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沈从文是中国新文学久负盛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个性、有影响的批评家,本文重点论述了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个性,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印象主义批评范式,公正、坦诚的批评风度及批评文体的建构上。全文对沈从文的文学批评贡献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批评》一书的序言。文章回顾、总结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批评的经验与教训: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批评已呈现危机。主要表现在思想、理论根基的贫乏,同时,电影批评越来越偏离正常轨道,抛弃了科学的品质,抛弃了审美、求知与思考,逐渐走向了堕落。评论的失足,使读者与观念远离了欣赏、体味电影的健康心态,也助长了电影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当前,准确找出电影批评的症结之所在,建构科学的电影批评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摘要原型批评理论是在以研究文学与神话等原始文化关系的基础上的一种批评模式。本文指出的中国武侠就是自己独特的原始文化,并在结合原型批评理论基础上,对武侠《天龙八部》中三位主要人物萧峰、段誉和虚竹进行了原型剖析,重点突出中国人的武侠情结。本文通过根据中国神话人物的模型,对武侠人物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当前,应用翻译在国际交往与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用翻译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应用翻译批评的独特性进行专门探讨,以推动应用翻译批评话语构建。文章立足于应用翻译文体研究和应用型翻译问题研究对应用翻译批评标准展开相关讨论,认为应用翻译具有追求信息传递效果的目的指向与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维度;因此,应用翻译批评应遵循现实目的性标准,关注翻译活动中信息传递的实际效果,同时结合翻译目的之非个体性与非主观性两大特征对应用翻译行为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向现代批评的转型过程中,朱光潜先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完成的《诗论》是他一生中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诗论》以其谨严的逻辑体系和自觉的理论思维、现代批评方法的借鉴运用以及一些颇有创见的理论主张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既沟通了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的联系,也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鲜活的生命,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实绩.  相似文献   

6.
作为在20世纪后半期不断涌现的修辞批评模式,隐喻修辞批评已成为非常流行的批评模式之一,该模式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隐喻性语篇.不同于汉语修辞学,西方修辞学(以下简称修辞学)以“说服”或“认同”为其特点.隐喻修辞批评的理论基础涵盖了隐喻的修辞本质、人性论和修辞观,并结合具体实例论述了其运作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隐喻修辞批评模式的引入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解读文本的新的角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隐喻实现成功交际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该文藉由对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缘起入手,对中国生态文学特别是西部生态文学的创作及批评现状,西部文化语境中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研究价值,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价值体系的重建,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存在的问题和批评家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2012年的中国电影产业继续发展,各种年度电影票房统计与年度电影产业报告层出不穷.但在电影研究方面,尤其是作为与电影创作“两轮驱动、比翼双飞”的电影批评及其研究方面,却显得相对寂寞和冷落.本文试图通过扫描本年度中国电影批评发展特色与主要关注点,盘点年度活跃的影评研究者与影评人,提出对中国电影批评发展的认识与希冀,填补这方面研究的“欠缺”.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重新检视中国知青小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通过对过往的知青小说进行重新检视,揭示出从自然的角度审视知青生活,既是20世纪中国知青小说的一个缺失处,这一缺失导致了审美价值判断上的某些明显失误;也是今后知青小说的一个突破点,借助这一新的视角,曾经改写或严重影响过一代人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就会随着话语立场的转变,在作家的笔下得到深度再现和更具创意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文艺学学科发展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在文化视野中寻求西方话语与中国诗学之间的契合,从而实现中国式文化批评传统的再问题化。循着30年来文艺学发展脉络,论述文化批评出现的原因与必然性,并就文化批评发展的内在、外在动力及当下面临的主要任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论的分类迥异于西方诗学。中国文论知识谱系的构型没有按照从审美到艺术再到文学的演化样式逻辑地成型和展开。其特殊性在于;它以文类的经验性区分布非反思性区分为核心,建构了极为发达的文体论知识体系;同时,它又以极其精致入微的审美性,鉴赏性区分,建构了极为广阔的审美之思的言域。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焦竑文学思想的关注多侧重于他对于七子一派的批评以及对于性灵一派的发轫之功,而对焦竑的诗学理想甚少关注,事实上,焦竑的诗学核心是以禅意为最高境界的佛教诗学观,而此一结论的得出除了来源于大家熟见的《焦氏笔乘》之外,尚得益于另一本罕见的,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明刻本焦氏诗评《古诗选九种》。  相似文献   

13.
叶维廉以语法为中心,深入剖析了中西诗学不同的特质,并深刻阐释了中西语法背后各自迥异的哲学根基。在此基础上,叶维廉对突破西方传统语法体系、具备中国古典式审关效果的西方现代诗进行了探讨,推崇一种回到现象、回到具体的感性诗歌语言。他这种以语法为中心、以哲学为根基、以诗歌审美效果为界标的完整而精妙的语法诗学体系无论是对于中西诗学、文学的比较研究还是对于我们探索中国诗歌或文学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诗学着眼于诗歌的审美创造活动,通过“影响的焦虑”命题下对事实性与修正的辩证分析,实际着重阐发了一种“反影响”诗学,并最终以审美僭越历史,对影响的诗史做互文性阐释和重构.布鲁姆影响诗学视域下的诗史重构,陷入了审美与历史的深刻矛盾,同时又以其审美主义偏执激化了这一矛盾,难以达到文学史的整体性再现.对此,回归文学史的历史性和语境化,当足以药石之.  相似文献   

15.
自严羽提出“以禅喻诗”说以来,论争纷起。最早反对严羽的是刘克庄,明确提出“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也。”之后,冯班、钱谦益等对严氏亦多诟病,至今余响不绝。赞成严氏的人亦不少,但对他时有误解。本文回顾了反对、赞成严氏的主要观点,并作辨析,另外对以禅喻诗的内在机制作了进一步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派译论逐渐占据翻译主体地位的潮流中,赵彦春等学者意识到翻译正一步步失去自己的地位,因而提出了归结理论,对文化派译论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思辨。鉴于中西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对同一理论持完全相反的观点有时也在所难免,但笔者认为归结论对文化研究范式的批评太过激烈。诗学、赞助人、权力关系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不应视而不见。这些因素影响甚至支配着译者的翻译活动,成为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资源,为翻译学的理论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随着作家问题意识的觉醒,长篇小说文体实验和文体形态异彩纷呈,文体创新成为长篇小说评价的重要标准。《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对长篇小说文体意识形态性与本体性特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认为长篇小说文体的本质是"人造物",向内转是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的本体性探索。  相似文献   

18.
象似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门之一。语言结构的象似性指的是语言结构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形成的经验或概念之间的相似。距离象似原则是语言结构象似性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文章分析了距离象似性在句法结构中的体现,并试图将距离象似性和英美小说联系起来,肯定了距离象似性可以产生特定的文体效果及其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定义一类二型Fuchs群,这类Fuchs群是经典模群PSL(2,Z)的重要推广。令q为不含平方因子的自然数,q>4,定义G(q~(1/2))为由形如(acq~(1/2)bq~(1/2)d)∈SL(2,R)的矩阵构成的群。接着,讨论它作用在所有实正定二次型P2的约化形式。最后,给出所有这些约化形式构成的集合与G(q~(1/2))作用在P2上的一个基本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