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国外大城市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发展轨道交通的必然性和发展原则. 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协调大交通与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汽车关系,阐述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原则,强调构建与城市整体规划相适应的轨道交通网络. 指出轨道交通的建设应考虑其结构性和经济性,确定适当的轨道交通方式,不应过于追求超前. 最后,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策略措施,并对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ҹ������ͨ��չ��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国外大城市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发展轨道交通的必然性和发展原则. 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协调大交通与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汽车关系,阐述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原则,强调构建与城市整体规划相适应的轨道交通网络. 指出轨道交通的建设应考虑其结构性和经济性,确定适当的轨道交通方式,不应过于追求超前. 最后,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策略措施,并对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公共交通发展的三种模式,认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发展模式适用于大中城市发展初始阶段;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作补充的模式、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并重模式可作为大中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选择.以昆明市为例,根据昆明市城市规模、交通需求特点,提出现阶段昆明公共交通优选模式是建成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架、出租车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格局.最后,针对大中城市建立公共交通一体化格局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铁枢纽集疏运模式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选择集疏运模式是高铁枢纽集疏运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对影响高铁枢纽集疏运模式构建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将高铁枢纽集疏运模式分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公共交通与个体机动化交通并重以及以个体机动化交通为主体,明确各模式分担率指标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高铁枢纽公共交通集疏运体系发展策略,包括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集疏运体系、优化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布局、注重一体化换乘衔接、提升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水平,以及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日本东京 东京大力实施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拥有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经营主体多元,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东京强调政府对公共交通的统筹管理,注重政府监管,同时也重视发挥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 东京公共交通系统由城郊铁路、地铁、独轨铁路、公共汽电车等组成.其特点是大容量、高运速的轨道交通很发达,拥有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铁路线网.而且,公共交通中系统不同交通工具运送旅客比例逐步变化,公共汽车逐年减少、轨道交通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6.
日本东京 东京大力实施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拥有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经营主体多元,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东京强调政府对公共交通的统筹管理,注重政府监管,同时也重视发挥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大都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的互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西安为实例,结合大西安空港枢纽、铁路枢纽、城际铁路、公路客运枢纽、城市道路及公共交通的服务特征和发展规划,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国际化大都市的轨道交通与综合交通的衔接模式,详细论述了大西安航空枢纽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关系,铁路枢纽及城际铁路与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公路客运枢纽布局对轨道交通的影响,城市道路及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的...  相似文献   

8.
边经卫  丁明 《城市交通》2009,7(3):6-10,85
为了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条件,厦门市进行了多方式的公共交通建设。分析了大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和厦门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阶段特征,着重阐述了厦门市BRT近期和中远期的线网规划情况,并介绍了BRT首期通车工程和高架BRT升级为轨道交通的预留条件。厦门市BRT的规划实践表明:BRT是大城市现阶段较好的公共交通方式;建设高架BRT可与未来升级轨道交通相结合;与城市空间拓展和转型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选择BRT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海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轨道交通客运量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基本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化经营格局.公共汽电车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运营线路长度和站点数量进一步增长.在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与公交线网的有效衔接,强化轨道交通与公共汽电车“两网合一”,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服务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对本市公共交通发展概况、轨道交通网络发展、公交网络发展进行了阐述,对两网在线网和客流上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两网不是简单的“你进我退”和“你主我次”关系,提出两网融合水平逐步提升,总体水平仍有待提升,应进一步发挥公交弹性,推进两网市区两级区域差别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选择问题是我国城市在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轨道交通系统与快速公交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层次分析法框架下讨论了发展快速公共交通的决策准则以及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的组合模式,以便在抉择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实现方式时,掌握充分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城市开发过程中,构建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协调交通系统要素,使城市交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分析交通系统关键要素及其与环境问的关系入手,分别从土地利用整合、路网规划布局、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交通政策制定、交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以绿色交通为目标的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基于该方法完成共青城的交通规划设计。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有利于促进绿色交通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我国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的急剧扩大,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途径和出路之一,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根源,从公交车提速、公共交通优先系统规划、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公交信号优先等方面论述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作用,提出“公交优先”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施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站客流交通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站客流需求 ,采用生成、分布、方式与经路选择 ,确定道路及公交网络的流量及交通工具需求数量 .为停车场规划、交通管理、内外交通衔接规划提供参考 .  相似文献   

14.
公路交通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并详细介绍了交通工程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供需协调发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供、需系统构成的基础上,采用范围法、目标法构建了两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供需系统协调发展度的概念,给出了判定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及趋势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供需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以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在传统的车辆换道规则上,引入驾驶人行为因素,根据不同区域交通流特点和驾驶行为特点,给出了不同的车辆换道规则,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交通流行为分析的元胞自动机改进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偶发性拥堵发生时不同车流密度的车辆排队和平均车速情况。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交通流建模综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交通流建模是智能交通自动控制、分析、设计、仿真和决策的前提 ,历来是交通工程界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分三条主线 (宏观交通流模型、微观交通流模型、其它交通流模型 )对交通流建模的发展做了详细介绍 ,并在文末提出了对交通流建模今后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交通分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方便合理地分配交通量,提出了交通量多路径分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算法的求解方法是在粒子群算法中构造了路径条数维的粒子空间,每维对应一条可行性路线,其值为对应路径所分配的交通量;对粒子进行归一化处理,使交通量守恒,并进行交通量的多路径分配;根据目标函数评价与筛选粒子,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粒子群算法得到的目标函数值最小,各路段分配的交通量没有超容量现象,模型求解过程具有方向性,对交通分配的网络规模无限制,因此,粒子群优化算法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19.
交通需求管理(TDM)在发达国家已得到重视并开始实施,并且成为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同样的变通问题.需要引入TDM管理思想。综合分析了TDM在几个发达国家的应用情况厦其经验.提出了若干中国城市交通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交通拥挤漂移的形成机理与预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从诱导比例、替代路径数量、替代路径合理性和路网交通负荷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在动态交通诱导条件下拥挤漂移现象的产生机理,提出了逐步增加诱导比例,在路阻数据中加入干扰因子与K最短路方法等3种预防交通拥挤漂移的技术,并采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在局部拥挤的道路网络中,所提出的3种方法都能够减轻或消除拥挤漂移现象,其中K最短路方法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逐步诱导方法,尽管在路阻数据中加入干扰因子的方法效果最不理想,但仍优于对车辆进行100%诱导和不采取任何诱导措施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