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学史学界提出了“新文学史”的概念,《剑桥中国文学史》是迄今为止西方世界出版的最新的中国文学史.本文从文学史学角度回顾了书写中国文学史的历史,梳理中国文学史一百余年的历程及四个发展阶段,分析《剑桥中国文学史》与新文学史学的关系,以及给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文学史学科百年来虽然经历过多次方向与风气的转变,但时至今日,科学性却依然是其追求的最高目标.追求科学当然是文学史无可推卸的责任,但因此而疏漏了文学史的本职——对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发掘与阐发,却不能不说是我们文学史的最大弊病,文学史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史,必须对文学史的目的与任务、文学史研究与编写中的思与感的关系以及文学的本质与特性等问题作全面而深刻地反思,只有高度重视文学的审美特性,确立文学史书写的文学本位才能使文学史摆脱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论诗尚"平",其意涵体现在气、势、语言等诗学层面。王夫之尚"平"的诗学观与宋代文学家"诗造平淡"说有着本质的差异,是由宋代理学家的"平淡"诗论开显。于此,王夫之克服了宋代理学家诗学观念与创作实践之间的矛盾,其"平"就是"胸次悠然,暇豫不迫"的内圣境界在诗歌审美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4.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分析了《几何原本》整理与研究的历史意义;对《几何原本》进行了细致的版本梳理,揭示了主要版本的递变关系.以《几何原本》卷一“界说”为例,与拉丁语底本进行翻译比对.研究表明,无论是语义还是文体,汉译《几何原本》的“界说”基本上做到了用切近而自然的对等语再现了原文信息.利玛窦和徐光启用古汉语重构了西方古典几何学的逻辑推理和公理化体系,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文体形态演变发展的历史。立足于本土文学批评理论本身,借鉴西方文体形式批评的研究角度与思维方法,从文体学角度来研究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对于发掘与认识中国文学思想的民族特征,深化古代文学批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方式交通信息是影响节假日出行重构规律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节假日活动链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层决策理论探究多方式交通信息下节假日活动链的重构机理.利用 2012 年节假日出行行为调查数据,综合考虑出行者个人属性、信息属性及活动-出行行为的历史依赖性,构建了基于节假日活动链重构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多方式交通信息对节假日活动和出行行为有显著的负效应,出行者受信息影响越大,活动链的时空复杂性和结构复杂性越低.在多方式交通信息的作用下,节假日活动链的重构方向并不是随机变化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过去的行为习惯,并朝着与之相关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政治意识形态史.由于百余年来中国历史经受的特殊语境,文学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不断遭遇强调和放大,而文学的审美艺术性却持续遭受遮蔽和贬抑.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参与市场经济的文化建构,制造了消费主义"现代神话",孕生了多元共生、异质呈现的"新意识形态"."新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通过传媒无所不能的神话演绎,解构了旧意识形态历史存在的合法性."新意识形态"文学语境导致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发生重大转移,文学生态表现为多元流向的生长性.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道路交通图像处理的研究中,由于传统图像数据压缩采样受到带宽限制,导致重构图像数据含的有用信息量偏少.为此,提出一种压缩感知的道路交通图像处理方法,提高了重要信息含量且大大减少了交通图像数据存储空间.首先,在采样率为0.6的情况下,在dbN系列小波基变换下以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tOMP)算法对原图像进行重构仿真,研究了不同阶数消失矩的小波稀疏表示与重构图像性能的关系.其次,研究了不同采样率对图像重构性能的影响,包括重构时间、重构误差、峰值信噪比.最后,用BP,OMP,StOMP算法对图像重构进行研究,为道路交通图像数据存储和图像重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关于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之间的关系问题,除了在文学史中的叙述外,语言学史和文化史、思想史也常涉及此一问题,且能发文学史之所未能发的创见.与文学史的叙述不同,语言学史、文化史和思想史更加注重自晚清以来的语言变革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之间的连续性、一贯性.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文学演进的历史连续性,以及文学变迁和整个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日本战略选择的结构性矛盾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经济领域的热气局面相比,在政治以及安全领域,近年来,中日关系却不断遭遇冷风。在本质上,“经热政冷”的状况是由冷战后日本国家利益和战略选择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同时,与近年来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有着密切关系,也离不开日本国内因素的影响。“政冷”的发展,日益严重地显示出对“经热”的制约,而且由于中日关系的“政冷”已由历史认识和外交层面的矛盾,提升到安全领域的摩擦,这使中日的“政冷”更包含了以往所没有的危险性。为了避免发生有违于中日根本利益的冲突,必须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的史书《左传》和《国语》中载有大量“赋诗”、“引诗”等诗学活动,其中以时下外交行人为阐释主体,在多个方面对《诗》文本进行了尝试性的阐释,如诗旨的归结、诗句大意的阐述、字词的训解,等等.而“断章取义”是时人在熟知文本基础上对《诗》的灵活运用.春秋时期解《诗》也呈现出朴素性、功用性、互动性、单调性等特点.《周语下》...  相似文献   

12.
路段多步行程时间预测数据是动态交通诱导系统的重要参数,但已有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一步预测,且存在适应性不强、计算量大、基础数据需求多等不足.应用谱分析及Karhunen-Loeve(K-L)变换对历史及当前检测行程时间序列进行分解与重构,重构时以历史序列与当前检测序列的欧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指标,优化重构时的特征向量系数,使与当前检测序列相似度高的历史序列信息在重构中占据主要地位,通过重构,实现对后续若干时段的行程时间的预测,实测数据检验显示该方法可实现多步预测,预测精度良好,较以往方法有所提高,且历史数据需求量小,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13.
以1958~1960年东北劳改为题材的聂绀弩旧体诗,作为当代文学史现象所以堪称奇迹,是因为诗人巧妙地在当年“主旋律”框架中植入了“非歌颂”元素,从而让自己在濒临生命绝境时,能通过诗性自慰而暂获心理自救.这一源自忧惧的“紫色俳谐”,在世界文学史上可谓是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若置于当代精神史背景,则又无疑是一面隐喻知识界心灵沉疴的诗性镜子.  相似文献   

14.
“监狱行刑悖论”是指监狱的隔离监禁手段与实现犯罪人重返社会的目的之间存在根本性冲突.福柯在其独特的“微观权力”视角之下,以“规训”话语重构了“监狱行刑悖论”的本质、生成机理和社会功能.以新颖的思维进路揭示出“监狱行刑悖论”根源于被行刑人“主体性”的减损和丧失;提示研究者避免“监狱成为自身补救措施”的理论死循环;并要求重视行刑过程中“多元权力”的运行对行刑效果的重要影响.福柯以后现代风格的观察视角为研究和克服“监狱行刑悖论”提供了法律社会学意义上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5.
“真诚”问题在卢梭的思想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他以“真诚”的名义所掀起的伦理学革命,对此后人类的知识探求、审美创作以及政治实践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通过对卢梭思想的全面梳理可以看到,“真诚”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却缘起于古代传统.为了捍卫“真诚”的价值,卢梭不惜向伪善宣战,并身体力行,用写作来展示自我的真诚.然而,他恰恰是在以一种“制造真诚”的方式展示了真诚的困境:自我认同的困难性以及这种认同对哲学话语与政治实践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深入探讨卢梭与真诚问题将对当代理论与现实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老三会”与“新三会”的矛盾是比较尖锐,也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具体分析了“老三会”与“新三会”的矛盾所在,提出了一种理顺两者矛盾的思路。即通过将“老三会”作为企业日常经营体系之外的一种机构,主要对企业起一种监督的作用,并通过“老三会”来保护职工利益和公共利益,以加强党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使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西滢不是专门研究戏剧的,但对戏剧艺术与戏剧改革有自己的主张,也有过较大的影响.文学史通常把陈西滢归于“胡适派”文人之列,其实陈氏的戏剧观,包括他的易卜生研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都与胡适的观点多有差异.陈西滢对文学、对戏剧有其自己冷静理智的判断,他对戏剧舞台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追求,对传统戏剧较为理性的态度,以及从接受角度注意观众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在现代戏剧理论创建期都是一份难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审美批评是一切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其他文学批评显在或者潜在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理论既拓展了文学研究视野,也导致了文学评论中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的匮乏,研究者以理论概念肢解研究对象,迎合各种理论预设的结论,我国文学理论界与文学研究界也因此在去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评、去审美理性与审美理性批评等二元对立中不断摇摆。本文将梳理审美文学原理得以生成演变的学术史和学科史,分析从审美到审丑再到新审美主义的发展演进,揭示其所从出的历史文化语境与思想学术渊源,用辩证理性观在恢复传统美学的审美自主性和当代反审美主义的激进立场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从文学经典和大众文化研究中找到审美批评的共通之路,强化审美批评为“三大体系”建设提供纠偏机制的作用,为建构新的审美批评范式提供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将中国文化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整体结构变迁和深刻的观念革命,牵引着当代中国文化范式的转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重建社会主义文化政策体系,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与重构的根本特征与发展趋势。一、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理性精神的回归与政策范式转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把颠倒的价值世界再颠倒过来,恢复文化政策秩序和文化政策权威,重建文化政策价值体系,成为历史与人民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文革”结束后的头一两年里,虽然也放宽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韦勒克,沃伦的文学史理论出发,对学界进行的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讨论发表了自由的看法,认为:现有的文学史研究均是从历史中抽象出一套价值系统作为其理论基点,因此,重写文学史必须从具体作品的阐述出发,才能打破单一的文学史观念,构筑丰富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