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富水岩溶隧道过度排水极易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同时诱发隧道产生衬砌开裂、渗漏水、底板隆起、突涌水等病害,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全面分析其工程特性,阐述隧道地下水平衡理念,深入分析其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案及注浆限排技术,全面构建了基于地下水保护理念的隧道防排水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中南通道铁路(瓦日线)吾沿河隧道病害治理为工程背景,针对地下水、基底虚渣、软弱围岩、地应力等因素造成的隧道基底病害进行研究,通过泄压、注浆加固、结构及道床拆换等方式进行专项治理,取得了成效,保障了铁路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隧道穿越含硫化矿物的黑色岩层时,因硫化矿物的氧化作用,形成对混凝土具有侵蚀性的地下水的地质条件特征;以及这种侵蚀性地下水由于硫化矿物的消耗和碳酸盐岩的中和作用,其化学成分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形;最后指出这种变化趋势对隧道勘测、施工和病害整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衬砌渗漏水是公路隧道常见的病害之一。通常方法仅针对渗漏部位进行处理,导致病害未能得到彻底治理,病害容易再次发生。以贵州省关兴公路蛇形坡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整治工程为例,从“防、排、截、堵”出发,采用了5种措施对渗漏缝(点)进行修复,同时进行衬砌背后注浆堵水,在两侧施作排水降压孔以降低衬砌背后地下水压力,清理改造隧道排水沟,对衬砌渗漏水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彻底整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富水黄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害,基于地下水平衡理念,利用佐藤邦明法及地下径流模数法建立关联函数,得出地下水平衡时所需的注浆体渗透系数,并结合乔原隧道的工程实际情况,利用二重管无收缩双液注浆加固技术对富水黄土地层进行注浆加固,并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表明:掌子面土体含有大量浆脉,其分布层理清晰,掌子面土体未出现泌水现象,土体稳定性较好,未发生掉块、塌方、涌水、突泥等病害,且土体强度有大幅提升,渗透性有大幅降低,注浆体渗透系数满足地下水平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裸洞隧道病害形成耦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洞隧道病害的产生主要是地下应力场在损伤、渗流、温度等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的,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耦合过程。从裸洞隧道开挖后的弹塑性应力场出发,使用Bui损伤模型与地下水渗流场组成的激励-反应耦合系统加以研究病害形成的耦合机理。结果表明,裸洞隧道病害明显产生是损伤和渗流耦合强度因子在0.5左右产生的,随着隧道围岩裂隙的扩展和损伤程度的加剧,围岩塑性区半径随水压力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加速隧道病害的产生,这为探明裸洞隧道病害形成机理研究、治理与防护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裸洞隧道病害的产生主要是地下应力场在损伤、渗流、温度等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的,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耦合过程。从裸洞隧道开挖后的弹塑性应力场出发,使用Bui损伤模型与地下水渗流场组成的激励-反应耦合系统加以研究病害形成的耦合机理。结果表明,裸洞隧道病害明显产生是损伤和渗流耦合强度因子在0.5左右产生的,随着隧道围岩裂隙的扩展和损伤程度的加剧,围岩塑性区半径随水压力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加速隧道病害的产生,这为探明裸洞隧道病害形成机理研究、治理与防护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泽文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4):126-128,164
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是当前国内外隧道运营管理中面临的重大难题,针对高速公路隧道的常见病害,对隧道病害的分级技术、检测技术、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法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高速公路隧道健康诊断方法和病害处治原则。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山区变质岩裂隙发育特征、裂隙水富水规律及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区内已建成营运的高速公路隧道,采用不同隧道涌水计算方法及合理的参数计算出隧道地下水涌水量,与隧道施工开挖时及施工后隧道涌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对变质岩区隧道地下水涌水量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省在役高速公路隧道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实际检查工作,通过实地对隧道病害的调查和描述以及地质雷达、隧道断面仪等检查手段,分析目前寒区隧道的病害现状,详细描述隧道渗漏水、衬砌开裂、厚度不足等病害特征,同时总结隧道的修建年份、病害所处区域的围岩级别、衬砌厚度等物理因素对病害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寒区高速公路隧道的病害主要集中在衬砌的开裂、渗漏水、二衬厚度不足及围岩脱空等。衬砌的开裂及二衬厚度不足的现象存在于每个隧道,衬砌渗漏水的隧道达到64.5%。同时根据统计分析发现,衬砌病害受运营时间、围岩级别的影响明显。其检查分析结果为隧道后期的养护和维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隧道工程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简要介绍了裂隙岩体渗流特征、渗流模型及渗流计算原理,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模拟裂隙岩体隧道渗流规律并定量评价地下水资源流失量,为提高模型拟真性,在模型中考虑了裂隙岩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进行了隧道运营期间的地下水流失量计算,为减小隧道施工地下水资源流失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隧道排水影响范围一直是难以突破的水文地质问题,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及运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以石太客运专线石板山隧道为例,采用非均质、各向异性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进行瞬态分析,研究了隧道排水影响半径与施工过程、水文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及降雨入渗补给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渗透系数、降雨入渗补给量及洞顶含水层厚度影...  相似文献   

13.
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埋富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较为严重的涌水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而隧道的建设亦会给隧址区地下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定性分析对于解决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作用及影响这一问题是不够的,只有定量分析隧道涌水和地下水环境受隧道的影响,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隧道与水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从而在实现隧道建设目标的同时.使自然环境也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秦岭隧道排出水化学异常对地表水质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隧道施工和排出水对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对两条河流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现以饮用水水质都分因子为标准,将地表水水质划分为3个级别,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模型法对3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条河流水质良好,基本未受隧道施工及排出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华蓥山隧道排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效应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基于两次现场咨询工作经历及收集的资料,探讨了华蓥山隧道排水造成地下水资源流失,煤系质水入侵及水文徨环失衡等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机理,以及同此带来的岩溶入泉枯竭,地下水水质恶化,地表水体污染,地表水土流失等一系列负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长期排水将形成较大规模的降位漏斗,由于该漏斗的扩展,导致在疏干带内较强烈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进而威胁隧道衬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地下水的处理。某隧道工程实施了洞外管井降水,效果显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同类地铁隧道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该技术值得在富含水地质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上最长的无压引水隧洞,穿过大通河与庄浪河流域分水岭,随着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成立,引大入秦工程将承担为新区生产生活供水的任务,为重点控制工程.但是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洞在建时和运营后出现多种病害问题,如地下水的侵蚀、渗漏水、衬砌裂缝等,多次维修仍不能控制.维修期间通过对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分析,衬砌裂缝监测,裂缝渗漏水处白色沉淀物矿物成分分析,发现地下水具有化学和物理作用,衬砌侵蚀的式为溶出性和化学侵蚀,得到地下水对存在于衬砌中微观裂缝和微孔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地下水是隧洞病害的重要因素,并且裂缝变化是时间效应的累积,盘道岭隧洞没有冻害形式的病害.  相似文献   

19.
从工程实际入手,分析地下水的渗流给公路路面带来的危害和破坏;通过渗流力学计算,确定地下水渗流进入路基填方体内的距离;提出山区填方路基防治地下水渗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山区填方路基的地下水渗流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实际入手,分析地下水的渗流给公路路面带来的危害和破坏;通过渗流力学计算,确定地下水渗流进入路基填方体内的距离;提出山区填方路基防治地下水渗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