RDM法和3D量测法量测的隧道拱顶下沉曲线平滑、圆顺,拟合度都大于0.95,而在量测隧道净空收敛方面,RDM法的曲线拟合度大于0.9,3D量测法的曲线拟合度小于0.9,因此,RDM法量测精度优于3D量测法。  相似文献   

18.
以景(德镇)婺(源)黄(山)高速公路姚村坦连拱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险情为例,结合地表沉降、洞内净空收敛及拱顶下沉进行观测及现场观察,针对隧道出口段围岩失稳导致中导洞右侧工字钢严重内敛现象进行了动态预报,从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争取了时间,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以此进一步说明了监控量测在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依托某市轨道交通九号线某区间工程,运用Midas 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将整个隧道掘进过程分为10个施工阶段,计算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分析不同掘进距离下地表的沉降量,并选取地表5个测点进行位移变形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隧道拱顶位置处产生沉降区域,在隧道拱底产生隆起现象,拱顶处的最大沉降值随着盾构掘进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盾构掘进到达地表监测点附近时,该监测点的地表沉降值变化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0.
隧道位移监控量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阜新至朝阳高速公路大窑沟I号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测数据,按新奥法基本原理中岩体开挖的时间效应,利用数学方法对量测所得的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与时间的关系,为修改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