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晖  翟磊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15(4):38-40,44
在进行地铁明挖风道的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过程安全顺利地进行,对地铁明挖风道进行地表位移监测。文中引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经验公式和雨水入渗对边坡影响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雨水入渗引起的风道边坡地表位移变化,对于指导后续工程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监测技术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测手段作为信息化施工的主要内容,在边坡的防护和稳定性评价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赣粤高速公路k211段防护后高边坡进行监测,深孔位移监测及地下水位监测,进而根据监测数据对边坡防护后动态进行分析.从而采用地表位移监测,对该边坡目前的稳定性状况做出了评价,同时对边坡的防护和排水结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边坡监测信息指导施工是路堑高边坡施工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广河高速公路惠州段K105边坡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发现边坡深部水平位移变形异常,边坡发生了顺岩层层面的滑移,且有进一步整体滑动的风险。在监测预警后,边坡停止开挖并按变更设计的方案紧急进行加固。后续施工在监测信息的指导下动态施工,边坡变形逐渐趋于稳定,从而成功地防止了整体性工程滑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顺层边坡的治理是公路建设的一大难题,主要体现在滑动面不唯一,可能存在多级滑动面,滑动面的位置及边坡破坏范围随着边坡应力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依靠钻探和地表监测等常规手段很难准确判断边坡滑动面位置及边坡的稳定状态,因此,时常发生边坡治理工程失效的案例。本文选取某高速公路顺层岩质边坡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调查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对比不同应力状态下边坡破坏范围,在工程钻探和边坡地表位移监测等手段基础上,采用深孔动态监测的手段,通过连续的测量,准确的捕捉到滑坡岩土体微小的测向位移量,识别滑动面(带)的埋深位置、滑体的厚度,对滑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总结出该段边坡的变形机制,为下阶段的治理措施提供建议和思路。该顺层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垮塌,且破坏范围在逐步增大,研究表明,该边坡存在多层软弱夹层,滑动面位置位于软弱夹层处,边坡开挖,造成前缘临空,坡体沿软弱结构面发生滑动,滑动面位置随着边坡开挖逐渐加深,破坏范围也逐步增大,通过深孔监测分析,边坡目前处于蠕滑阶段,边坡在当前应力状态下的最深滑面埋深约26. 0~29. 5 m,变形机制为滑移弯曲-人工卸荷-滑移拉裂复合型机制,建议采用抗滑桩分级拦挡。  相似文献   

5.
基于GPS技术的大跨桥梁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度桥梁,特别是主梁为钢结构的跨江大桥,其变形受台风、地震、车辆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的变形监测,能够获取桥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数据,了解其工作状况,进一步掌握其变化规律。以江阴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GPS桥形在线监测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GPS监测系统的组成和数据分析,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精确地记录大桥在车辆、风荷载以及温度变化情况下结构主梁和主塔的位移特征,从而为验证结构抗风、抗震设计和大桥的日常安全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苏亭隧道浅埋段和边坡支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布置测点开展监测工作。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浅埋段施工期间,地表下沉和边坡沉降变形均呈现前期变化速率快,后期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明洞回填阶段,地表下沉和边坡沉降变形量均较小,说明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和边坡均达到了稳定状态,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连地铁109标段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量测,分析施工过程中边坡稳定性问题.主要采用电子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对边坡沉降进行观测,并采用全站仪对边坡水平位移进行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全面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及水平位移数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明挖基坑坡顶监测点累计最大沉降值为9.2mm,最大水平位移为17.8 mm,均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边坡基本稳定,能够保证安全施工,可为同类工程施工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确定边坡变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布设监测点对路堑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绘制变化曲线,得出最大水平位移累计值、位移变化速率均超过了警戒值,同类工程中应在施工相同阶段增加监测次数并且加强人工巡视,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路边坡的实时稳定性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位移值分级标准。该方法首先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公路边坡进行稳定性安全系数与位移值的计算,随后,得到了公路边坡稳定性实时判断的位移值分级标准。对北京市某公路边坡的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公路边坡稳定性状态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提高了公路边坡失稳预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东海大桥工程为例东海大桥监测系统使用了现代化的手段(基于GPS),实时对东海大桥在正常运营时期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从而获得桥梁在不同环境下的结构变化与整体位移信息,为桥梁的结构状态、是否能够安全运营等等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黄土路堑边坡在施工及运营过程长期演化规律,选取吉河高速公路某典型黄土路堑边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布设监测断面,以路基沉降和坡脚侧向位移为主要监测参数,对边坡变形规律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并对边坡开挖前后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很好地指导了黄土边坡施工,揭示了黄土边坡变形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施工过程中基坑变形规律和邻近旧厂房柱下独立基础的沉降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依托某轧钢厂房改造加建项目,通过对旧厂房内加建地下室基坑坡顶的水平和竖向位移以及旧厂房的柱下独立基础的竖向位移进行跟踪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坑采用的支护形式得当,基坑边坡横向和竖向位移均满足要求,厂房内基坑施工对原有厂房的柱下独立基础沉降的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满足基础竖向位移要求;基坑边缘过长且过于平直不利于基坑边坡稳定,适当增加短边和转折,能够增加边坡横向刚度,并为相邻边提供支点,使边坡水平变形减小,有利于提高边坡横向稳定性;在设计基坑支护时应充分考虑相邻基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隧道施工实践,对隧道监控量测项目的设计、布置、监测频率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监控量测技术不仅可以对隧道内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变位进行实时监测,还可对隧道地表下沉、隧道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进行监测,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指导隧道现场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边坡传统检测方式面临着长期投入大、检测数据少且难以全面评估边坡安全状态等困扰,然而随着科技发展,借助智能传感设备以及信息技术,对所处环境恶劣、检测频率受限的边坡安全检测来说,带来了新的可能。监测通过在福建省宁武高速公路边坡进行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践,以及基于云平台的预警体系建设和智能评分系统的搭建,实现了宁武高速公路边坡的安全在线监测、实时预警、智能评分。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实现对高速铁路轨道、路基、桥梁、隧道、边坡和涵洞等工务设施进行结构安全监测的可行性.将光纤传感器嵌入到边坡及路基结构模型中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实时、远程、在线和连续监测的功能特点,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工务设施结构安全信息采集的需要.基于光纤传感的安全监测技术,结合对监测信息分析评估的方法和软件系统,能够应用于高速铁路工务设施的安全状况评估.  相似文献   

16.
为及时反映滑坡变形动向,需对滑坡变形情况实施动态监控。运用大地测量法对高速公路边坡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的高速公路滑坡的实时地表变形数据,较准确地掌握了滑坡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边坡在封闭边坡裂缝及边坡反压的方式处理一段时间后,边坡还有明显的蠕动变形,边坡向下滑动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人造卫星定位系统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路政署开始采用人造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以增强和改进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和汀九大桥的结构健康监测工作。人造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of GPS)主要用作量度三座悬吊体系桥梁的桥身和桥塔瞬间位移,推算其相应的导量(截面中线)位移及各相应主要构件的应力状况。GPS监测系统是一套实时监测系统,它包括:GPS测量仪、接驳站、信息收集总控制站、光纤网络、GPS 显示器等。通过介绍路政署于青马管制区内所安装的GPS监测系统,论述有关GPS信息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如风力效应监测、温度效应监测、交通荷载效应监测和各主要构件的应力监测等,亦展示一些监测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路堑高边坡。 为了确保后期高速公路在运营期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避免侧向高边坡由于滑坡而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就需要对边坡进行交工稳定性验收, 确保其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文章重点监测了边坡地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科学比对分析, 判定边坡的稳定性状态, 为高边坡交工验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调查了路基下伏小煤窑采空区的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和GPS地表位移监测手段对采空区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研究区原始地层和煤层开采后的竖向和水平向应力分布特征,围岩的塑性变形和应力重分布特征;路基加载后,模型整体位移增大,但水平位移较小;采空区的位移变形破坏并未波及至地表就已经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但根据岩体的蠕变特性,仍需对采空区进行处治;处治后地表位移监测结果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说明处治后采空区对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边坡位移自动监测。在边坡上布设固定标志点,将非量测数码相机置于边坡正面,运用程序控制相机间隔一定时间对边坡进行拍摄。对拍摄图像预处理后使用圆心亚像素识别算法确定测点亚像素位置。根据标志初始实际距离与初始相片像素距离建立物象比例,对比各次识别结果得到各测点实际的相对位移。运用GP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本系统可实现数据交换、控制指令发送和预警的适时监控。本系统采用非量测数码相机,相对于传统边坡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精度高,需要人工干预少等优点,现场试验50 m距离识别精度达到3 mm,取得较好效果,可以作为大量边坡自动化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